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過於“爭強好勝”是好還是壞?原因竟然是這樣

除了人格的統一性外, 人性另一個重要的心理事實是人們對優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這種追求與人的自卑感有著直接的關聯。 如果我們不感到自卑或自我感覺處於“下游”狀態, 我們就不會有超越當下的願望。 優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現象的兩個方面。

一個心理問題嚴重的14歲男孩在回憶童年時, 他說, 他在6歲的時候因不會吹口哨而非常難過。 不過, 有一天當他走出房間時, 他突然會吹了。 當時他非常震驚, 並真心相信這是上帝附身的結果。

由此,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認為, 脆弱感和想像自己是上帝式的大人物之間存在著某種內在聯繫。

Advertisiment

由於兒童在某種環境下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後, 就會想極力擺脫這種狀態, 以便獲得一種平等甚至更加優越的地位。

當這種向上的願望越強烈, 他就會將自己的目標定的越高, 從而證明自己的力量, 而這些目標由於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界限, 就會刺激了他們設想自己未來有可能成為一種類似上帝的人物。

事實真的如此嗎?爭強好勝的兒童是源于自卑心理?

當我們認真觀察那些受到父母溺愛的兒童時, 會發現, 他們常常很難適應幼稚園或學校的生活, 特別是在沒有進行有效干預的前提下, 他們剛接觸新的環境時, 會表現出哭鬧、孤僻等情況, 隨後又會表現出調皮搗蛋、不遵守紀律,

Advertisiment
甚至捉弄小朋友等情況。

由於父母的極度溺愛和保護, 他們在家中享受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 所有願望父母和老人都會滿足他。

他可能會在稍不順意時, 對父母和老人大吼大叫, 甚至又打又踢, 他們的哭鬧甚至胡鬧總會得到原諒, 這些不好的行為甚至會被父母認為是勇敢的表現。

然而, 他當面臨新的環境, 開始接觸新的人時, 他感受到了這種不安, 內心中也知道無法像在家中那樣可以隨意妄為, 現實中也感知到無法像在家中那樣受到極度的關注, 而這種溺愛下所產生的脆弱感和自卑感會導致他想繼續贏得關注。

但在集體環境中, 他們的期望往往會與現實形成巨大反差。

Advertisiment
這時, 他們就會極力想通過一些行為, 比如調皮、胡鬧, 來重新贏得重視。 然而, 這種行為在集體環境中是不被允許的, 可能招致老師的批評。

不過, 對於無法判斷對錯的兒童而言, 只要獲得關注, 哪怕是被老師批評。

因為在引起老師關注的時候, 他會認為不守紀律、恣意妄為、調皮搗蛋的行為是一種勇敢的表現, 而嚴守紀律並不能帶給他這樣的感覺。

正如阿德勒所指出的那樣, 在任何環境下兒童和成人都有這樣一種追求優越的強烈衝動, 並且這些衝動是無法避免的。

人的本性無法忍受長期的屈從, 被輕視的感覺、不安全感和自卑感總是會喚醒人們登攀最高一級目標的願望, 從而獲得補償, 然後臻于完美。

“嗨寶寶”認為,

Advertisiment
按照個體心理學的觀點來分析, 兒童追求優越的強烈衝動一旦與現實發生矛盾, 就會產生自卑感, 而由於過分溺愛所導致的脆弱感, 又會使兒童無力應對, 最終為了追求優越而表現出在錯誤方向上的“爭強好勝”。

所以, 當兒童表現出過於“爭強好勝”的行為, 對於他的成長並不一定是好事, 特別是那些更容易獲得成功的“爭強好勝”行為更不值得鼓勵, 比如吃蛋糕、水果都要大的, 站隊都要站在前面, 等等。

對於兒童而言, 這些輕易就能獲得的“成功”並不是真正的“爭強好勝”, 恰恰是兒童脆弱感和自卑心理的表現。 相反, 父母要鼓勵兒童擁有健康的心理, 不是讓他們獲得“廉價的成功”, 而是要肯定他們為爭取成功所做出的努力。

Advertisiment

只有這樣, 當兒童遇到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時, 面臨挫折和失敗時, 才能正確看待, 能夠從自身的努力上找出不足, 進而不斷修正自己的努力, 獲得前進的動力和真正的自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