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遺糞症屬排泄功能障礙

兒童遺糞症的病因有哪些?母嬰專家指出, 兒童遺糞症是指4歲以後的兒童仍不能自行控制大便, 屬排泄功能障礙, 是一種慢性行為問題。 那麼兒童遺糞症的病因有哪些?專家指出, 兒童遺糞症的病因複雜, 目前尚無統一和公認的診斷標準。

兒童遺糞症的病因?

1.家庭教育訓練方法不當, 而未能獲得正常控制大便的能力。

2.神經系統成熟延遲, 妨礙了正常排便習慣的養成, 此類患兒常伴有語言, 學習功能障礙, 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動, 有人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

3.精神創傷、驚恐和緊張等精神因素的存在亦是造成遺糞的常見原因,

Advertisiment
有時可作為一種對父母不適當管教的“反抗”而存在。

4.部分患兒遺糞與生理性便秘有關。

兒童遺糞症的症狀?

患遺糞症的患兒常常不由自主地在不允許的場合下排便, 且呈反復發作, 輕者1月幾次, 重者1日幾次, 且無器質性原因, 也無腹瀉。 這類患兒平素膽小、害羞、敏感、不活潑。

兒童遺糞症的治療?

1.尋找誘因

對於因明顯心理因素致病的兒童, 應積極尋找原因, 一旦找到引起遺糞的原因之後, 應隨即予以排除。 對於無法去除的心理因素, 或已經消失了的心理因素, 應該説明兒童正確認識, 合理對待, 以消除它們對兒童的影響。

2.排便訓練

應對兒童的母親進行正確指導, 通過母親來培養兒童正確的排便習慣,

Advertisiment
並分步驟地加以訓練。 遺糞症的治療關鍵在於正確的教育訓練, 家長應耐心養成讓患兒控制大便的能力, 培養定時排便習慣, 不要訓斥患兒, 以免加重其精神負擔和緊張心理。

3.行為療法

可採用正強化法, 當患兒能正常地排便, 不弄髒褲子時, 給予表揚、獎勵。 當仍出現不自主的排便時, 不可對其斥責, 不可恐嚇, 而應加以安慰, 使其精神放鬆。 事實證明行為療法是相當有效的治療方法。 行為學家們在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治療案例。 在我實踐中發現, 消極對待, 即對遺便的動機有意忽視往往會取得很好效果。

4.藥物治療

用小劑量丙咪嗪合併心理療法。 對有些患兒, 僅僅尋找出誘因, 進行心理治療, 尚不能解決問題, 仍有遺糞,

Advertisiment
對此可應用氯丙咪嗪, 連用數月, 療效明顯。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兒童遺糞症的病因有哪些, 我們要注意以上的事項。 如果發現了兒童遺糞症, 要積極治療。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其患病率大大超過其就診率, 治療也需要長期堅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