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隔代撫養弊端多

???? 現代社會中, 年輕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 常常將孩子交給孩子祖輩撫養。 這樣既可讓老人因撫養孩子有事可幹, 而內心充實, 又因老人有育兒經驗及血緣親情關係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讓孩子父母放心, 又可節約保姆費, 可謂一舉多得。 孩子由祖輩撫養看起來有多種好處, 而事實上隔代撫養的壞處卻更多。 ????隔代撫養較之父母撫養更易養成孩子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的性格。 俗話說, 人老心慈。 老人的心都比較慈善;再加上孩子都是獨生子女, 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由祖輩撫養, 祖輩們更是倍加關愛,
Advertisiment
真可謂“含在嘴裡怕化了, 捧在手裡怕摔了”。 什麼事都依著孩子, 遷就孩子。 有時孩子做錯了事, 父母批評教育時, 祖輩們大都是袒護孩子, 為孩子辯解, 如“寶寶還小, 犯點錯有什麼要緊”, “你小時候還不如寶寶呢”。 長期這樣袒護, 必然會使孩子將錯的當對的, 使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力。 而在這種溺愛、袒護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 極易形成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的性格。 這實際上給孩子種下了誘發心理問題的病灶, 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隔代撫養常常使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 既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也影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和關係。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 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 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
Advertisiment
即使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婆外公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 將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 也無法取代父母之愛。 孩子缺少血肉相連的父愛與母愛, 極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產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 導致產生諸如心理和行為障礙、對人對物缺乏愛心、易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為問題。 另外, 隔代撫養也會影響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 有時甚至是一輩子的影響。 ????隔代撫養一般會導致以下幾種心理問題和疾病。 ????首先, 孩子長期處於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 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 這對於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 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 或更嚴重地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如現在讓家長、老師憂心的小孩講大人話的現象,
Advertisiment
很多就與隔代撫養有關聯。 ????第二, 由於老年人體力不支、行動不便, 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 這樣長期與孩子呆在一個或幾個固定的地方玩耍, 極有可能使孩子的視野狹小, 使孩子缺乏應有的活力和活潑, 不利於養成孩子開闊的胸懷, 活潑、寬容的性格。 相反極可能養成孩子孤僻、沉默寡言的習性。 這樣使孩子長大後, 為人心胸狹小, 不善與人交際, 易產生交際恐懼症。 ????第三, 人老後, 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 行為模式化, 往往表現出固執、偏激、怪異的想法與言行。 耳濡目染, 這極不利於孩子的性格培養, 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行為、人格的偏離。 ????第四, 老年人撫養孩子, 常常是過分地關心和溺愛,
Advertisiment
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 使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情。 長期下去, 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 養成依賴心理、抗挫力差, 這使孩子在成長中, 稍微受挫, 就一蹶不振。 ????摘自《家庭醫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