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要有時、有節。 孩子每天的飲食要定時、定量。 定時吃飯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 胃腸的消化液分泌也就有了規律, 能夠很好地將食物消化、吸收。 每餐適量進食也很重要, 如果好吃的就任他吃, 很有可能傷及脾胃。
2、不偏食、食宜暖。 要讓孩子得到全面的營養, 就不能養成偏食的習慣, 否則孩子可能會出現某些營養過剩, 而某些營養又缺乏。 要給孩子吃易於消化的食物, 否則胃腸堆積著大量不能及時消化的東西, 積久而化熱, 成為致病的因素。 此外, 胃喜暖而惡濕寒, 所以要控制小兒吃冷飲的數量,
Advertisiment
3、食前靜, 食後動。 胃腸消化需要血液的支援, 如果飯前活動量太大, 血液都集中在肢體、肌肉等處, 胃腸得不到充足的血液, 就會影響消化。 而吃完飯一直坐著不動, 易造成食物在胃裡停滯。 飯後散散步, 可以幫助胃腸蠕動, 促進消化吸收。
4、愉快進食, 謹慎用藥。 吃飯的時候情緒愉快, 不僅飯吃得特別香, 而且消化也特別好。 反之, 如果經常在孩子吃飯時責駡他, 會使他的脾胃受傷。 另外, 有些藥物會傷及孩子的脾胃, 比如經常使用抗生素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腹瀉。 所以, 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