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入學前半年家長如何準備?

提到“幼升小”, 很多家長的反應是上“銜接班”。 不少孩子在暑假裡接受“銜接班”的訓練, 預習了小學一年級的知識。 當然, 這方面的準備很重要, 假如孩子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或是書寫速度極慢, 肯定影響到他的學習。 但我在多年教學中也看到很多“腦袋大, 能力差”的孩子, 碰到很多智商與情商嚴重不符的孩子, 甚至遇到因“入學不適”而轉學、休學的孩子。

故此, 我們的準備工作要全面細緻。 家長們要意識到, 孩子面臨的是“小朋友”向“小學生”的身份轉變。 除了“在校時間變長、玩耍時間變少、學習任務變多”等變化之外,

Advertisiment
孩子要從“鬆散任性、自我中心”轉變為“規範紀律、集體一員”。 為了幫助孩子順利過渡, 我建議家長們從責任感、權威感和時間感三方面來訓練。

“責任感”直接對應著家庭作業。 家長最好從幼稚園大班起逐漸灌輸“作業是責任”“為自己寫作業”的概念, 幫孩子養成“先學再玩”的習慣。 給學齡前幼兒的作業, 切忌枯燥超量。 案例中的祁女士用幼兒雜誌做“課本”, 時間控制在20分鐘內。 她堅持不懈, 在強化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行為中灌輸給孩子預習的觀念, 這種做法值得借鑒。 針對中班、小班的孩子, 家長可幫他們養成“每晚履行一項責任”的習慣, 比如飯後擦桌子、整理玩具箱、扔垃圾、遛狗等。 這些“責任”, 貴在每天堅持。 家長要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督促鼓勵,

Advertisiment
直到他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獨立完成為止。

“權威感”對應著孩子對待師長的態度。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權威”和“紀律”是出於對他的保護和愛。 有可能的話, 入學前家長可陪孩子參觀學校, 遵循路標瞭解每個地方, 陪孩子讀《小學生守則》, 講解每條紀律給他聽, 教他如何禮貌地跟老師溝通。 案例中的智先生, 糾正孩子頂嘴、打人等不良習慣, 維護老師的權威, 告訴孩子“小學老師”與“幼稚園老師”的不同, 這些做法能有效幫助孩子學習處理負面情緒。 家長們要記住, 維護老師的正面形象, 對孩子有益無害。 即使發現老師有不妥之處, 也最好私下到校溝通。

缺乏“時間觀念”, 是當今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家長要幫助孩子改變“想睡就睡、想玩就玩”的生活習慣, 從暑假開始調整生物鐘, 讓孩子適應“趴在桌上午睡”和“20分鐘吃完午餐”。 家長可幫孩子列作息時間表並要求孩子嚴格遵守, 讓孩子知道“課堂40分鐘”大概有多長。 訓練孩子在鬧鐘響或家長發出口令的時候, 立刻停止玩耍, 進入學習狀態。

為了便於家長具體操作, 在此對“孩子的入學準備”進行一下總結, 有興趣的家長可按步驟進行:一、距開學6個月, 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 內容包括系鞋帶、拉拉鍊、疊被子、鋪床等, 同時著手提高孩子穿衣、洗漱及吃飯的效率。 二、距開學5個月,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監督孩子每天完成適量的“作業”, 並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 三、距開學4個月, 鞏固學習習慣,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樹立先學後玩、作業要獨立完成等意識, 同時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 每天晚上至少要做一項家務。 四、距開學3個月, 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讓孩子能夠流利地自我介紹, 能表演一兩個小節目, 能表達自己的需求, 聽故事後可複述, 回答提問時聲音洪亮。 五、距開學2個月, 調整孩子的作息習慣, 改變午休習慣, 早睡早起, 訓練孩子控制“玩性”, 能夠很快地從玩耍狀態轉變到學習狀態。 六、距開學1個月, 培養孩子的規範意識, 比如讓孩子瞭解《小學生紀律規範》, 並教會孩子在遇到別人挑釁、打罵和侵害時如何自我保護, 如何尋求幫助。 七、距開學半個月時, 進行綜合能力訓練。 在鞏固之前1~6項訓練的基礎上, 讓孩子瞭解學校,
Advertisiment
可帶孩子參觀學校, 演習自己整理書包, 也可以帶孩子去已經入學的小朋友家參觀, 另外教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發言要舉手、向老師問好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