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後如何讓孩子營養不缺乏

入讀小學後, 有相當部分的孩子要在學校裡吃午餐, 可能午餐比較隨意。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午餐吃剩很多, 幾乎原封不動地提回了家。 若孩子經常不好好吃午餐, 可以採取哪些補救措施, 那麼, 入學後如何讓孩子營養不缺乏?來看看母嬰專家的介紹:

​孩子午餐吃得少, 要分析具體原因。 如果是因為剛入學, 孩子過於焦慮或過於興奮, 都可能影響胃口, 等孩子逐漸熟悉了學校生活後, 這種情況就會改觀。 如果孩子是因為偏食而不好好吃午餐, 則不應太多縱容, 應該告訴孩子, 什麼都要吃, 營養才不缺乏。

Advertisiment

午餐吃不好, 可否通過早餐、晚餐來補救?答案是肯定的。 和晚餐相比, 早餐更為重要。 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飯馬馬虎虎, 這樣還沒到中午就會饑腸轆轆, 大腦興奮性降低, 反應遲鈍, 注意力不集中, 其學習效果自然下降。 長此以往, 孩子機體所儲藏的能量減少, 結果日益消瘦, 影響其健康成長。

好的早餐要注意幹稀搭配。 光吃稀食如稀飯、米湯、豆漿, 能量不夠;光吃幹食如饅頭、麵包、蛋糕等, 水分不足, 消化不良。 所以應幹稀搭配, 還要注意葷素搭配。 早餐應該包括奶、乳製品、蛋、魚、肉或大豆及豆製品。 還應安排一定數量的蔬果, 這不僅能夠維持血液酸鹼度的平衡, 減輕胃腸道的壓力, 還能為機體及時提供一定量的維生素。 趙泳誼提醒家長,

Advertisiment
給孩子做早餐需要多花些心思, 變著花樣做, 孩子才不會厭倦。

現在很多家庭晚餐是等爸爸、媽媽回來一起吃, 可能要到晚上7點多, 對於孩子來說, 和午餐間隔時間太久。 這種情況下, 建議家長可以在孩子放學後, 為他準備一份小點, 如一盒牛奶或一個水果, 量不宜過多, 以不影響晚餐的胃口為尺度。

母嬰小編溫馨提示:知道了入學後如何讓孩子營養不缺乏, 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孩子的營養補充, 我們要注意以上的事項。 另外, 不宜選擇路邊攤的食品給孩子做放學後的加點, 這些食品存在不衛生、不安全、熱量過高等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