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入秋好為寶寶驅蟲

秋天是驅蛔蟲的最佳季節。

夏天, 人們常吃生蔬菜、瓜果, 又喝涼水, 是感染蛔蟲卵最多的季節。 蛔蟲卵進入人體以後, 先在小腸裡孵出幼蟲, 大約經過2小時, 便鑽進人的腸壁, 經小血管至門靜脈, 隨著血液在人體內迴圈, 進入肝臟、心臟, 4至5天后移到肺部。 幼蟲在肺內經過兩次蛻皮, 穿過微血管入肺泡, 再經過氣管入咽部, 然後被咽下, 經胃再次到達小腸, 並在小腸中定居下來, 發育為成蟲。

從蛔蟲卵到成蟲這段“旅行”大約要70天左右的時間, 目前各種驅蟲藥都只能驅除成蟲, 而對正在“旅行”途中的幼蟲是不起作用的。

Advertisiment
所以, 夏天感染的蛔蟲卵只有到了秋天發育為成蟲才能被驅除。

蛔蟲不但吸食人體的營養, 而且還會引起一系列症狀, 如肚子痛, 食欲不振, 面色萎黃, 消瘦, 煩躁, 易怒, 磨牙和失眠等。 蛔蟲一旦竄入膽道, 可引起膽道蛔蟲症, 進而可併發膽囊炎或膽管炎。 常見的膽結石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由膽道蛔蟲引起的炎性滲出物和蛔蟲卵、蛔蟲殘片形成的。 蛔蟲在腸內互相纏結成團, 還能造成腸梗阻。 有的蛔蟲還會從人的鼻孔、嘴裡爬出來。 可見, 蛔蟲絕不是什麼“消食蟲”, 而是名副其實的“害人蟲”。

預防蛔蟲要把好“病從口入”關。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如飯前便後洗手, 瓜果、蔬菜洗淨後再吃。 教育兒童不要趴在地上玩, 不要吮手指頭,

Advertisiment
因為土裡常有蛔蟲卵, 易沾附到手上。 搞好環境衛生, 人畜都不能隨地大小便, 並在對糞便做無害化處理後再用於施肥, 以減少對蔬菜、水果、土地的污染。 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定期進行普遍糞檢和驅蟲。 驅蟲時用藥量要足, 以防引起蛔蟲亂竄而帶來嚴重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