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的兒子今年六年級, 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但是有些木訥。 她認為, 兒子現在的性格會成為未來發展的絆腳石。 因此, 她堅持不懈地為改變兒子的性格做著努力。 比如, 帶兒子出席各類聚會, 報名參加各種與演講有關的比賽等。 然而, 在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下, 孩子並沒像李女士期待的那樣變得性格開朗, 話反而更少了……
很多父母都像李女士一樣, 希望通過各種訓練, 改變孩子的性格。 那麼, 孩子的性格通過訓練可以改變嗎?內向真的是成功的絆腳石嗎?為此, 本版組織了一組文字, 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家長的聲音。
Advertisiment
黃國勝
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很多人說:“性格決定成敗”, 所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都希望通過各種努力, 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完美, 以求能最大限度地獲得成功。 家長的美好願望無可厚非, 但這裡我們要弄清楚幾個問題。
首先, 什麼是“性格”。 事實上, 生活中我們所說的“性格”, 基本上包括了心理學上的“氣質”和“性格”兩個概念。 氣質是指個體不以活動目的和內容為轉移的典型的、穩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性, 是一個人心理活動在發生速度、靈活性、強度和指向性等方面特徵的綜合。 它決定於生物學因素, 也就是說, 它來自遺傳, 是穩定的, 不易改變。 氣質分為多血質、膽汁質、黏液質和抑鬱質四個典型類型。
Advertisiment
其次, 性格有優劣之分嗎?很多人認為, “性格決定成敗”, 認為這個“性格”有—個固定的模式, 只要是符合這個模式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