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檢

1 內檢是什麼?

內檢也稱內診。

內檢是婦科常規檢查方法之一, 可以應用窺器, 進行陰☆禁☆道的相關檢查, 或進行陰☆禁☆道的內診和三合診等, 沒有明顯的痛苦。

2 內檢的作用

1、宮頸 大小、軟硬度、活動度、有無癢痛、腫物或接觸性出血等。

2、胎頭銜接情況。 胎頭未銜接時可以瞭解骨盆形態和大小, 以估計胎頭能否通過陰☆禁☆道, 陰☆禁☆道分娩有無問題。 胎頭已銜接則可瞭解先露部以下的骨盆情況, 估計分娩方式。

3、胎頭位置。 肛查不易確定的胎方位、宮口擴展情況、軟產道情況, 通過陰☆禁☆道檢查達到目的。

4、尋找胎兒窒息原因。 瞭解胎頭有無受阻、有無產瘤、臍帶有無隱性脫垂、羊水有無污染,

Advertisiment
有助於及時處理胎兒宮內窘迫。

5、查找陰☆禁☆道流血原因。 產前、產時陰☆禁☆道流血, 肛查是不可代替陰☆禁☆道檢查的, 陰☆禁☆道檢查可以確診並制訂正確處理方案。 但注意檢查前要開通靜脈通道, 做好輸血和手術準備, 一經確診果斷決定分娩方式。 尤其前置胎盤未排除前, 禁止做陰☆禁☆道檢查或肛查。

6、手術分娩前必須檢查。 決定手術分娩前, 應詳細進行陰☆禁☆道檢查, 以掌握手術指征和手術的難易程度, 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3 內檢怎麼檢查

查者一手戴無菌手套, 以食、中二指沾無菌肥皂液少許後放入陰☆禁☆道內, 觸摸陰☆禁☆道的彈性、通暢度, 有無觸痛, 畸形、腫物、後穹窿結節及飽滿感。

然後將陰☆禁☆道內二指移向側穹窿,

Advertisiment
在下腹部的手也移向盆腔的一側, 在內外兩手之間檢查宮旁組織、卵巢、輸卵管, 正常輸卵管難以捫清, 卵巢有時可觸及, 壓之有酸脹感。 注意附件有無增厚、壓痛或腫塊, 如有腫塊, 應進一步查清腫物的大小、形狀、軟硬度、活動度、有無壓痛以及與子宮的關係

產婦:

陰☆禁☆道檢查步驟:產婦取膀胱截石位或平臥位, 常規消毒外☆禁☆陰, 鋪無菌巾, 導尿或排空膀胱。 醫師按常規洗手、戴手套、穿消毒衣, 在產婦外☆禁☆陰消毒後進行檢查。

檢查醫生站在產婦右側或面向產婦, 用左手分開小陰☆禁☆唇, 右手以食、中指伸人陰☆禁☆道口向肛門方向擠壓, 必要時候全手伸入陰☆禁☆道, 要求左手摸壓宮底, 右手僅手指移動觸摸, 不可用手或手腕移動, 這樣產婦不易感覺不適。

Advertisiment

4 內檢與肛檢的區別

陰☆禁☆道檢查和肛門檢查在分娩時可以瞭解胎兒露出情況、宮頸情況和骨盆情況。 肛門檢查更適合瞭解後骨盆情況, 對於其他方面, 則陰☆禁☆道檢查更清楚。 肛門檢查和陰☆禁☆道檢查是產科醫生的基本功, 准媽媽臨產前後, 對於判斷宮頸的成熟, 分娩方式的預測, 產程的進展以及胎頭的均勢都是非常必要的。

肛門檢查

肛門檢查步驟:產婦取仰臥位, 雙腿分開, 檢查者立于產婦右側, 右手食指戴手套, 沾石蠟油, 右手食指先壓入肛門, 然後慢慢伸入直腸。 用指頭掌面移動探知宮頸、胎兒先露部、骨盆和軟組織情況。 肛查易導致感染, 整個產程中的肛查次數不應超過5次。

肛門檢查目的:

1、先露部是胎兒的哪個部位,

Advertisiment
其下降程度如何, 居哪個平面, 胎方位及均勢如何。

2、宮頸的容受情況和成熟程度, 做官頸評分。 進入產程後瞭解宮頸擴展程度, 宮頸的厚薄, 有無水腫。

3、檢查骨盆。 瞭解骶骨前表面及其弧度、坐骨棘是否突出、坐骨切跡寬度、骶尾關節活動度, 注意骨盆側壁有無內聚、深長或腫瘤存在的現象。

4、盆壁及盆壁軟組織情況, 硬韌和鬆軟度。 以骶棘韌帶作為指標, 進行試探性觸診, 以估計盆底軟組織與骨盆的關係, 特別對高齡初產婦的產前評估更為重要。

5、先露部的高低與骨盆關係, 瞭解先露與骨盆銜接情況。

產婦臨產後入院, 醫生都要為產婦做肛門檢查, 簡稱肛診, 且在臨產初期約4小時檢查1次;經產婦或宮縮頻而強者,

Advertisiment
間隔時間縮短。 臨產後, 隨著子宮的收縮, 宮頸口要不斷開大, 胎兒的先露部要下降。

醫生就是通過肛診確定宮頸擴張和胎兒先露下降的程度, 瞭解骨盆腔的大小、宮頸的軟硬及厚薄, 是否已破膜, 確定胎先露、胎位等。

如果肛診檢查先露部不清楚、宮頸擴張及胎頭下降程度不明, 懷疑有臍帶先露或輕度頭盆不稱, 經過試產6~8小時產程進展緩慢者, 要在嚴密的消毒下行陰☆禁☆道檢查, 以確定骨盆腔的大小, 先露部高低以及胎方位、子宮頸口擴張的程度等, 以決定其分娩方式。

5 健康小提示

醫生為其做肛診及陰☆禁☆道檢查時, 產婦一定要密切配合。 肛診最好在宮縮時做。 產婦千萬不要提出等宮縮過後才允許醫生檢查的要求。

相關用戶問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