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職媽媽優雅複出

幾年全職帶娃, 職場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重新複出, 面前似乎總有一道“關卡”。 複出後, 她們常常找不到位置。 於是, 失落、迷惘、困惑……全職媽媽重返職場, 是什麼阻礙了她們?又該如何優雅轉身?

回歸現實, 才能贏得機會

案例1 重返職場, 我迷失了自己

做准媽媽時覺得生完孩子就能重返職場, 但後來沒人照看孩子, 只好親自上陣。 帶孩子的幾年, 總隱隱感覺到說不出的危機, 尤其看昔日同事博客中談到工作, 看他們出差的照片, 心裡就開始羡慕嫉妒恨, 恨不得馬上回歸職場, 但具體什麼時候能回歸職場,

Advertisiment
回歸了職場能做什麼, 我又不敢想, 偶爾想到, 又有一種說不出的恐懼和迷茫。

兒子2歲上幼稚園了, 我回歸職場的問題也擺在了眼前。 可忽然覺得自己已經被社會淘汰很久, 雖然我在精心準備簡歷, 但卻對自己的能力有很強的不確定。 最終, 以前的同事給了我一個機會, 讓我到他開的公司就職。

雖然內心很感激他, 但心裡又不平衡, 要知道, 當時在公司, 他是我的下屬。 並且, 很快我就發現, 這個地方不適合我, 年輕同事的鋒芒畢露讓我覺得很不舒服, 之前被重視尊重的優越感找不到了, 取而代之的是失落。 三個月的試用期還沒到, 我就因為和同事發生了矛盾而主動辭職了。

我再次成為全職媽媽。 現在, 我知道自己必須邁出回歸職場這一步,

Advertisiment
但心中卻愈發迷茫。

心理點評:不平衡是因為無法面對現實

比起新入職的畢業生, 媽媽們顯然在工作經驗上更勝一籌, 但由於幾年的“斷層”, 使得很多媽媽沒能繼續發展自己的職業能力, 造成職業發展的暫時停滯。 如果媽媽們不能面對現實, 心理就會不平衡。 這個案例文中的媽媽就是因為比較而產生了不平衡。 如果能面對現實, 從實際情況出發來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 則更能為自己贏得發展機會。

支招:回歸現實訓練

我之前的優勢是什麼?我現在的優勢是什麼?我的不足是什麼?我現在該如何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做一下清點, 有利於回歸現實, 從而從現實出發思考問題。 而避免將精力用在沒用的對比上,

Advertisiment
減少心理失衡帶給自己的影響。

蓄勢待發, 重振旗鼓

案例2 回到原點又何妨

想當初, 我在這家規模還不錯的公司做到了令自己滿意的位置, 我擁有自己的分公司與合作默契的團隊。 但是, 意外到來的寶寶, 卻讓這一切擱淺了。 由於孩子早產, 我比一般母親更體驗到被孩子需要的感覺, 是我的懷抱和乳汁, 讓比礦泉水瓶大不了多少的早產兒成長為一個健康的孩子, 我的心也徹底變得柔軟, 當時為了孩子毅然決定辭職。

然而, 當孩子漸漸長大, 我也開始想有屬於自己世界了, 再加上父母來幫忙帶孩子, 我有了大把的閒置時間, 於是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職場生涯。 我進入了一家同類公司, 雖然有聽上去不錯的職位,

Advertisiment
但真正入職後才發現, 這個位置形同虛設。

也曾抱怨過, 也曾想過離開。 但忽然一句話從心底湧上來迴旋在耳畔:“人家憑什麼相信你?”過去的收穫, 過去的成績, 都已經拋在了身後, 沒有人願意陪你回頭看, 因為大家需要的是不斷向前。 想到這些後, 我心裡釋然了, 我決定從“一窮二白”做起, 我相信, 只要我的能力在, 不久的將來, 一定可以讓別人看到我的價值。 我重新聯繫老客戶, 積極開拓新市場, 僅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 就取得了別人需要用三年左右才能取得的成績。 如果你是一位媽媽, 如果你也想重歸職場, 你能否像我一樣, 拿出重新開始的心態, 或許會成為你能否成功複出的關鍵。

心理點評:認識自己的隱性價值

Advertisiment

每個人的價值, 從能否直接看到的角度可以分為顯性價值和隱性價值兩種。 媽媽們雖然告別職場一段時間, 但是, 曾經積累的經驗、能力等價值並沒有消失, 只是因為暫時不用, 而無法顯示出來, 變成了隱性價值。 隱性價值想要變成可以被看到的顯性價值, 需要時間和機會。 本例中的媽媽, 因為給了自己時間, 所以, 贏得了機會, 重新在職場上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支招:允許沉默期的出現

在一個群體中, 讓你不出聲, 你可以堅持多久?很多時候, 沉默不是退縮和渺小, 而是蓄勢待發的準備。 將自己一年內、半年內、一個月內、一周內、一天內的目標寫下來, 堅定不移地去努力, 擁有目標的沉默, 不遠的將來將會為你換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挖掘興趣,找到適合的職業定位

案例3 現另一個自己

做了兩年多全職媽媽,當我決定重返職場時,卻處處碰壁。幾次下來,除了感慨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外,我的信心被打擊得一塌糊塗。也許是冥冥中的安排,也許是被逼無奈的思考,一天晚上,我坐在寫字臺前,靜靜地攤開一張白紙,問自己:“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幾乎是不假思索,“烘焙”二字躍然紙上。

是的,想當初,為了給兒子準備健康的輔食,我學習了自己烘焙小點心。有時候帶著自己親自烘焙的點心送給鄰居們,發現家長和孩子們都很喜歡,我便做得越來越帶勁了。“那你有沒有開一個烘焙坊的打算?”這個問題一出,我自己都被嚇了一跳。弱弱地在紙上寫到:“好像沒有!”“為什麼呢?”我繼續問。“害怕,萬一做不好怎麼辦,我到底能行嗎?”接著,我梳理著自己的感受,給自己找著答案。

首先,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怕做不好的話可以繼續學。其次,就算失敗了又能怎麼樣,我做了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本身收穫已經盡在其中了。

這樣的探索之後,我的心越來越明朗,越來越踏實。我不再去做簡歷去應聘,而是著手自己烘焙坊的籌備。再長的路,只要開始走了,就離目的地更近了,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的烘焙坊開業了。

現在,我的烘焙坊很受一些媽媽和孩子的歡迎,我也因此走上了一條真正喜歡的道路。忽然想起《阿甘正傳》中的一句話:“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巧克力是什麼味道。”是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機會是什麼,你也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在什麼地方綻放光彩。但是,你可以去探索,去嘗試,而沿著興趣之路去尋找,一定會更容易找到。

心理點評:抓住時間,讓興趣變得深入長久

興趣雖然不是決定成功與否的唯一因素,卻是重要因素。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人們更容易投入、堅持,也更容易擁有積極的情緒。

當然,興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以前感興趣的事,現在變得不再感興趣;而以前不感興趣的事情,現在卻有興趣了。抓住時機,將自己當下的興趣進行發揮,不但可以讓興趣變得深入長久,也可以為自己找到新的職業方向。

支招:做好興趣輻射

寶寶的到來,為媽媽們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來的興趣,都可能會成為你進一步實現興趣的源泉。把自己目前最感興趣的事情列出來,圍繞這個興趣,去想能跟哪個行業結合?或者你能把這個興趣變成哪種職業?你需要為你的新職業做哪些準備?也許偶爾想一次不會有結果,但經常把它拿出來思考,你會發現,它離現實越來越近了。

挖掘興趣,找到適合的職業定位

案例3 現另一個自己

做了兩年多全職媽媽,當我決定重返職場時,卻處處碰壁。幾次下來,除了感慨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外,我的信心被打擊得一塌糊塗。也許是冥冥中的安排,也許是被逼無奈的思考,一天晚上,我坐在寫字臺前,靜靜地攤開一張白紙,問自己:“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幾乎是不假思索,“烘焙”二字躍然紙上。

是的,想當初,為了給兒子準備健康的輔食,我學習了自己烘焙小點心。有時候帶著自己親自烘焙的點心送給鄰居們,發現家長和孩子們都很喜歡,我便做得越來越帶勁了。“那你有沒有開一個烘焙坊的打算?”這個問題一出,我自己都被嚇了一跳。弱弱地在紙上寫到:“好像沒有!”“為什麼呢?”我繼續問。“害怕,萬一做不好怎麼辦,我到底能行嗎?”接著,我梳理著自己的感受,給自己找著答案。

首先,我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怕做不好的話可以繼續學。其次,就算失敗了又能怎麼樣,我做了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本身收穫已經盡在其中了。

這樣的探索之後,我的心越來越明朗,越來越踏實。我不再去做簡歷去應聘,而是著手自己烘焙坊的籌備。再長的路,只要開始走了,就離目的地更近了,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的烘焙坊開業了。

現在,我的烘焙坊很受一些媽媽和孩子的歡迎,我也因此走上了一條真正喜歡的道路。忽然想起《阿甘正傳》中的一句話:“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巧克力是什麼味道。”是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機會是什麼,你也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在什麼地方綻放光彩。但是,你可以去探索,去嘗試,而沿著興趣之路去尋找,一定會更容易找到。

心理點評:抓住時間,讓興趣變得深入長久

興趣雖然不是決定成功與否的唯一因素,卻是重要因素。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人們更容易投入、堅持,也更容易擁有積極的情緒。

當然,興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以前感興趣的事,現在變得不再感興趣;而以前不感興趣的事情,現在卻有興趣了。抓住時機,將自己當下的興趣進行發揮,不但可以讓興趣變得深入長久,也可以為自己找到新的職業方向。

支招:做好興趣輻射

寶寶的到來,為媽媽們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來的興趣,都可能會成為你進一步實現興趣的源泉。把自己目前最感興趣的事情列出來,圍繞這個興趣,去想能跟哪個行業結合?或者你能把這個興趣變成哪種職業?你需要為你的新職業做哪些準備?也許偶爾想一次不會有結果,但經常把它拿出來思考,你會發現,它離現實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