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面解讀手足口病的資訊

嬰幼兒如有不適請及時就醫

針對省內外發生的手足口病病例, 區衛生部門提醒, 家長要注意嬰幼兒的身體狀況, 發現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據瞭解,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已成立了手足口病疫情預防控制領導組, 由區領導擔任組長, 負責全區手足口病預防控制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 保障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實。 區衛生局成立了番禺區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 下設疾病預防控制組和醫療救治專家組, 負責疫情處理和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導和落實。

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傳染

Advertisiment

據介紹,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多發生于嬰幼兒。 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 其中主要為EV71為常見。 該病的潛伏期為2~7天。 發病前一般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 多數患兒突然發病, 發熱通常在38℃左右, 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在患兒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現皮疹, 皮疹通常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 由於口腔潰瘍會伴有疼痛, 患兒往往會流涎、拒食, 皮疹通常會在一周內自行消退, 同時體溫也會下降。 多數預後良好, 無後遺症。 但極少數患兒患手足口病後會伴有較嚴重的合併症, 如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弛緩性麻痹、心肌炎等, 這類患兒大多數持續高熱,

Advertisiment
病情發展迅速, 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 多在發病後3~5天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嚴重併發症, 並可引起死亡。 因此, 家長應細心觀察嬰幼兒的身體狀況, 如出現發熱等症狀就應及時上醫院, 以排查出健康隱患。

人群密切接觸是傳播主要途徑

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介紹, 儘管手足口病傳染方式多樣, 但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以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所以托幼機構、學校等兒童密集的地方一旦有人發病, 則很容易傳染。

實際上,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 但成人由於自身免疫機身的完善, 大多數已通過隱性☆禁☆感染獲得相應抗體, 而兒童則因為免疫能力較差, 容易被傳染, 尤其是3歲以下的兒童發病率最高。

Advertisiment

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可以通過唾液、泡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污染病毒的水源也可以經水傳播。 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

積極採取措施防控手足口病

區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要求, 各醫療衛生機構要把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各單位的重要工作來抓, 認真做好疫情監測報告工作, 嚴格按照衛生部《醫療機構手足口病診療技術指南》和《腸道病毒(EV71)感染診療指南》(2008版)要求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提高治癒率, 降低死亡率。 繼續加強與教育部門聯繫,

Advertisiment
推進學校防控工作開展。 落實晨檢制度, 及時發現和報告可疑疫情, 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嚴防疫情在學校、托幼機構內傳播。 同時,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深入開展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的防控知識宣傳,提高廣大群眾自我防病意識和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