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超人》第二季自開播以來就存在了不少爭議, 有胡可這樣人人誇獎紛紛學習的優秀媽媽, 也有馬雅舒這樣一直飽受詬病被觀眾吐槽的媽媽。
節目中馬雅舒幾乎每次出場都會引發不小的爭議, 許多網友吐槽她不合格, 太神經質, 兩個孩子一個也教不好。 那麼她在育兒的過程中到底犯了些什麼錯誤以至於被觀眾如此吐槽呢?
過度保護
馬雅舒在節目中時刻都呈現出一種極度緊張, 敏感過頭的狀態, 兩個孩子一直被她各種限制, 這個不要碰, 那個太髒, 可以說是非常事兒的一個人。
她有多緊張?看兩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Advertisiment
因為兒子愛登在家玩耍的時候曾經不小心受過傷, 為了讓”悲劇“不再重演, 緊張的馬雅舒於是不顧丈夫的反對, 強行將家中客廳裡的所有傢俱統統搬走, 並且她要求家人都要一起坐在地上吃飯, 這樣可以留出空間將客廳變成遊樂園, 以供兩個孩子專門玩耍。 這個舉動一出, 觀眾紛紛表示無語。
然而馬雅舒卻堅持認為做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這幾年一定要熬一熬, 好讓孩子們可以安全健康地玩耍。 她似乎非常感動於自己的這種”犧牲“。
爸爸表示hin尷尬。
馬雅舒過度緊張的保護欲還不止這些, 她的焦慮隨處可見, ”不行“、“不可以”就是她口頭禪, 動不動就會被拿出來對孩子說。
孩子稍微靠近門,
Advertisiment
兒子摔了一跤, 自己還沒哭, 她已經驚恐萬分了。
女兒用手摸了下魚, 她就開始極力阻止, 表情十分誇張, 並且嫌棄魚臭。 作為媽媽, 這樣的舉動帶給孩子情緒影響和心理暗示顯然是不利的。 孩子還小, 他們對世界是好奇的, 想要去探索的, 在這個時候阻止和限制他們用自己雙手去觸摸去感知去體驗生活, 這對孩子的童年來說是莫大的遺憾, 也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還有怕危險不准孩子們在櫥櫃旁邊玩, 不讓孩子玩沙子, 因為覺得沙子裡有許多髒東西, 會傷害到孩子們。 馬雅舒的過度緊張和焦慮轉換成了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但這對孩子的長期成長並沒有好處。 而更要命的是, 她的這些”不行“”不可以“對她的兩個孩子來說根本沒有太多作用,
Advertisiment
這個教育方式顯然是失敗的。
沒有原則, 容易妥協
連馬雅舒自己都評價自己是一個很好妥協的媽媽。
她說的沒錯, 她對待孩子幾乎沒有原則, 只要孩子一哭就會妥協。
孩子想要吃霜淇淋, 她起初是不同意的, 但孩子一哭, 好的, 給你;孩子要吃麵包, 她起初也是不同意的, 然而孩子一撒潑打滾, 又給買了……
面對女兒的耍賴, 她也無可奈何。 本來女兒米婭答應了馬雅舒買完麵包就去幫媽媽買水果, 然而買完水果小姑娘開始鬧著要吃完麵包再買水果, 馬雅舒當然又一次的妥協了,
Advertisiment
到了這一步, 馬雅舒自己也開始意識到孩子的性格有些被自己寵壞了, 她坦言孩子很以自我為中心:
可光意識到問題是不夠的, 儘管馬雅舒開始認識到女兒的性格問題, 但她並不能做到狠下心對女兒進行管教。
每一次的母女對抗, 最終都是以母親的失敗宣佈告終。 在米婭心裡, 媽媽的權威十分脆弱, 她很明白, 媽媽被自己吃的死死的。 於是, 發展到後來, 米婭開始不服管教, 甚至出手打媽媽。
馬雅舒讓女兒道歉, 結果是女兒一腳踹了上來。
發展到這一地步, 馬雅舒終於決定開始給女兒立規矩了, 她表示:”如果現在我不來教你, 以後讓別人來教你, 來打你, 不是更慘嗎?“
話說這樣說沒錯,
Advertisiment
明知孩子撒謊, 卻不糾正
有其他小朋友來家裡玩, 於是米婭就推開弟弟跟著另外的小夥伴玩耍, 不帶弟弟。 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馬雅舒看到, 然而當馬雅舒出來, 姐姐就開始向媽媽惡人先告狀, 說弟弟推自己。
而奇葩的是, 知道一切的馬雅舒非但沒有糾正米婭的錯誤, 反而陪著她一起演:”弟弟為什麼打你?因為你是他的姐姐, 可是北北來了以後你都不照顧他。 他推你是因為他生氣了, 吃醋了”
弟弟:欺負我說話不利索是吧??
讓老師教
在朋友的聚會裡,連閨蜜都吐槽起了她的教育方式:“你啊,就是太依著他們了。”
而馬雅舒的回答是這樣的:
閨蜜表示:“你別盼著別人教,你得自己教。”
可自己教,她下不去手,總之到最後,顯然明白問題存在卻又不忍心教育的馬雅舒只說了一句:“順其自然吧……”
過度溺愛,一切包辦
米婭第一次上幼稚園,跟很多孩子一樣,米婭哭地撕心裂肺,女兒一哭,媽媽也忍不住跟著哭,畫面呈現的仿佛是生離死別,然而這其實只是孩子第一次上幼稚園而已。
丈夫提出作為父母要“學會放手才能培養獨立”,可馬雅舒聽後卻說:“才3歲就學習獨立啊?”
而幼稚園的生活更是曝露了米婭自理能力上的問題,3歲的孩子居然還穿著尿不濕,吃飯必要要有人喂,甚至不會自己脫褲子和上廁所,只好尿濕了整條褲子。
這實在有些太過誇張,而馬雅舒聽到這些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女兒這樣在幼稚園多無助多可憐啊……幸好丈夫羅伯真正意識到問題的所在與重要性,第二天,當米婭再一次撒嬌哭鬧不肯上幼稚園時,他先是給女兒擁抱以示安慰,但到出發時,無論女兒怎麼哭著求抱他都不再妥協。這一次,米婭雖然依舊一直在哭,但總算學會了主動走向老師,取得了進步。可馬雅舒卻在一旁淚流不止,她甚至指責丈夫殘忍,連一個擁抱都不肯給予
丈夫其實已經意識到了米婭的問題出在父母這件事情,他表示:“我也很想抱她,但我不能那麼做,那樣是在害她。”
然而面對丈夫有理有據的回答,馬雅舒卻完全不願認同,她甚至認為丈夫是混蛋。
不過在後來的一期節目中,米婭與安吉小魚兒兩兄弟被安排要靠自己根據提示去尋找媽媽,儘管中途並不完全順利,但米婭這次終於靠著自己完成了任務,而馬雅舒也終於做到了一次放手,讓孩子去面對,節目結束後她說:“看到我女兒做到了,不管她經歷了什麼,她把一件事情完整地做下來了,最後看到了我,我除了自豪就是自豪。”
這對於馬雅舒來說也是一次挑戰和進步,過於溺愛孩子的她願意做到放手,讓孩子獨立去適應環境,用自己的能力完整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對她來說是一次質的飛躍。
也許,馬雅舒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之前的不妥而開始嘗試著改變,那麼,生活裡過於溺愛的家長們,是不是也可以嘗試著放手,讓孩子靠自己獨立努力地去成長呢?
讓老師教
在朋友的聚會裡,連閨蜜都吐槽起了她的教育方式:“你啊,就是太依著他們了。”
而馬雅舒的回答是這樣的:
閨蜜表示:“你別盼著別人教,你得自己教。”
可自己教,她下不去手,總之到最後,顯然明白問題存在卻又不忍心教育的馬雅舒只說了一句:“順其自然吧……”
過度溺愛,一切包辦
米婭第一次上幼稚園,跟很多孩子一樣,米婭哭地撕心裂肺,女兒一哭,媽媽也忍不住跟著哭,畫面呈現的仿佛是生離死別,然而這其實只是孩子第一次上幼稚園而已。
丈夫提出作為父母要“學會放手才能培養獨立”,可馬雅舒聽後卻說:“才3歲就學習獨立啊?”
而幼稚園的生活更是曝露了米婭自理能力上的問題,3歲的孩子居然還穿著尿不濕,吃飯必要要有人喂,甚至不會自己脫褲子和上廁所,只好尿濕了整條褲子。
這實在有些太過誇張,而馬雅舒聽到這些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女兒這樣在幼稚園多無助多可憐啊……幸好丈夫羅伯真正意識到問題的所在與重要性,第二天,當米婭再一次撒嬌哭鬧不肯上幼稚園時,他先是給女兒擁抱以示安慰,但到出發時,無論女兒怎麼哭著求抱他都不再妥協。這一次,米婭雖然依舊一直在哭,但總算學會了主動走向老師,取得了進步。可馬雅舒卻在一旁淚流不止,她甚至指責丈夫殘忍,連一個擁抱都不肯給予
丈夫其實已經意識到了米婭的問題出在父母這件事情,他表示:“我也很想抱她,但我不能那麼做,那樣是在害她。”
然而面對丈夫有理有據的回答,馬雅舒卻完全不願認同,她甚至認為丈夫是混蛋。
不過在後來的一期節目中,米婭與安吉小魚兒兩兄弟被安排要靠自己根據提示去尋找媽媽,儘管中途並不完全順利,但米婭這次終於靠著自己完成了任務,而馬雅舒也終於做到了一次放手,讓孩子去面對,節目結束後她說:“看到我女兒做到了,不管她經歷了什麼,她把一件事情完整地做下來了,最後看到了我,我除了自豪就是自豪。”
這對於馬雅舒來說也是一次挑戰和進步,過於溺愛孩子的她願意做到放手,讓孩子獨立去適應環境,用自己的能力完整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對她來說是一次質的飛躍。
也許,馬雅舒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之前的不妥而開始嘗試著改變,那麼,生活裡過於溺愛的家長們,是不是也可以嘗試著放手,讓孩子靠自己獨立努力地去成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