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歲半寶寶成長水準評估

兩歲半寶寶成長水準評估包含哪些內容?

1.動作

獨自上、下樓梯

在小兒能夠扶欄上、下樓梯的基礎上, 訓練小兒獨自上、下樓梯, 仍用取玩具, 找某某的方式來鼓勵小兒, 使其不依靠家長、不依靠欄杆自己上、下樓梯。 仍從上樓梯開始練, 可從3~4個階梯開始逐漸增加。

獨腳站

為訓練小兒身體的穩定性及下肢的支援能力, 可用看小兒鞋子, 踢某個東西等方法誘導小兒獨腳站立。 開始時小兒可能要扶著人和物才能抬起一隻腳, 逐漸地訓練小兒不依靠人和物自己能夠單足穩定地站立幾秒鐘。

雙足跳

可用玩青蛙跳跳、小兔蹦蹦等遊戲來鼓勵小兒練習雙足跳起,

Advertisiment
開始小兒起跳時可能雙足不能同時抬起, 逐漸訓練小兒雙足同時抬起跳離地面。 或教小兒從有一定高度的臺階往下跳, 臺階從很矮的開始逐漸加高, 逐漸使小兒能夠靈活的雙腳跳躍。

2.認識能力

折紙、畫圖

繼續和小兒玩折紙遊戲, 可教小兒模仿折疊一些簡單的物體, 如小船等, 也可教小兒用手絹折疊, 這樣便於拆了再疊。 繼續教小兒拿筆劃畫, 這時可教小兒正確的拿筆姿勢, 即用手指去握筆。 教小兒畫直線、圓圈、交叉線等, 使小兒能夠自如地控制手的協調動作。

積木

和小兒一起玩積木, 如搭塔, 此時期的小兒可搭起4~6塊積木, 也可教小兒搭一個門、橋等物, 主要是培養小兒的模仿能力。

Advertisiment
可用一些不同形狀的積木小兒選擇, 使小兒學會認識圖形, 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 還要教小兒懂得選擇同樣的圖形進行匹配。

基本概念

繼續教小兒一些基本概念, 從大、小的概念逐漸擴大到各種物體的分辨及圖形的辨別, 使其懂得大、小的含義。 顏色概念也是如此, 從各種實物的辨別到單純的顏色辨別。 也可初步教小兒多和少的概念, “一”的概念, 使小兒真正明白“一”的含義。

3.語言

命名

教會小兒自己命名多種物品, 即見到一個東西家長先不要說出名稱, 而是由小兒自己說出它的名稱。 多和小兒一起看圖片及圖書, 教小兒認識更多的事物, 並自己命名它。

說完整句和用形容詞

教會小兒用完整的句子表達,

Advertisiment
比如“我媽媽上班了”, “這是我的衣服”等等, 並教會小兒運用一些形容詞, 如“這是個大紅球”, “這個玩具真好”, “我們趕快去”等等, 以使小兒的詞彙量迅速擴大。

背兒歌

教小兒一些簡單的兒歌, 使小兒能流利地背誦, 這既可訓練小兒的記憶能力, 又可訓練小兒清晰的發音。 兒歌如能配合一些圖畫更好, 使小兒看到一些圖畫就能背出相應的兒歌, 這樣既鍛煉了語言, 又學習了知識。

4.個人——社會

自己做事

繼續訓練小兒自己做事情, 如吃飯。 如果小兒可自己吃飯, 家長可與其同時吃, 要注意培養小兒吃飯時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 切忌一邊吃飯一邊玩。 訓練小兒自己洗手並用毛巾擦乾。 教會小兒自己解開扣子, 脫掉衣服等。 除了家長很忙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一般要花費一些時間陪小兒進行鍛煉, 以培養小兒獨立做事的能力。

合作玩遊戲

訓練小兒和別人一起玩合作遊戲, 比如, 相互滾球, 一起搭積木, 使小兒初步懂得你來我往, 相互合作的概念, 遇人不膽怯, 願意和別人交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