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歲寶寶叛逆怎麼辦

從進入兩歲開始, 昔日那個乖寶寶就不再是任人擺弄的小天使, 而是開始有了自己的主張, 脾氣還大得不得了, 不順著他, 就要來個大鬧天宮;最喜歡和大人對著幹, 你讓他往東, 他偏要往西……兩歲的寶寶, 真的這麼難帶嗎?

雖然這個年齡的寶寶跟前一年相比, 難帶了許多, 卻並非沒有應對的辦法, 只要家長瞭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 順勢而為, 他們還是很容易乖乖就範的。

1.切斷“發脾氣”與“目的達成”之間的連接, 避免寶寶固化小脾氣

跟媽媽逛超市, 彤彤看到貨架上的棒棒糖, 非要買, 媽媽考慮到小傢伙已經有幾顆蛀牙了,

Advertisiment
拒絕給她買, 這下激怒了彤彤, 小傢伙當下就氣得大哭大鬧。

桐媽解析:對於已經有了自我主張、語言能力卻尚未充分發展的兩歲寶寶來說, 通過發脾氣等激烈的方式維護未能實現的主張是十分正常的, 簡單壓制寶寶的小脾氣是不公平的。 但考慮到寶寶的行為很容易被她的後果所強化, 一味滿足也不可取, 否則寶寶一旦發現發脾氣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就容易把這種行為固化下來, 對今後性格的形成帶來不良影響。 所以, 面對孩子的小脾氣, 家長既要允許其存在, 又要想辦法切斷“發脾氣”與“目的達成”之間的連結, 以免孩子將其內化成有效的行為模式。

桐媽支招

乖寶魔法1:轉移注意力。 試著用好玩的玩具或其他健康美味的零食轉移的注意力。

Advertisiment
幼小的寶寶, 好奇心強, 不隨意注意佔優勢, 容易被新奇、好玩的事物吸引, 一旦發現更感興趣的東西, 可能就忘記眼前堅持的主張了, 發脾氣的行為也自會告一段落。

乖寶魔法2:冷處理。 如果實在無法容忍發脾氣的行為, 還可以採取“冷處理”的做法, 對寶寶的發脾氣行為“視而不見”, 讓他看不到發脾氣的效果, 多次之後, 小傢伙自然就放棄這種要脅的辦法了。 在這個過程中, 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家庭成員一定要統一立場, 對孩子的行為保持一致的態度, 否則孩子可能會拿那個最容易妥協的成人開刀, 甚至變得“兩面三刀”!

2.讓“自己來”的過程更簡單, 培養獨立性和自信心

“乖寶貝,

Advertisiment
來, 媽媽喂你吃”, 看到坤坤把米飯撒得到處都是, 臉上都粘了幾粒, 盤子裡的菜則被挑得七零八落, 媽媽再也受不了, 直接拿勺子去喂坤坤, 小傢伙卻把頭扭到一邊, 拒絕吃媽媽喂過來的飯菜, 還氣得用勺子敲打桌子發脾氣。

桐媽解析:兩歲是一個凡事喜歡“自己來”的年齡, 哪怕力不從心, 小傢伙也不會放棄嘗試的機會, 然而, 由於身體技能尚未充分發展, 經常出現弄巧成拙的情形, 讓家長收拾殘局。 有的家長試圖代勞, 小傢伙可不領這個情, 因為對他們來說, 獨立做事的過程是非常刺激的, 一旦產生好的結果, 還會很有成就感, 這是幫忙不能給予的體驗。

桐媽支招

乖寶魔法1:尊重孩子自己吃飯的意願, 在他還不會用勺子之前,

Advertisiment
不妨把他的小手洗乾淨, 讓他直接用手抓著吃, 雖然這樣看起來不是很雅觀, 但能夠獨立進食這個結果對於寶寶體驗自己的力量來說非常重要。

乖寶魔法2:如果寶寶的精細動作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 媽媽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適當示範使用勺子的方法, 示範的時候一定要把動作分解成容易一步步模仿的簡單步驟, 同時, 把給寶寶的菜切的儘量碎, 方便他用勺子盛到嘴巴裡。

3.“有限民主”+“聲東擊西”, 讓“叛逆”寶寶乖乖就範

“乖寶寶, 今天都零下了, 很冷, 我們穿羽絨服好不好?”甜甜媽指著衣櫃裡的羽絨服, 試圖征得甜甜的同意。 “不穿, 就不穿”, 甜甜習慣性地一口拒絕。 甜甜媽好勸歹勸, 甜甜卻不為所動。

桐媽解析:伺機說“不”是兩歲寶寶的一大特點,

Advertisiment
因為他們最初是用否定的形式向世界證明自己存在的, 很多時候, 他們的“不”表達的並不是內心的本意, 只是為了說“不”而說“不”而已。 而低齡寶寶的認知水準有限, 所以家長直接行動更好。

桐媽支招

乖寶魔法1:不去問甜甜是否要穿羽絨服, 而是準備給她穿的時候, 問她無論怎麼回答都不會有難以收場的問題, 比如“咱們今天是穿紅色的還是粉紅色的羽絨服呢?”“咱們是先穿左胳膊還是先穿右胳膊呢?”這樣, 既尊重了孩子, 又避免了尷尬的結果。

乖寶魔法2:利用寶寶喜歡說“不”的心理, 故意說:“媽媽真喜歡這件粉紅色的羽絨服, 都不捨得給你穿了。 ”這樣聲東擊西, 更有可能激發小傢伙非要穿的欲望。

小結

兩歲寶寶雖然有“難纏”的一面,卻並非完全“不可理喻”,只要家長肯動腦筋,辦法總比問題多,搞定“可怕”的兩歲也就不再是空談。

小結

兩歲寶寶雖然有“難纏”的一面,卻並非完全“不可理喻”,只要家長肯動腦筋,辦法總比問題多,搞定“可怕”的兩歲也就不再是空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