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八招教你孕期科學吃油

孕婦的吃的東西是孕期最重要的事情, 其中範圍最廣的就是食用油了。 那准媽媽要怎樣挑選油和怎樣吃油呢?我們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

生活中, 無論是煎炸、炒菜, 還是煲湯、涼拌, 都離不開油。 面對市場上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的食用油, 作為孕媽媽們, 選擇什麼食用油對自己和寶寶健康最有益呢?挑選和食用油, 又有哪些方法和要求呢?

食用油對人體的益處

食用油是調味品, 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食品, 它對人體的益處主要是:

1.提供熱量 油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是人生存所必需的三大營養要素。

Advertisiment
油脂產熱效能最大, 攝入足夠量油脂, 人就不易有饑餓感。 同時能起到保護器官、調節體溫的作用。

2.供給必需的脂肪酸 人體的生長、代謝不能少了脂肪酸, 有的脂肪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 只能從食物中攝取, 而油脂中脂肪酸含量最高。  

3.供給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都可溶解在油內才能輸送到身體的各部位, 並被人體吸收。  

4.提高食欲 食用油能調味, 增加菜肴口感, 還能促進食欲和胃腸消化。

孕婦吃油應以植物油為主

食用油包括植物油和動物性脂肪(如豬油、牛油、黃油等)兩大類。 動物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含量較多, 應少吃。 原則上, 孕婦吃油應以植物油為主, 植物油的共同特點是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包括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

Advertisiment
其中油酸、亞油酸有一定的降低膽固醇、保護血管的作用。 尤其是亞麻酸對孕婦很重要, 它被人體吸收後會衍生出EPA和DHA, 這兩種物質對胎兒的神經系統、腦和視網膜的發育起著重要作用。 所以, 孕期最好選食富含亞麻酸的油。 另外, 食用油也含有一定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以及礦物元素等, 選吃含這類成分較高的食用油, 對孕婦和胎兒健康都是有利的。

孕期適宜選擇的8種食用油

孕婦吃哪一種油最好, 這沒有肯定答案。 一般而言, 孕期可酌情選擇以下一些食用油, 並注意搭配食用最好。

1.大豆油 脂肪酸構成較好, 富含亞油酸, 也含較多的維生素E、維生素D以及豐富的卵磷脂, 有益於胎兒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

Advertisiment

2.亞麻籽油 俗稱“胡麻油”, 富含ω-3不飽和脂肪酸(即α-亞麻酸), 能在人體中轉化為DHA(魚油中含量很高的一種脂肪酸), 有益胎兒大腦神經系統發育, 對預防智力低下、保證視力發育也有幫助。

3.核桃油 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微量元素, 也含較多的亞油酸、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 有助促進機能健康平衡、改善記憶, 並對寶寶腦部發育有益。

4.花生油 含油酸、卵磷脂和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及生物活性很強的天然多酚類物質, 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5.玉米油 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約為1:2.5, 還富含維生素E和少量抗氧化物質, 其降膽固醇效能優於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亞油酸的油脂,

Advertisiment
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

6.葵花子油 含豐富的亞油酸、α-亞麻酸, 二者在體內可合成與腦營養有關的DHA, 食用後有利於胎兒腦發育。 另外還含維生素E、維生素A等, 能保護血管, 預防乾眼症、夜盲症等。

7.橄欖油 有“液體黃金”之稱, 在食用油中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最高, 可降低膽固醇, 預防心腦血管病等。 同時含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和胡蘿蔔素, 能改善消化功能、增強鈣在骨骼中沉著, 促進胎兒的發育。

8.茶油 又叫山茶油, 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和亞麻酸, 對促進胎兒或幼兒神經系統、骨骼和大腦發育有重要意義。 茶油含脂肪酸比例合理, 且含一定量的維生素E, 還能促進鈣的吸收。

如何挑選品質好的食用油?

食用油的品質高低,

Advertisiment
直接關係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購買食用油除了要挑正規的品牌外, 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觀色澤 品質好的大豆油為深黃色, 一般的為淡黃色;菜籽油為黃中帶點綠或金黃色;花生油為淡黃色或淺橙色;棉籽油為淡黃色;麻油則是橙黃色或棕色。  

聞氣味 可在手掌上滴一二滴食用油, 雙手合攏摩擦發熱後仔細聞其氣味, 無異味(哈喇味或刺激味)時可購買。

看透明度 透明度高, 水分雜質少, 品質就好。 好的植物油, 經靜置24小時後, 應該是清晰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無懸浮物。 如透明度差、黏度變大、有氣泡, 可能是變質的象徵。

嘗滋味 用筷子沾上一點油放入嘴, 如有苦澀、焦臭、酸敗等異味, 不宜購買或食用。

驗水分 取一二滴油層底部的油, 塗在易燃的紙片上,燃燒不正常且發出“吱吱”聲音的,說明油中水分超標,是不合格產品。燃燒時發出“劈叭”爆炸聲,則說明油中有可能有雜質。

看包裝 注意商標上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是否過期。無廠家QS標誌及QS編號,或無生產廠名、廠址、產品標準號的,不能買。還要看加工工藝,選壓榨油比浸出油更安全、放心。

8方法教你科學、正確地吃油

不同食用油所含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不同,所含脂肪酸的比例不同,遇熱後穩定性也不同,所以孕媽媽要學會科學、正確地吃油。

1.換著吃更營養

每種食用油所含營養和穩定性均不同,因此不要只選一種油吃,要交替食用,這樣才能使孕婦體內所吸收的脂肪酸種類豐富、營養均衡。

2.禁油溫過高

單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會變成飽和脂肪酸和其他有害物質,油中營養也會損失。炒菜建議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隨後就下菜,別等到油冒煙才炒菜。像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之類耐熱性能差,最好不要高溫炒菜。

3.學會巧“控油”

現代人容易吃油過多,孕婦要控制食油過量。可以使用不粘鍋、微波爐等,能少用一些潤鍋油,減少用油量。做菜多用煮、燉、蒸、拌等方式,也用油較少。孕婦每天的食油量宜在25克左右(大約為兩茶匙),這就可以滿足自己和胎兒對脂肪的需求。

4.少量食用動物油也有益

過多吃動物油脂易有害健康,但也不必禁食。豬油等動物油也有保護皮膚與維持體溫等功能,少量食用也有有益,一般不超日攝油總量的1/3。

5.禁用反復煎炸過油

食用油不要反復用來煎炸食品,更莫用煎炸油來炒菜。因為反復用過的油,營養成分喪失多,還會產生諸多有害物質,食用對母體和胎兒健康不利。

6.不吃散裝油、過期油

生產日期不明的散裝油脂,其品質無法保證,極有可能出現問題,吃了有害健康,孕媽媽別貪便宜去購買。超過保質期的油,也堅決不吃。

7.特殊功能的油少吃

有的食用油標注有較好的降血脂、抗衰老等功能,如月見草油、紅花籽油、杏仁油、紫蘇油、大蒜油等,這類油主要針對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其營養價值不好說,孕婦少用為佳。

8.選小瓶裝油

脂肪酸容易發生氧化,用小瓶裝油,在短時間易吃完,油吃得新鮮。而大瓶裝食用油久用不完,剩下食用油的營養成分容易遭受破壞,甚至變質。

食用油保存小竅門

食用油有“四怕”,即怕光、怕高溫、怕不密封、怕進水。所以,在保存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低溫儲藏 最佳儲存溫度是10~25℃。在不使用時,除了遠離爐灶,還應避免靠近暖氣管道、高溫電器等地方。

避光保存 食用油最好存放在背光、通風處,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和紅外線也會促使油脂氧化及有害物質形成。

精選容器 儲油的容器必須乾淨、乾燥,封口要好。最好使用深色而不是透明的玻璃瓶。塑膠桶不宜作長久儲油器,金屬容器也不宜盛油,它們都會加速油脂的酸敗。

避免進水 新瓶裝油,注意不要帶進水分,瓶中已有水分,要拭幹或加熱蒸發掉再裝瓶油,否則油易變質。

保存時間 食用油開啟最好在3個月內吃完,一般存期以半年為宜,最長也不應超過一年。 

小編的話:媽媽們如果要挑選食用油,做好還是要到正規的超市商店中挑選食用油,切不可貪小便宜在路邊的攤子上買了。 

塗在易燃的紙片上,燃燒不正常且發出“吱吱”聲音的,說明油中水分超標,是不合格產品。燃燒時發出“劈叭”爆炸聲,則說明油中有可能有雜質。

看包裝 注意商標上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是否過期。無廠家QS標誌及QS編號,或無生產廠名、廠址、產品標準號的,不能買。還要看加工工藝,選壓榨油比浸出油更安全、放心。

8方法教你科學、正確地吃油

不同食用油所含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不同,所含脂肪酸的比例不同,遇熱後穩定性也不同,所以孕媽媽要學會科學、正確地吃油。

1.換著吃更營養

每種食用油所含營養和穩定性均不同,因此不要只選一種油吃,要交替食用,這樣才能使孕婦體內所吸收的脂肪酸種類豐富、營養均衡。

2.禁油溫過高

單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會變成飽和脂肪酸和其他有害物質,油中營養也會損失。炒菜建議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隨後就下菜,別等到油冒煙才炒菜。像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之類耐熱性能差,最好不要高溫炒菜。

3.學會巧“控油”

現代人容易吃油過多,孕婦要控制食油過量。可以使用不粘鍋、微波爐等,能少用一些潤鍋油,減少用油量。做菜多用煮、燉、蒸、拌等方式,也用油較少。孕婦每天的食油量宜在25克左右(大約為兩茶匙),這就可以滿足自己和胎兒對脂肪的需求。

4.少量食用動物油也有益

過多吃動物油脂易有害健康,但也不必禁食。豬油等動物油也有保護皮膚與維持體溫等功能,少量食用也有有益,一般不超日攝油總量的1/3。

5.禁用反復煎炸過油

食用油不要反復用來煎炸食品,更莫用煎炸油來炒菜。因為反復用過的油,營養成分喪失多,還會產生諸多有害物質,食用對母體和胎兒健康不利。

6.不吃散裝油、過期油

生產日期不明的散裝油脂,其品質無法保證,極有可能出現問題,吃了有害健康,孕媽媽別貪便宜去購買。超過保質期的油,也堅決不吃。

7.特殊功能的油少吃

有的食用油標注有較好的降血脂、抗衰老等功能,如月見草油、紅花籽油、杏仁油、紫蘇油、大蒜油等,這類油主要針對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其營養價值不好說,孕婦少用為佳。

8.選小瓶裝油

脂肪酸容易發生氧化,用小瓶裝油,在短時間易吃完,油吃得新鮮。而大瓶裝食用油久用不完,剩下食用油的營養成分容易遭受破壞,甚至變質。

食用油保存小竅門

食用油有“四怕”,即怕光、怕高溫、怕不密封、怕進水。所以,在保存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低溫儲藏 最佳儲存溫度是10~25℃。在不使用時,除了遠離爐灶,還應避免靠近暖氣管道、高溫電器等地方。

避光保存 食用油最好存放在背光、通風處,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和紅外線也會促使油脂氧化及有害物質形成。

精選容器 儲油的容器必須乾淨、乾燥,封口要好。最好使用深色而不是透明的玻璃瓶。塑膠桶不宜作長久儲油器,金屬容器也不宜盛油,它們都會加速油脂的酸敗。

避免進水 新瓶裝油,注意不要帶進水分,瓶中已有水分,要拭幹或加熱蒸發掉再裝瓶油,否則油易變質。

保存時間 食用油開啟最好在3個月內吃完,一般存期以半年為宜,最長也不應超過一年。 

小編的話:媽媽們如果要挑選食用油,做好還是要到正規的超市商店中挑選食用油,切不可貪小便宜在路邊的攤子上買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