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八招讓孩子做自己的“小主人”

很多家長總有這樣的擔心:“孩子總是依賴父母, 怎麼做才能讓他早點獨立?”其實想要孩子獨立, 爸媽們不用太擔心, 凡事適當放手, 可以讓孩子嘗試做自己的“小主人”。 學習以下八招, 幫助孩子更快更好的獨立成長。

1、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爸爸媽媽應該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 鼓勵孩子做更多事情。 比如鼓勵孩子找朋友玩, 鼓勵孩子挑選禮物送給親人, 鼓勵孩子幫忙拎東西等等。 您可以想一想, 嬰兒才喜歡生活在父母的懷抱裡, 而當你的孩子已經進入幼稚園、小學時, 請避免背孩子走路, 幫孩子提書包這樣的舉動,

Advertisiment
讓他做自己的事情, 走自己的路。

2、讓孩子安排自己的時間

孩子也應該有屬於自己的24小時。 爸爸媽媽不要強硬地安排他的時間和活動, 可以預留一些時間讓孩子選擇要做什麼事情。 比如做完作業後是否能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讓孩子選擇是看電視, 畫畫、跳舞或是做拼圖。 適當的時候, 給孩子提提建議, 孩子會更懂得安排時間, 不再隨心所欲。

3、讓孩子積極鍛煉

培養孩子用揠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 肯定是要失敗的, 但採取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 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爸爸媽媽們應該積極創造條件, 讓孩子去鍛煉。

比如有一位媽媽看到孩子喜歡剪紙, 但是他平時得用粗重的家庭剪刀去剪,

Advertisiment
非常不安全。 這位媽媽就乾脆買兒童小剪刀, 又給孩子買了基本剪紙冊, 鼓勵孩子保持住他的愛好。 慢慢地, 孩子的手藝越來越好, 後來孩子的剪紙作品還貼在了教室黑板上, 成為班上的小紅人, 朋友也越來越多。

4、讓孩子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問題, 成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 這樣看起來簡單又省事, 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 就不會想問題, 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 這直接妨礙了孩子在智力勞動上的自主性。 最好的辦法是, 反問他是怎麼想的。

比如有一位爸爸跟孩子在窗臺上看下雨。 孩子問爸爸“雨是怎麼來的?”這個時候, 爸爸並不是馬上跟他解釋“這是因為水蒸氣的蒸發和凝固……”而是反問他:“真是個有趣的問題,

Advertisiment
那你是怎麼想的呢?”這個時候, 孩子就會發散思維去想問題, 而不是依賴父母給正確答案。

5、讓孩子主動解決困難

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設置一點小難題, 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比如帶孩子去菜市場買菜時, 主動教孩子去買, 爸爸媽媽可以跟在身後幫助他挑選、辨別;又或者孩子想要買書架放在房間裡時, 爸爸媽媽可以讓他在某一個價格範圍內自行挑選自己喜歡的款式。 只有爸爸媽媽放手了, 孩子才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6、鼓勵孩子抓住機遇

爸爸媽媽可以提供各種機遇, 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 培養孩子善於抓住機遇、參與公平競爭的能力。 比如孩子喜歡唱歌, 爸爸媽媽可以鼓勵孩子參加音樂比賽鍛煉膽量;比如孩子走路喜歡橫衝直撞,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可以送給孩子跑步鞋, 閒時帶孩子跑跑步, 也能鍛煉孩子的體育能力……

7、讓孩子自己解決衝突

和成年人一樣, 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有衝突。 解決衝突的過程, 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 當孩子向家長訴說自己遇到的諸如人際交往之間的矛盾時, 家長應鼓勵孩子去面對它, 指導孩子自己去解決, 而不是回避它, 更不宜動輒由家長代替孩子解決問題。

8、讓孩子多結交同齡朋友

為了讓孩子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必須讓孩子從小既學會合作, 又學會競爭。 有效的辦法, 就是經常在他的身邊樹立一個友好的競爭對手。 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結交多一些同齡人當朋友,

Advertisiment
平時鼓勵他們在學習上相互請教, 相互幫助。 當孩子有了學習的動力, 自然就不需要爸媽操心了。

最後提醒父母, 讓孩子自主選擇:家長應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並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請不要立馬否定他的想法, 而是多問問他的意見。 如果這件事情並沒有嚴重到影響孩子一輩子時, 那麼, 爸爸媽媽就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