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六個妙招 輕鬆約束過度放縱的寶寶

任性並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 是爸媽們過分放縱得出來的結構。 但是, 孩子的任性如果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爸媽就要必須行動起來, 加以糾正, 不能讓孩子無止境的任性, 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日後在社會上立足。

有些孩子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 就會坐在地上大哭、扯著父母哭鬧、發脾氣亂扔東西等來表達他們的不滿, 這其實就是孩子任性的表現了。 任性是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 但是如果父母放任孩子的任性, 就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以後的人際交往。 下面的六個方法對治理任性寶寶可有用呢!

Advertisiment

 
採用“負強化”的方法

1、採用“負強化”的方法

任性, 哭鬧, 家庭教育當孩子任性時, 有的家長大聲訓斥、恐嚇, 甚至打罵, 這不僅無益於問題的解決, 還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使孩子進一步用任性的行為來與家長抗爭。 家長可以用“負強化”的方法, 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來對待孩子的任性。

例如, 孩子吵著要買玩具, 甚至在地上打滾, 父母可採取不勸說、不解釋、不打罵的方法, 讓孩子感到父母並不在意他的這些行為。

當孩子鬧夠了, 從地上爬起來時, 父母可以說:“我們知道你不開心, 但你現在不鬧了, 真是一個好孩子。 ”並表示出高興、滿意和關心, 跟孩子講道理, 分析他剛才的行為對不對。

2、在情緒上表示理解

Advertisiment

在情緒上表示理解, 但在行為上要堅持對他的約束如吃飯的時候, 孩子忽然想起愛吃的菜今天沒有, 就生氣地拒絕吃飯。 即使冰箱裡有原料, 母親也不應該遷就孩子給他做, 應明確表示飯菜準備好了, 就不應該隨便更換。 如果孩子繼續鬧, 可以讓他餓一頓, 等他感到饑餓時, 自然會找食物吃。

 
暫時回避的方法

3、採用暫時回避的方法

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糾纏不休, 這時, 家長可以暫時不去理他, 讓他感到哭鬧的方法是無效的, 他就會停止。 事後可以與他坦誠地交流, 讓他說明原因。 在這時再進行說服教育工作。 這種方法對於理智水準較差的家長可能難於做到。

4、榜樣暗示法

當孩子出現任性行為時, 家長可以用電影、電視或圖書故事中的典型人物的具體形象、具體情節和行為活動給孩子看或講給孩子聽,

Advertisiment
使他從中受到暗示, 得到啟發和教育。

5、有趣物體吸引法

家長可以從孩子任性的指向性和動機中發現一些蘊藏著的積極的可培養的心理因素, 即所謂的“閃光點”加以誘發和引導。 這樣做, 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然, 解決孩子任性的方法還很多, 關鍵在於培養孩子認識和判斷事物的能力。

 
轉移注意力

6、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 父母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想辦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改變孩子的任性行為。 如一個跟著母親購物的兒童, 在商場裡玩得很上癮。 母親急著趕回家, 可他就是不願意走。

Advertisiment

如果母親說, “我們回家吧。 ”他可能堅持要在商場玩;如果母親說, “走, 媽媽帶你去坐汽車。 ”他可能愉快地答應了。 然後媽媽領著他坐公共汽車回家。

當然由於孩子任性的表現幹差萬別, 因此解決任性的方法也要根據因人因時因事加以實施, 宗旨在於給孩子提供適當的約束, 增加其心理自控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