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六個意外媽媽視線範圍內也容易忽略

寶寶天性好動, 看到什麼都會去抓去砸, 因為年齡小而無法判斷哪些是危險的。 父母一不留心, 寶寶就可能會發生意外。 因此, 小編告誡各位父母, 與其等到出了問題再回過頭來後悔、內疚, 不如事先揪出隱藏在家中的安全隱患, 徹底堵死危險的陷阱。


寶寶專心玩耍時不會意識到有危險


墜落:從寶寶會翻身起, 他就有可能從床上跌落下來;到七八個月會爬了, 對身邊事物的興趣越來越濃、好奇心越來越盛、抓到想要的東西的欲望越來越強, 從床上掉下來的幾率也就大大地增加了。 孩子愛爬高, 剛剛能站立的寶寶總是試圖跨越小床、小童車或寶寶專用的高腳餐椅的護欄。

Advertisiment
有的寶寶喜歡在窗臺或陽臺上看風景、遊戲, 如果窗戶上沒有護網, 孩子容易撲空摔下, 即使僥倖無礙, 這份驚嚇也是大人和孩子都“享受”不了的。

對策:如果將寶寶放在大床上玩, 床的兩端最好有護欄, 或者一邊靠牆, 沒有遮攔的一邊用被子、枕頭擋一下, 但一定要放穩, 以防壓住孩子。 小床的欄杆間隔不要太寬, 避免寶寶的頭部伸出護欄後被卡住。 另外, 床要遠離窗子、燈具、加熱器以及能爬上去的傢俱。 如果家裡的空間比較大, 也可把寶寶放在木地板上, 或在地上鋪上地毯, 讓他練習爬。 寶寶坐在小車、高腳椅或其他較高的地方, 身邊最好有人看護。

Advertisiment

磕傷:一兩歲的寶寶剛學會走路, 跌跌撞撞的, 卻又不甘寂寞, 喜歡到處走走, 容易被桌子角、向內開的門或窗戶等硬的角碰著, 被和他身高差不多的傢俱磕著。

對策:使用安全形。 在傢俱的邊緣、有凸出部分的櫃子、有尖角的窗戶上加裝防護設施, 如圓弧角防護棉墊;給桌椅板凳的腿裝上柔軟材質的安全護角, 就像市場上賣的卡通護角;窗戶最好改成推拉的, 儘量將孩子活動的空間弄得空曠些, 不要在地上設置“絆腳石”, 讓寶寶生活在“玩具垃圾”裡。

3歲以內的孩子身體的協調性還沒發育好, 就算他記得大人教過的事, 身體動作也不能完全配合。 所以爸爸媽媽一定不能嫌麻煩, 一次次地現場指導, 孩子才能真正記住。


傢俱也潛藏著危險

Advertisiment

燙傷:據相關調查顯示, 在家庭中遭遇燒傷和燙傷的, 有50%以上是兒童, 尤其是3歲以下兒童。 孩子不小心碰倒暖瓶、水壺、熱粥、洗澡水等燙傷時有發生。

對策:儘量讓寶寶與熱的東西“劃清界限”。 熱水瓶應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如廚房裡的桌子或高臺上, 煮熟的熱粥、熱湯也要放在高處。 將廚房裡的物品擺放整齊, 不要隨手亂扔, 孩子一旦進入或不慎滑倒, 就會造成身體摔傷或燙傷。 當然, 最好避免孩子進廚房。 飯菜擺上桌前, 媽媽提醒孩子離開餐廳, 以防莽撞的寶寶撞翻媽媽端著的剛出鍋的熱菜、熱湯。 吃飯時, 把熱湯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等溫度適中, 再放到孩子跟前。

利器:剪刀、刀子、筷子、牙籤一類的東西, 經常要用,

Advertisiment
藏起來也不方便, 就更要對孩子強調危險性。 玻璃的傷害也不可小視。 如果寶寶不留神用東西弄碎了書櫃、大衣櫃、鏡子的玻璃, 或把小玻璃瓶、玻璃杯等掉到地上摔碎, 玻璃瞬間就變成利器, 劃破皮膚, 造成傷害。

對策:對於這些有可能傷著寶寶的日用品, 父母不妨虛張聲勢, 比如假裝自己的手被刀、剪刺一下、割一下, 然後大呼小叫:“哎喲痛啊, 出血啦--”, 並做出愁眉苦臉很痛苦的樣子, 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很可怕。 一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嘗試用筷子, 但父母不能離開他的左右, 別忘了提醒孩子不能拿著跑動, 兩歲半以下的寶寶最好不拿著類似筷子的長東西走動, 以防摔倒時戳著。 兩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學著使用剪刀,

Advertisiment
但那一定是兒童專用的安全剪刀, 使用時也要有大人在他身邊。


告訴寶寶哪些東西有危險

藥物:如今不少廠家把藥物做得很精緻, 給孩子吃的藥口感也很好, 形狀也好看, 比如有一種退燒藥外形是彩色的袖珍迷你小球球, 甜甜的很好吃。 正是這個原因, 使一些孩子很喜歡吃藥, 於是, 吃過量的藥或吃錯藥的事情時有發生。

對策:對四歲以下的小寶寶說清楚, 藥不是糖, 即便好吃, 也只能在生病的時候吃。 否則會中毒暈倒, 父母可以通過遊戲讓寶寶明白藥物中毒的危害, 加深寶寶的印象。

窒息:孩子把珠子、扣子、乾燥劑、花生米、棗核等放入嘴中“品嘗”, 結果誤入氣管。 有個別孩子吃東西時說話、笑、哭、跑等, 均易造成氣管異物, 引起窒息。

對策:三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玩這些細小的東西,如果發生意外,應立即將孩子倒立、拍背,能將氣管中的異物吐出。稍稍拖延,都有生命危險。小嬰兒要防被枕頭、被子等悶住。家長睡眠時要防壓了孩子。不要讓孩子把整個腦袋伸進塑膠袋內,或把被子、床單等蒙在頭上,一旦引起窒息,就比較麻煩。告訴孩子,家中櫃子、箱子不是藏身之地,否則躲進去出不來,也會造成窒息,就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小編總結:對於毫無防護意識的寶寶,父母一定要貼心照顧,把潛藏著危險的東西都收好,為寶寶建造一個安全的環境。這樣,寶寶玩得開心的同時,父母也不必一直擔心會發生意外。

引起窒息。

對策:三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不玩這些細小的東西,如果發生意外,應立即將孩子倒立、拍背,能將氣管中的異物吐出。稍稍拖延,都有生命危險。小嬰兒要防被枕頭、被子等悶住。家長睡眠時要防壓了孩子。不要讓孩子把整個腦袋伸進塑膠袋內,或把被子、床單等蒙在頭上,一旦引起窒息,就比較麻煩。告訴孩子,家中櫃子、箱子不是藏身之地,否則躲進去出不來,也會造成窒息,就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小編總結:對於毫無防護意識的寶寶,父母一定要貼心照顧,把潛藏著危險的東西都收好,為寶寶建造一個安全的環境。這樣,寶寶玩得開心的同時,父母也不必一直擔心會發生意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