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到一歲半寶寶的刷牙方法:寶寶躺在媽媽懷中, 媽媽用一只手固定寶寶的頭和嘴唇, 另一只手拿清潔的紗布或嬰幼兒專用的指套牙刷, 蘸溫開水清潔寶寶牙齒的內外兩個側面。
一歲半到3歲寶寶的刷牙方法:家長坐在幼兒身后, 幼兒背靠在家長身上(大腿或小腹上), 頭輕微后仰, 使家長能直視孩子牙齒的每一個區域。 注意將幼兒頭部偏45度角, 以防口水哽在喉頭。 家長用一只手固定寶寶頭部, 另一只手持幼兒牙刷蘸溫開水為寶寶刷牙(不用牙膏)。 刷牙的順序:將牙刷毛放在靠近牙齦部位與牙面呈45度角,
Advertisiment
除了要掌握正確的口腔清潔方法, 家長還要注意寶寶乳牙萌出中的異常現象。
乳牙早萌 乳牙早萌較為少見, 主要包括誕生牙和新生牙。 孩子出生時就有牙齒萌出, 稱為誕生牙, 出生后不久萌出的牙齒稱為新生牙。 誕生牙和新生牙多見于下頜乳中切牙, 偶見于上頜切牙及第一乳磨牙。 這些牙齒多數沒有牙根或牙根短小, 極度松動。 由于誕生牙和新生牙有影響嬰兒哺乳及脫落后被嬰兒吸入氣管的危險, 所以常常需要拔除。
乳牙遲萌 嬰兒出生后1年內, 萌出第一顆乳牙, 均屬正常范圍。 如果超過1周歲, 甚至1歲半后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
Advertisiment
萌出性齦炎 這是乳牙萌出時常見的暫時性牙齦炎。 牙冠周圍的牙齦組織充血, 一般無明顯的自覺癥狀, 隨著牙齒的萌出而漸漸自愈。 萌出性齦炎多是由于牙齒萌出時, 牙齦常有異樣感, 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觸摸或咬嚼, 導致牙齦黏膜擦傷。 另外牙齒萌出過程中,
Advertisiment
萌出性囊腫 乳牙萌出前, 有時可見覆蓋牙的黏膜局部腫脹, 呈青紫色, 內含組織液和血液, 稱萌出性囊腫。 一般不會影響牙齒的萌出, 若萌出受阻, 則可切開囊腫, 使血液及組織液流出, 牙冠外露, 牙齒即可正常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