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六歲前孩子的幾大敏感期

在孩子生命的前6年, 是由許多的敏感期組成的。 在此, 我們逐一梳理一下3~6歲的學齡前孩子, 每一年會有哪些典型敏感期。 3~6歲, 每年你應該瞭解的敏感期

3~4歲的敏感期

執拗秩序敏感期

3歲多到4歲孩子的父母在一起交流、大倒‘苦水“的時候, 最後常常會形成一個讓他們一致頭疼的問題:孩子特任性!特不講理!什麼事情都要按照他們的意願去做, 如果得不到滿足, 他們就大哭大鬧、不依不饒, 常常是只有按著他自己的意願重新再來一次時, 他們才會甘休。 這時的孩子, 好像總是完全沒有理由的胡鬧, 對成人的所有干涉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

Advertisiment
讓我們經常感到簡直不可理喻。

這時, 如果你不瞭解孩子的話, 一場“戰爭”就在所難免了。 實際上, 這是孩子處在“執拗的敏感期”。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敏感期呢?這時的孩子是在使用他的自我意識, 也就是說, 孩子這時是想完全按著自己的意願來支配他們的生活和周圍所有的人和事。 這個時候的孩子, 自然會表現出非常的自我, 什麼事情都要按著他的意願來做, 藉以來證明自己使用自我的力量。 而使用自我就成了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一個事情, 其他的事情就無暇顧及了。

詛咒的敏感期

“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 這些聽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辭, 總是出自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嘴裡。

Advertisiment
一天我剛走進幼稚園辦公室, 一個小朋友就笑著對我說:“臭屁股老師回來了!”他正在用詛咒的語言向我問候。 我笑著說:“是香老師!”, 他也笑了。 因為孩子在這時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 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就是詛咒, 而且成人反應越強烈, 孩子就越喜歡說。

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從對完整性的審美發展到對事物完美的追求, 這個發展的過程使孩子在審美上有了更大的範圍。 執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總是手拉著手一起走來。 三到四歲, 這是一個在成人眼裡不可理喻的年齡。 幼稚園的一個小朋友在園長懷裡摔倒了, 但是誰抱他都不肯起來, 他會一直哭著, 到樓上找到平時經常帶他的老師,

Advertisiment
再把老師帶到他剛才摔倒的地方, 重新摔倒一次, 讓這位老師把他抱起來。 這時, 他的哭聲才會停住。 對此你能理解嗎?其實, 孩子在這個時候所表現出的, 正是強烈的使用自我的意識。

4~5歲的敏感期

打聽出生敏感期

孩子往往在這個時期開始詢問自己從何處來, 並且一遍又一遍地問。

成人的回答不能有一絲的馬虎因為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來源, 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個哲學問題:我從哪裡來?如果你的孩子到了這個敏感期, 我建議家長們認真地拿出百科全書, 將生命形成的全部過程科學地講給孩子聽。

情感的敏感期

四五歲的孩子基本上已經適應幼稚園的生活了, 並且可以理解並接納和媽媽的分離了。 但是在這個敏感期的孩子好像忽然變小了,

Advertisiment
而且在情感上很脆弱。 這不但表現在為一點點小事都會哭得很傷心, 而且也表現在不能和媽媽分離。 許多媽媽都說這個時候孩子一下子變得很粘人, 並且會關注別人是否愛他, 對父母的情緒反應非常敏感。 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 只是透過外在形式上的“退縮”而去獲得更多的愛和關注。 因為這時的他們, 正在為下一個階段要面對外面的世界而積蓄能量。

人際關係敏感期

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 到尋找相同情趣的夥伴並開始相互依戀, 從和許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兩個小朋友交往, 孩子自己經歷了人際交往的全過程, 而這種交往智慧是與生俱來的。

婚姻敏感期

在人際關係敏感期後,

Advertisiment
孩子便真正展開了婚姻的敏感期。 最早的時候孩子會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 之後, 他們就會“愛上”自己的老師或者其他的成人。 一直到5歲左右, 他們才會“愛上”一個小夥伴, 比如只給自己喜歡的孩子分享好吃的東西, 而且經常在一起玩, 產生矛盾時也不願意讓其他人干預等等。 總之, 他們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審美敏感期

和前一個年齡段不同, 這個時期的審美是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願望和審美標準, 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起濃厚興趣。

幼稚園的孩子到了審美敏感期時總是喜歡化妝。 當然, 在成人眼裡這些“妝”化得很離譜, 但是這些女孩子們總是熱情不減, 並且總在所有人面前走來走去展示, 直到得到你的誇獎之後,她們才會帶著滿足的神情離開,轉身又會到別的老師面前展示。除了化妝,女孩子還喜歡漂亮的裙子和鞋子,並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著和打扮。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此時,我們無需對美做任何評判。

身份確認敏感期

“我是員警”、“我是霸王龍”、“我是小錫兵”、“我是白雪公主”。孩子們會給自己一個又一個身份。這種現象是因為孩子開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偶像。在幼稚園裡,經常有穿著白雪公主服裝的小朋友,你必須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應你。孩子在這個身份確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們開始透過自己的偶像來表達自己。

性別敏感期

這時的孩子最重視的就是誰是男孩誰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間,他們一定要跟著去,原因是想觀察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孩子對身體的探索和認識來自于觀察,成人在給孩子解釋時,態度必須客觀和科學,就如同認識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樣。當然百科全書這時是最好的工具了。

數學概念敏感期

孩子到了4歲多時,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這是孩子數學智慧的最初發展,而只有三位一體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數的概念。

認字敏感期

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符號,我們的方法是給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讓孩子把動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來去學習文字。在這個階段,孩子只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是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劃,也達不到書寫。孩子也會對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興趣,比如他們會發現自己名字裡的字在別的地方出現。

繪畫和音樂敏感期

這是人生來俱有的智慧。繪畫是孩子最會使用的一種語言,他們從塗鴉開始一直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的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展現。而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聽覺的發展,一歲多的孩子就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自己的身體,音樂是人類的語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級的藝術欣賞能力。所以,在這個敏感期的發展上,我們只要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環境就可以幫助孩子的發展了。

5~6歲的敏感期

延續婚姻敏感期

5歲以後的這個敏感期是前一個婚姻敏感期的延續。

這個時候的孩子選擇夥伴的傾向性非常明顯,並且知道了一些簡單的婚姻規則,比如只要相愛的人才能結婚等。

一次我在幼稚園聽到孩子們在討論婚姻的問題:我們國家是一夫一妻制,所以你只能選一個人結婚。

社會性興趣發展的敏感期

孩子0~6歲的發展是一個人宏觀發展的微觀縮影,到了6歲他們就開始積極地瞭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利,喜歡遵守和共同建立規則,形成合作意識。比如選舉班長,實現自我管理,監督上課的時候誰沒有進教室,吃飯前誰沒有洗手,哪個孩子沒有遵守幼稚園的規則……這些都是他們十分關心的事情。

認識符號、書寫符號的敏感期

孩子對認識符號、書寫符號(文字、拼音、偏旁部首)產生興趣。我們在孩子的這個敏感期,特別強調使用實物教學,也就是用孩子認識的事物來認識相關的文字,比如孩子喜歡的食品、玩具等,把文字製作成字卡讓孩子和實際的物品配對,這樣,孩子就能夠避免用記憶去死記硬背文字了。而讓孩子通過實物配合文字的形式來學習,才能夠真正讓孩子將抽象的符號和現實的實物結合起來,學習文字就會有意義了。

同樣的道理,孩子在書寫符號之前,一定要先觸摸符號。我們幼稚園裡有一個教具是砂紙符號(文字、拼音、偏旁部首)卡,讓孩子先觸摸符號以產生感覺,然後再臨摹,通過這樣的書寫過程,孩子就能非常順利地度過並且發展這個敏感期了。幼稚園的孩子基本上在畢業之前,就能夠掌握符號的書寫了。

數學邏輯的敏感期

數學邏輯的敏感期和數學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區別的。孩子們在完成了對數位、數名、數量的認識之後,開始對數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間的關係產生興趣,比如通過蒙特梭利的數學教具讓孩子學習加減乘除法,這種方法學習的是數學的邏輯而不是簡單的記憶。

動植物、科學實驗、收集敏感期

孩子開始熱烈地吸收一切來自自然界的知識。孩子們對自然的探索興趣比我們想像得要強烈的多,在我們的幼稚園裡,總是能看到孩子好學、好奇的品質。

直到得到你的誇獎之後,她們才會帶著滿足的神情離開,轉身又會到別的老師面前展示。除了化妝,女孩子還喜歡漂亮的裙子和鞋子,並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著和打扮。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此時,我們無需對美做任何評判。

身份確認敏感期

“我是員警”、“我是霸王龍”、“我是小錫兵”、“我是白雪公主”。孩子們會給自己一個又一個身份。這種現象是因為孩子開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偶像。在幼稚園裡,經常有穿著白雪公主服裝的小朋友,你必須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應你。孩子在這個身份確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他們開始透過自己的偶像來表達自己。

性別敏感期

這時的孩子最重視的就是誰是男孩誰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間,他們一定要跟著去,原因是想觀察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孩子對身體的探索和認識來自于觀察,成人在給孩子解釋時,態度必須客觀和科學,就如同認識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樣。當然百科全書這時是最好的工具了。

數學概念敏感期

孩子到了4歲多時,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這是孩子數學智慧的最初發展,而只有三位一體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數的概念。

認字敏感期

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符號,我們的方法是給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讓孩子把動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來去學習文字。在這個階段,孩子只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是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劃,也達不到書寫。孩子也會對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興趣,比如他們會發現自己名字裡的字在別的地方出現。

繪畫和音樂敏感期

這是人生來俱有的智慧。繪畫是孩子最會使用的一種語言,他們從塗鴉開始一直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的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展現。而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聽覺的發展,一歲多的孩子就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自己的身體,音樂是人類的語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級的藝術欣賞能力。所以,在這個敏感期的發展上,我們只要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環境就可以幫助孩子的發展了。

5~6歲的敏感期

延續婚姻敏感期

5歲以後的這個敏感期是前一個婚姻敏感期的延續。

這個時候的孩子選擇夥伴的傾向性非常明顯,並且知道了一些簡單的婚姻規則,比如只要相愛的人才能結婚等。

一次我在幼稚園聽到孩子們在討論婚姻的問題:我們國家是一夫一妻制,所以你只能選一個人結婚。

社會性興趣發展的敏感期

孩子0~6歲的發展是一個人宏觀發展的微觀縮影,到了6歲他們就開始積極地瞭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利,喜歡遵守和共同建立規則,形成合作意識。比如選舉班長,實現自我管理,監督上課的時候誰沒有進教室,吃飯前誰沒有洗手,哪個孩子沒有遵守幼稚園的規則……這些都是他們十分關心的事情。

認識符號、書寫符號的敏感期

孩子對認識符號、書寫符號(文字、拼音、偏旁部首)產生興趣。我們在孩子的這個敏感期,特別強調使用實物教學,也就是用孩子認識的事物來認識相關的文字,比如孩子喜歡的食品、玩具等,把文字製作成字卡讓孩子和實際的物品配對,這樣,孩子就能夠避免用記憶去死記硬背文字了。而讓孩子通過實物配合文字的形式來學習,才能夠真正讓孩子將抽象的符號和現實的實物結合起來,學習文字就會有意義了。

同樣的道理,孩子在書寫符號之前,一定要先觸摸符號。我們幼稚園裡有一個教具是砂紙符號(文字、拼音、偏旁部首)卡,讓孩子先觸摸符號以產生感覺,然後再臨摹,通過這樣的書寫過程,孩子就能非常順利地度過並且發展這個敏感期了。幼稚園的孩子基本上在畢業之前,就能夠掌握符號的書寫了。

數學邏輯的敏感期

數學邏輯的敏感期和數學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區別的。孩子們在完成了對數位、數名、數量的認識之後,開始對數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間的關係產生興趣,比如通過蒙特梭利的數學教具讓孩子學習加減乘除法,這種方法學習的是數學的邏輯而不是簡單的記憶。

動植物、科學實驗、收集敏感期

孩子開始熱烈地吸收一切來自自然界的知識。孩子們對自然的探索興趣比我們想像得要強烈的多,在我們的幼稚園裡,總是能看到孩子好學、好奇的品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