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其實我們的孩子需要同齡的夥伴!

小夥伴在一起, 彼此的行為會教給對方, 哪些是可以被人接受的, 哪些是不能被人 接受的。 這些實踐經驗, 比成人的說教更具影響力。 這種學習是成人無法替代的。

學會尊重別人

晨晨從明明手裡搶走一本書, 明明立即反抗, 把 書又奪了回來, 並且告誡他, 如果再這樣搶他的書, 就揍他。 這件事讓晨晨意識到應該尊重別人的權利和 所有物, 否則, 就會遭到別人的抗議和懲罰。 但是, 如果晨晨不是搶明明的書, 而是搶父母手中的書, 又會怎樣呢?我們不難想像, 父母絕不會生氣, 也許就讓晨晨拿走這本書,

Advertisiment
自己不再看了;也許會平靜地把 書拿回來, 然後對晨晨解釋這種行為是不允許的;也 許會一般地說說, 再這樣做, 將會受到懲罰。 父母的 反應一般是溫和的, 謙讓的, 懲罰也是口上的。 晨晨會感到, 父母永遠會讓著他, 他想怎樣就可以怎樣, 父母的東西也就是他的東西。 他會由此學會尊重別人的權利和所有物嗎?當然不會。 而同齡人的抗爭會使他從小知道別人也有利益, 會讓他體驗到什麼是尊重別人。

遵守規則

孩子在家中,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全家人圍著他轉, 盡心盡力滿足他的合理或不合理需要, 孩子由此養成任性、霸道、不講理的個性。

而小夥伴們在一起卻能約束他的專橫行為。 孩子們才不管你在家中是怎樣的, 參加他們的群體遊戲活 動就必須嚴格奉行規章。

Advertisiment
小磊參加了孩子們們打仗的遊戲,大家推選昆昆做指揮, 小磊不幹, 他說他是“當官”的, 大家要聽他的指揮, 結果大家哄笑起來, 照樣做遊戲’沒人理他。 孩子們往往是根據活動的內容和他們當中的每個人的實際才能推選頭頭的,如果哪個人固 執地想操縱整個集體, 反而會被排斥在集體之外。

"小磊, 你搶玩具,我們取消你丨”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著, 小磊感到傷心和痛苦, 哭著回了家。 通過這個慘痛的教訓, 他終於明白, 以個人為中心, 獨佔玩具, 企圖支配和控制別人, 在小朋友們當中是行不通的。 以後, 他必須學會遵守團體規則, 與別人平等友好相處,才能被小朋友們接納。 延伸閱讀: 孩子在幼稚園打架家長怎麼辦 孩子在幼稚園裡打架怎麼辦? 孩子打架有助適應集體活動 怎麼解決孩子打架 孩子打架家長該怎麼解決 <>12下一頁

分享到:

Advertisiment

不要為孩子挑選夥伴

孩子願意和哪個小朋友玩,由他去。 孩子在挑選夥伴時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有些孩子喜歡和同齡人玩, 覺得能玩到一起;有些孩子喜歡和大孩子玩, 覺得大孩子讓人, 能照顧他;有些孩子喜歡選擇和自己個性上互補的孩子做夥伴。 比如, 內向性格的孩子可能 喜歡與幵朗性格的人接近, 規矩的孩子可能願意與那些調皮的孩子接近……

大人們常常自作主張根據自己的眼光, 為孩 子挑選“好孩子”作夥伴。 那麼, 什麼是“好孩 子"呢?不外乎是那些生在有教養的家庭中,

Advertisiment
學習成績好, 待人處事有禮貌的孩子。 但是生活中不可 能只有"好孩子"、“好人’。 在孩子們的交往 中, 無論是和好孩子在一起和睦相處, 還是和調皮孩子在一起吵嘴打架, 都讓孩子積累了交往經驗。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 也都有缺點。 讓孩子在與不同 類型孩子的交往中, 去發現別人身上的可貴之處及 不足。 比如, 在組野淘氣的孩子身上, 會意想不到 地發現他的善良心地;而一貫老實厚道的孩子身 上, 有時竟會表現出淘氣頑皮。 接觸各種類型的孩 子, 有助於孩子成長。 在成人的環境中, 不是各種 類型的人都有嗎?如果我們的孩子只在“好孩子”准中長大, 面對複雜的社會, 他將束手無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