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個進補的好季節, 不少媽媽都會趁著這個時機買來各種食材給寶寶的身體進補。 但是專家特別提醒, 兒童的冬季進補需要謹慎, 不然會得不償失。
寶寶冬天如何科學進補呢?只有提高了幼兒的抵抗力才能在寒冷的冬天少得病哦, 所以, 在越來越冷的冬天, 寶寶進補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哦。
冬天進補要科學
寶寶冬天如何科學進補
首選食補
中醫認為, 寶寶是“稚陰稚陽”之體, 接受任何藥物都是一種負擔。 除非醫生認為寶寶的身體需要某種藥物的補充, 否則儘量選擇食補。
免疫力低下、體質虛弱、反復出現病症的寶寶,
Advertisiment
不宜過多
中醫認為“要想小兒安, 三分饑與寒”。 這裡的“饑”講的就是不能讓寶寶過飽。 另外“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說的是如果寶寶的腸胃負擔太重, 反而會損傷了脾。 因此, 即使是食補, 在食物的量與品種上也一定要與寶寶的消化能力相適合。
別忘補充維生素
寶寶冬天的戶外活動相對較少, 接受室外陽光照射時間也短, 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 這就需要定期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每週2~3次, 每次400單位。 牛奶是鈣質的最好來源, 媽媽在結束母乳餵養之前, 要培養寶寶飲牛奶的習慣。
Advertisiment
別忘了補充維生素
寒冷的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快了, 維生素B1、B2的代謝也明顯加快, 需要從飲食中及時補充。 維生素A能增強耐寒力, 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並且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因此, 在冬天寶寶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的補充, 儘量從蔬菜水果中獲取。
除此之外, 冬天寶寶進補不能少的就是日常飲食哦。
冬天寶寶進補飲食
多甘多暖
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 但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 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 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 比如, 大棗和山藥。 經常吃山藥或大棗, 可以提高幼兒的免疫力。
最方便的“暖胃”食品:大棗、山藥、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薏米、豇豆、扁豆、黃豆、甘藍、菠菜、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等。
Advertisiment
除了家庭常用的健胃材料如豬肚、羊肉、鮮薑、陳皮、胡椒等, 還有一些具有很好暖胃功效的好食物常被我們忽視。
冬天進補的飲食
暖胃飯
治療幼兒胃寒、心腹冷痛最簡單的辦法是在每天煮飯的時候加入一塊生薑, 不知不覺中平常的白米飯就具有暖胃的作用, 輕輕鬆松讓幼兒吃得胃暖身也暖。
營養健康魚
鰱魚:用於緩解胃痛, 常用於脾胃虛弱的治療。 尤其適用於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胖頭魚:有暖胃、補虛、化痰、平喘的作用。
Advertisiment
帶魚:補五臟、祛風、殺蟲, 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幼兒尤為適宜。
冬天寶寶進補,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證充足的營養哦。
四款食譜提高寶寶免疫力燉排骨
製作方法:新鮮的排骨洗淨切成小塊,加冷水、薑、蔥、大料、少量的醋,用高壓鍋煮30~40分鐘。 取燉好的排骨加在寶寶的粥或麵條中烹調食用,或直接吃肉,或加菜食用。
營養提示:肉、骨頭和湯一起吃。 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同時也是補充鈣、磷等礦物質。 一些媽媽誤認為排骨的營養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已完全融入到湯中,其實是不正確的認識。
蝦仁蛋餃
製作方法:新鮮的蝦仁洗淨加入鹽、薑蔥、料酒等佐料,放蒸鍋內蒸15分鐘後待用。
Advertisiment
營養提示:蝦仁和雞蛋都是優質蛋白質食物,蝦仁同時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容易消化吸收,是兒童最佳補蛋白質食品。 綠葉蔬菜可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魚泥豆腐羹
製作方法:將魚肉洗淨加鹽、薑,上蒸鍋蒸熟後去骨刺、搗爛成魚泥。 將水燒開加入少量的鹽,放入切成小塊的嫩豆腐,煮沸後加入魚泥,再加入少量的澱粉、香油、蔥花成糊狀即可。 魚肉含水分高、肌纖維短,容易消化吸收。
營養提示:魚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品,有助於增強兒童的抵抗力,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豬血豆腐青菜湯
製作方法:豬血豆腐切成小塊,青菜洗淨切碎。水開後,先加入少量的蝦皮、鹽,再加入豆腐、青菜、豬血。煮3分鐘,加調料即可。
營養提示:豬血是補鐵的優秀食品,它具有含鐵豐富、易吸收,價廉物美等優點。蝦皮含有大量的鈣、磷是兒童的補鈣食品。
營養提示:魚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品,有助於增強兒童的抵抗力,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
豬血豆腐青菜湯
製作方法:豬血豆腐切成小塊,青菜洗淨切碎。水開後,先加入少量的蝦皮、鹽,再加入豆腐、青菜、豬血。煮3分鐘,加調料即可。
營養提示:豬血是補鐵的優秀食品,它具有含鐵豐富、易吸收,價廉物美等優點。蝦皮含有大量的鈣、磷是兒童的補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