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兒科病症觀察:嬰幼兒呼吸道感染排首位

隨著冬季的來臨, 北方城市的最低氣溫大部分降至0℃以下, 而這也導致了各大醫院兒科門診一波又一波的就診高峰。 由於身體嬌弱、免疫系統尚未建立完善, 孩子呼吸道疾病頻發, 更有部分寶寶反復發作, 幾乎周周“光臨”兒科門診。 一時間, 呼吸道疾病成了兒科門診就診率排名首位的病症。

對於這種現象, 專家表示:“每年冬季, 兒科門診就診最頻繁的就是呼吸道感染類疾病。 很多父母以為不帶孩子去人流量大、衛生條件差的地方就可以避免病毒感染, 但實際上, 這主要是由於這個年齡段的生理特點造成的,

Advertisiment
而其中大部分孩子患病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力不強所致。 ”同時, 專家也給我們介紹了以下預防小兒呼吸道感染的方法:

第一步:遠離病源

專家指出, 呼吸道感染類疾病的致病病毒、細菌往往出現在商場、車站等人流密集, 且衛生條件沒有保障的地點, 如果寶寶經常到此類地點活動, 那麼受病毒侵襲的幾率肯定會大大增加, 患病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有就是, 霧霾天氣應儘量避免戶外活動, 因為霧霾中PM2.5濃度超標, 這種細小的顆粒常常帶著病菌直接進入孩子的呼吸道, 引發呼吸系統感染。

不過, 現在大多數家長防護意識都比較強, 平時也很注意儘量不帶寶寶去那些容易染病的地點, 在此專家提醒:如果不得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尤其是冬春季節, 可以給孩子戴上口罩,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菌接觸機會, 給孩子戴的口罩最好選擇有醫療器械註冊號的產品, 而不要選擇那些看起來好看的普通口罩, 同時還要注意選擇N95濾材, 這樣的口罩隔絕PM2.5的作用才能保證, 對於兒童, 立體形狀的口罩比平面口罩戴起來更舒適, 呼吸更順暢, 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第二步:營養補充

專家特別指出, 接近病源其實並非呼吸道感染類疾病高發的主要原因, 寶寶的免疫力低下才是罪魁禍首。 那麼, 如何提升寶寶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呢?專家指出, 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 身體各系統發育都需要充足的營養素來保證,

Advertisiment
而日常營養獲得又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 因此, 嬰幼兒時期很容易出現營養缺乏的狀況。

對於免疫系統來說, 起著關鍵性作用的當屬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鋅、鐵這幾種營養素了, 其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D由於飲食中含量有限, 是嬰幼兒時期最易缺乏的營養素。 維生素A有助於巨噬細胞、T細胞和抗體的產生, 對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而保證呼吸道粘膜最基本的防禦功能。 而維生素D對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佝僂病、降低成年期骨質疏鬆發病率、降低糖尿病、癌症等發病風險等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維生素AD同補, 兩種營養素可發揮協同作用, 共同促進寶寶免疫功能的發育, 更有效的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Advertisiment

一般情況下, 在寶寶剛出生時, 醫生都會建議從出生15天開始, 每天服用維生素AD製劑(如伊可新), 連續服用到3歲, 不僅可以促進寶寶鈣吸收、保障骨骼系統和視覺系統的發育,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寶寶打造強有力的免疫系統。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 那些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孩子, 大多數都存在體內維生素A和維生素D水準低下問題, 按照醫生的建議每天補充維生素AD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發病率。

第三步:加強鍛煉

在獲得了充足的營養後, 寶寶只要注意加強鍛煉, 就可以進一步增強抗病能力了。 可是, 有些家長不禁要問, 寶寶年齡尚小, 怎麼進行鍛煉呢?

專家表示, 家長擔心寶寶的健康, 有些“嬌生慣養”是可以理解的,

Advertisiment
但長此以往, 反而對寶寶的身體不是好事。 比如氣溫稍有下降, 家長們就讓孩子“宅”在家裡, 不接觸冷空氣, 這樣一來, 寶寶的呼吸道也就受不到外界冷空氣的刺激, 得不到鍛煉, 疾病的侵襲也就變得容易起來。 正如俗語所言, “春捂秋凍”, 就是要訓練寶寶的耐暑、耐寒能力。
而對於大一點的寶寶, 家長們完全可以輔助其進行一些簡單的器械鍛煉, 或到室外做做體操。 這樣不僅鍛煉了寶寶的免疫系統, 也為未來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體質基礎。 當然, 鍛煉也要注意適度和循序漸進, 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 會讓寶寶的身體勞累過度, 反而導致寶寶的免疫力下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