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坐月子吃什麼好?冬季月子食譜大全

冬季天氣寒冷, 如果孕媽咪正好在冬季生產, 坐月子期間, 怎麼吃才能把身體調理好?冬季畢竟和夏季不同, 溫度和濕度都不一樣, 食物對於人體的效用也會有不同。 冬季坐月子吃什麼呢?產後, 補血補氣、補充維生素一樣都不能少, 冬季因為寒冷, 要坐一個暖月子才是最重要的。

冬季坐月子吃什麼好?

1、補氣補血為主

冬天坐月子飲食應以補氣補血為主, 這樣可以保暖產婦的身體, 有助於子宮收縮。 食用溫補的食物可促進血液迴圈, 達到氣血雙補的目的, 而且筋骨較不易扭傷, 腰背也較不會酸痛。 冬天應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飲。

Advertisiment

2、多補充維生素

產婦宜多吃含煙酸的食物和B族維生素。 維生素B2是平衡人體耗氧量的重要物質。 維生素A, 它可起到促進人體代謝迴圈、補中益氣、增強耐寒能力的作用。 維生素E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 可以加強肢體末梢兒的血液迴圈。 花生、芝麻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營養, 可以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 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

3、多吃堅果、胡蘿蔔等溫熱性食物

胡蘿蔔能夠增強體力和免疫力, 啟動內臟功能和血液運行, 從而達到調理內臟、暖身、滋養的功效。 核桃核桃仁中還富含磷脂和維生素E, 具有增強細胞活性, 促進造血功能, 增進食欲之功效。 這些都對提高身體健康, 抵禦寒冷大有益處。 板栗,

Advertisiment
有養胃健脾、強筋活血等功效。

4、多吃富含鐵的食物,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新媽媽產後容易缺鐵, 如果體內缺鐵, 各種營養成分不能充分氧化而產生熱量, 是冬季畏寒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此, 要特別注意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 如瘦肉、魚、動物肝臟、家禽、蛋黃、香菇、豆類、菠菜和芹菜等。 多加注意飲食的科學調劑, 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以促進機體對鐵的吸收。 所謂產前一盆火, 產後一塊冰, 新媽媽分娩後身體陽氣不足, 產熱量少, 所以加大保暖是重中之重, 只有這樣才能順利而又健康的過好冬天的月子期。

5、多吃適合冬天的健脾暖胃的食物

可以把這些健脾暖胃的食物做成各種各樣的美味菜, 也可以熬成粥或者煲湯。

Advertisiment
鰱魚適用於胃寒疼痛。 胖頭魚暖胃的同時還能起到治療耳鳴、頭暈目眩的作用。 羊肉☆禁☆具有暖中補腎虛、開胃健脾、禦寒去濕之功效。 含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 蝦米非常適合冬季腎虛所致的畏寒, 具有補腎壯陽、滋陰健胃、通暢血脈之功效。

冬季月子食譜推薦

藕節黃芪豬肉煲

原料:藕節30g、蓮子15g、黃芪30g、豬肉100g、山藥30g、黨參30g

做法:

1、豬肉洗淨, 切小塊。

2、將藕節、蓮子、黃芪、山藥、黨參洗淨, 同豬肉一起放入煲中, 燉至肉熟爛即可

營養提示:藕節味澀性平, 為止血藥。 黨參有補中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 治虛症。 蓮子補脾胃, 補養心氣。 山藥補腎固精、補氣健脾、養陰益肺。 黃芪補氣長陽, 益胃固表。

Advertisiment

阿膠豬肉煲

原料: 瘦豬肉、阿膠、蔥薑、蒜等調料

做法:

1、豬肉洗淨, 切成小塊。

2、鍋內水煮沸, 放入肉塊焯一下備用。

3、豬肉放煲內文火燉熟, 放入阿膠燉化, 調味即可。

營養提示:阿膠能促進體內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生成, 並能促進鈣質吸收, 對產婦補血補鈣有較好效果。

當歸生薑羊肉煲

原料: 羊肉、當歸、生薑、鹽、料酒、醬油、味精

做法:

1、把當歸洗淨, 切成片。

2、把羊肉剔除筋膜, 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 過清水洗淨, 斬成小塊。

3、將煲內放入適量清水煮沸, 加入當歸、羊肉塊、料酒, 蓋好蓋子用文火煲3-4小時後, 放鹽、味精等調味, 即可食用。

營養提示:此煲有補氣養血, 溫中暖腎的作用, 適於新媽媽產後虛弱, 腹痛。 還可治療血虛乳少等症狀。

人參雞肉煲

Advertisiment

原料:老母雞、人參10g、淮山15g、大棗15g、料酒、薑蔥、味精、鹽。

做法:

1、將雞切塊, 薑切片, 蔥切段

2、鍋內放入清水, 雞塊、人參、淮山、大棗、薑蔥、料酒、鹽用旺火煮沸後改文火至雞肉煮透, 加入味精, 鹽調味即可。

營養提示:人參能補益元氣, 填精補髓, 活血調經。 具有增乳、補氣的功效。 適用於產後氣血虛弱所致乳汁不足的新媽媽。

蓮子薏米煲鴨湯

原料: 鴨子1只、蓮子、百合、薏米、陳皮、蔥薑、鹽、雞精、料酒、白糖。

做法:

1、把鴨子切塊, 放開水中焯一下, 撈出後放入煲中。

2、鍋中依次放入蔥姜、蓮子百合、薏米、陳皮, 加入少許料酒, 白糖, 雞精, 倒入適量開水。

3、待湯煲好後出鍋時加少量鹽即可食用。

營養提示:鴨肉酥爛, 湯味清香, 營養豐富。

核仁蓮藕煲

原料: 桃仁10g 蓮藕250g

做法:

1、蓮藕洗淨切片, 桃仁去皮,打碎。

2、將碎桃仁,蓮藕放入鍋中,加水煮沸。

3、酌加適量紅糖或食鹽調味即可。

營養提示:蓮藕含豐富的鐵質,對貧血者頗為相宜。適用新媽媽產後血瘀發熱。

白扁豆粥

材料:白扁豆6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把白扁豆放入鍋中炒成半熟,然後撈起,待粳米煮開後放白扁豆,直至煮成粥狀即可食用。

奶油鯽魚

材料:鯽魚1條(約400克),筍片20克,熟火腿3片,薑片1片,蔥結1個,黃酒5毫升,熟豬油10克,味精少許,精鹽適量,白湯500毫升。

做法:

1.魚背上用刀每1.5釐米寬,劃出人字形刀紋,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撈出,將血水、粘液去掉,以除腥味。

2.將炒鍋放在旺火上燒熱,用油滑鍋後加入清豬油15克,燒至7分熟,放入蔥薑爆出香味,再將魚放入禍中,兩面略煎一下,倒入黃酒稍燜,隨即加入白湯500毫升、冷水100毫升、精鹽、豬油,蓋好鍋蓋,煮開3分鐘左右,使湯白濃。再改用小火燜3分鐘,至魚眼凸出,放入筍片、精鹽、味精,打改用大火煮至湯成乳白色,就可起鍋裝碗。

清燉雞

材料:肥母雞肉(淨)250克,筍片30克,冬菇4個,生火腿20克,紅棗10個,薑片2片,蔥結1個,料酒5毫升,精鹽適量,清水500毫升。

做法:

1.取乾淨肥母雞肉,斬成3釐米左右小塊,火腿切片,加水煮沸,即取出洗淨。將雞塊放入瓦罐內,雞皮朝上,再放火腿片、紅棗、筍片、蔥和薑。

2.在原煮雞塊湯中加料酒、精鹽、煮沸、去沫,倒入瓦罐,加蓋,並用棉筋紙封好,燉3小時左右即成。

紅糟雞蛋面

菜譜功效:開胃健脾+排除惡露

材料:紅槽1大匙,老薑6片,雞蛋2個,麵條2把。調味料;香油1大匙

做法:

1.薑片切絲。香油倒入鍋中燒熱,將雞蛋煎成荷包蛋,起鍋.

2.另起油鍋放入薑絲爆香,加入紅槽翻炒1~2分鐘,倒水以小火煮沸後熄火,盛入碗內。

3.麵條以滾水煮過後撈起,和荷包蛋一起放入紅槽湯中。

雞肝粥

菜譜功效:調養氣血+增強體力

材料:大米90克,雞肝2副(約100克),蔥1根,薑2片,調味料:鹽1小匙,醬油1小匙

做法

1.材料洗淨。薑和蔥切末,雞肝切小丁備用。

2.雞肝丁放入碗中,加薑末和醬油拌勻,醃15分鐘。

3.大米入鍋加水煮成粥狀,再加雞肝丁煮熟,加鹽調味,撒上蔥末。

遮目魚肚粥

菜譜功效:修復傷口+強健牙齒

材料:遮目魚肚2個(每個約90克),大米90克,薑4片,芹菜1根

調味料:米酒2小匙,鹽1小匙,酒酥蔥1小匙

做法:

1.將魚洗淨。遮目魚肚對半切開,薑片切絲,芹菜切末,大米加水浸泡半小時。

2.大米連水倒進鍋中煮成粥狀,加入魚肚和米酒,煮至魚肉變色。

3.加入薑絲和鹽調味,再撤上芹菜末和油酥蔥。

甘薯粥

菜譜功效:清淡爽口+排除體內廢物

材料:大米90克,甘薯100克

做法:

1.大米洗淨,加入浸泡20分鐘。甘薯去皮,洗淨,切塊備用。

2.大米連水倒進鍋中煮滾,再加入甘薯塊,煮至稠糊即可。

芹菜粥

菜譜功效:清熱健胃+利尿解毒

材料:大米90克,芹菜3根;調味料:鹽1/4小匙

做法:

1.大米用水浸泡30分鐘。芹菜去根,切段。

2.撈起大米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慢熬。

3.米熟且成糊後放入芹菜滾煮,最後加鹽調勻。

南瓜薏米粥

菜譜功效:消炎止痛+降低血壓

材料:米飯1碗,南瓜100克,雞蛋1個,薏米40克,枸杞子10克,蔥1根

調味料:高湯4杯,鹽半小匙

做法:

1.材料洗淨,蔥切末,南瓜切片,氽燙後撈起。薏米於滾水中煮30分鐘後撈出。雞蛋取蛋清。

2.高湯入鍋,放南瓜片熬至入味後撈出,留湯汁,加米飯和薏米煮勻。

3.加鹽調味,倒入蛋清攪勻,盛入碗中再排上南瓜片,最後撤枸杞子與蔥。

蓮藕麥片粥

菜譜功效:消除疲勞+增強體力

材料:大米90克,麥片20克,蓮藕100克,豬裡脊肉50克,胡蘿蔔30克

調味料:鹽1小匙

做法:

1.材料洗淨。蓮藕切片,胡蘿蔔切絲,豬裡脊肉切絲。

2.大米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再加麥片和蓮藕片,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至濃稠狀。

3.加入胡蘿蔔絲和裡脊肉絲煮熟,再加鹽調味。

金針豬肝湯

菜譜功效:明目保肝+安定情緒

材料:幹金針30克,嫩薑3片,豬肝150克

調味料:香油1/4小匙,鹽1小匙,高湯2杯,水澱粉2小匙

做法:

1.材料洗淨。幹金針泡水15分鐘,撈起,再用清水沖洗一次。嫩薑切絲。豬肝切片,氽燙後冷卻備用。

2.高湯倒入鍋中,加鹽、姜和金針,煮沸,轉小火續煮2分鐘。

3.放放豬肝片,煮滾後以水澱粉勾芡,最後淋上香油。

玫瑰豬肝湯

菜譜功效:調理氣血+補充元氣

材料:豬肝200克,蔥2根,嫩薑3片,幹玫瑰花7朵

調味料:香油1/4小匙,米酒1小匙,鹽1小匙,澱粉1小匙

做法:

1.豬肝洗淨切片,放入碗中加澱粉拌勻。蔥洗淨,。切段。

2.幹玫瑰花放入鍋中,加水以中火煮5分鐘,濾出玫瑰花。

3.湯汁煮開,加豬肝、蔥與薑,大火煮至豬肝變色,加鹽與米酒煮勻,淋上午油,放入玫瑰花。

姜汁牛肉湯

菜譜功效:補血開胃+調理體質

材料:牛肉175克,薑1塊(約30克),蔥1根

調味料:白酒1小匙,鹽半小匙,醬油半小匙,糖半小匙

做法:

1.姜去皮,現磨去渣製成1小匙薑汁。蔥切末。

2.牛肉切片後,加薑汁和調味料,醃10分鐘。

3.牛肉片和4杯水倒入鍋裡,水火燉煮1小時,撤上蔥末即可。

清燉牛肉湯

菜譜功效:改善頭暈+預防便秘

材料:牛腱200克,老薑4片,胡蘿蔔50克,白蘿蔔50克,蔥1根

調味料:米酒1大匙,香油2小匙,鹽半小匙

做法:

1.牛腱切塊,以滾水氽燙後,撈出洗淨備用。

2.香油倒入鍋中,爆香薑片,加牛腱塊拌炒3~5分鐘,再加蘿蔔拌炒1分鐘。

3.加水、米酒和鹽,水火煮30分鐘後撤上蔥末。

桃仁去皮,打碎。

2、將碎桃仁,蓮藕放入鍋中,加水煮沸。

3、酌加適量紅糖或食鹽調味即可。

營養提示:蓮藕含豐富的鐵質,對貧血者頗為相宜。適用新媽媽產後血瘀發熱。

白扁豆粥

材料:白扁豆6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把白扁豆放入鍋中炒成半熟,然後撈起,待粳米煮開後放白扁豆,直至煮成粥狀即可食用。

奶油鯽魚

材料:鯽魚1條(約400克),筍片20克,熟火腿3片,薑片1片,蔥結1個,黃酒5毫升,熟豬油10克,味精少許,精鹽適量,白湯500毫升。

做法:

1.魚背上用刀每1.5釐米寬,劃出人字形刀紋,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撈出,將血水、粘液去掉,以除腥味。

2.將炒鍋放在旺火上燒熱,用油滑鍋後加入清豬油15克,燒至7分熟,放入蔥薑爆出香味,再將魚放入禍中,兩面略煎一下,倒入黃酒稍燜,隨即加入白湯500毫升、冷水100毫升、精鹽、豬油,蓋好鍋蓋,煮開3分鐘左右,使湯白濃。再改用小火燜3分鐘,至魚眼凸出,放入筍片、精鹽、味精,打改用大火煮至湯成乳白色,就可起鍋裝碗。

清燉雞

材料:肥母雞肉(淨)250克,筍片30克,冬菇4個,生火腿20克,紅棗10個,薑片2片,蔥結1個,料酒5毫升,精鹽適量,清水500毫升。

做法:

1.取乾淨肥母雞肉,斬成3釐米左右小塊,火腿切片,加水煮沸,即取出洗淨。將雞塊放入瓦罐內,雞皮朝上,再放火腿片、紅棗、筍片、蔥和薑。

2.在原煮雞塊湯中加料酒、精鹽、煮沸、去沫,倒入瓦罐,加蓋,並用棉筋紙封好,燉3小時左右即成。

紅糟雞蛋面

菜譜功效:開胃健脾+排除惡露

材料:紅槽1大匙,老薑6片,雞蛋2個,麵條2把。調味料;香油1大匙

做法:

1.薑片切絲。香油倒入鍋中燒熱,將雞蛋煎成荷包蛋,起鍋.

2.另起油鍋放入薑絲爆香,加入紅槽翻炒1~2分鐘,倒水以小火煮沸後熄火,盛入碗內。

3.麵條以滾水煮過後撈起,和荷包蛋一起放入紅槽湯中。

雞肝粥

菜譜功效:調養氣血+增強體力

材料:大米90克,雞肝2副(約100克),蔥1根,薑2片,調味料:鹽1小匙,醬油1小匙

做法

1.材料洗淨。薑和蔥切末,雞肝切小丁備用。

2.雞肝丁放入碗中,加薑末和醬油拌勻,醃15分鐘。

3.大米入鍋加水煮成粥狀,再加雞肝丁煮熟,加鹽調味,撒上蔥末。

遮目魚肚粥

菜譜功效:修復傷口+強健牙齒

材料:遮目魚肚2個(每個約90克),大米90克,薑4片,芹菜1根

調味料:米酒2小匙,鹽1小匙,酒酥蔥1小匙

做法:

1.將魚洗淨。遮目魚肚對半切開,薑片切絲,芹菜切末,大米加水浸泡半小時。

2.大米連水倒進鍋中煮成粥狀,加入魚肚和米酒,煮至魚肉變色。

3.加入薑絲和鹽調味,再撤上芹菜末和油酥蔥。

甘薯粥

菜譜功效:清淡爽口+排除體內廢物

材料:大米90克,甘薯100克

做法:

1.大米洗淨,加入浸泡20分鐘。甘薯去皮,洗淨,切塊備用。

2.大米連水倒進鍋中煮滾,再加入甘薯塊,煮至稠糊即可。

芹菜粥

菜譜功效:清熱健胃+利尿解毒

材料:大米90克,芹菜3根;調味料:鹽1/4小匙

做法:

1.大米用水浸泡30分鐘。芹菜去根,切段。

2.撈起大米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慢熬。

3.米熟且成糊後放入芹菜滾煮,最後加鹽調勻。

南瓜薏米粥

菜譜功效:消炎止痛+降低血壓

材料:米飯1碗,南瓜100克,雞蛋1個,薏米40克,枸杞子10克,蔥1根

調味料:高湯4杯,鹽半小匙

做法:

1.材料洗淨,蔥切末,南瓜切片,氽燙後撈起。薏米於滾水中煮30分鐘後撈出。雞蛋取蛋清。

2.高湯入鍋,放南瓜片熬至入味後撈出,留湯汁,加米飯和薏米煮勻。

3.加鹽調味,倒入蛋清攪勻,盛入碗中再排上南瓜片,最後撤枸杞子與蔥。

蓮藕麥片粥

菜譜功效:消除疲勞+增強體力

材料:大米90克,麥片20克,蓮藕100克,豬裡脊肉50克,胡蘿蔔30克

調味料:鹽1小匙

做法:

1.材料洗淨。蓮藕切片,胡蘿蔔切絲,豬裡脊肉切絲。

2.大米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再加麥片和蓮藕片,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至濃稠狀。

3.加入胡蘿蔔絲和裡脊肉絲煮熟,再加鹽調味。

金針豬肝湯

菜譜功效:明目保肝+安定情緒

材料:幹金針30克,嫩薑3片,豬肝150克

調味料:香油1/4小匙,鹽1小匙,高湯2杯,水澱粉2小匙

做法:

1.材料洗淨。幹金針泡水15分鐘,撈起,再用清水沖洗一次。嫩薑切絲。豬肝切片,氽燙後冷卻備用。

2.高湯倒入鍋中,加鹽、姜和金針,煮沸,轉小火續煮2分鐘。

3.放放豬肝片,煮滾後以水澱粉勾芡,最後淋上香油。

玫瑰豬肝湯

菜譜功效:調理氣血+補充元氣

材料:豬肝200克,蔥2根,嫩薑3片,幹玫瑰花7朵

調味料:香油1/4小匙,米酒1小匙,鹽1小匙,澱粉1小匙

做法:

1.豬肝洗淨切片,放入碗中加澱粉拌勻。蔥洗淨,。切段。

2.幹玫瑰花放入鍋中,加水以中火煮5分鐘,濾出玫瑰花。

3.湯汁煮開,加豬肝、蔥與薑,大火煮至豬肝變色,加鹽與米酒煮勻,淋上午油,放入玫瑰花。

姜汁牛肉湯

菜譜功效:補血開胃+調理體質

材料:牛肉175克,薑1塊(約30克),蔥1根

調味料:白酒1小匙,鹽半小匙,醬油半小匙,糖半小匙

做法:

1.姜去皮,現磨去渣製成1小匙薑汁。蔥切末。

2.牛肉切片後,加薑汁和調味料,醃10分鐘。

3.牛肉片和4杯水倒入鍋裡,水火燉煮1小時,撤上蔥末即可。

清燉牛肉湯

菜譜功效:改善頭暈+預防便秘

材料:牛腱200克,老薑4片,胡蘿蔔50克,白蘿蔔50克,蔥1根

調味料:米酒1大匙,香油2小匙,鹽半小匙

做法:

1.牛腱切塊,以滾水氽燙後,撈出洗淨備用。

2.香油倒入鍋中,爆香薑片,加牛腱塊拌炒3~5分鐘,再加蘿蔔拌炒1分鐘。

3.加水、米酒和鹽,水火煮30分鐘後撤上蔥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