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如何對抗小兒濕疹


小兒濕疹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病, 不少媽媽對此都感到相當頭痛。 尤其是到了冬季, 這麼乾燥的季節寶寶居然也會得濕疹, 媽媽們更是疑惑不已。 寶寶得了濕疹之後, 不僅需要精心的照顧, 也要找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濕疹, 這樣才能對症治療。

冬季寶寶為什麼會得濕疹?

1、遺傳過敏體質

遺傳的過敏體質是嬰幼兒發生濕疹的主要內在原因。

2、日常飲食成為過敏原

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等食物中的異種蛋白成分, 食品添加劑、防腐劑、保鮮劑, 飲料等可作為過敏原而引起濕疹。

3、生活環境因素刺激

Advertisiment

不光是食物, 生活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氣候變化、室內溫度過高、衣著被褥過暖、過度濕熱或寒冷、以及用肥皂熱水洗浴過勤, 也可刺激發病。

4、新生嬰兒營養不周所致

有些嬰兒, 尤其在新生兒期, 由於母體雌激素通過胎盤傳給胎兒, 以致新生兒皮脂增多, 發生脂溢性濕疹。 過度營養的肥胖兒, 往往會因食欲旺盛、食量過大, 而造成吐奶、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胃腸功能紊亂, 使病情加重。

5、其它常見原因

另外周圍環境中的花粉、塵蟎、動物皮毛或毛織品、甚至出牙、種痘及預防接種等都可引發或加重過敏症狀。

冬季如何預防嬰兒濕疹

首先, 嬰幼兒在1周歲以前, 主要的飲食即為母乳或奶粉, 但因其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全, 不能完全分解母乳或奶粉中的蛋白質,

Advertisiment
無法將蛋白質轉化為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 因而會產生多肽分子量, 導致寶寶過敏。 因此, 一些體制較弱、消化系統不好的寶寶, 特別容易因過敏而發生濕疹。

其次, 如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環境中的灰塵、蟎蟲、甲醛、真菌等都屬於異種蛋白, 會對寶寶產生一定的刺激, 也會增加患濕疹的風險。 冬季氣候寒冷, 室內外溫差較大, 因此流感來襲時, 寶寶容易受到一些病毒細菌的感染, 從而誘發或加重濕疹。

再次, 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屏障, 加上冬季氣候乾燥, 而嬰幼兒的皮膚發育尚不完全, 皮脂分泌少, 因此對皮膚的保護作用相對較弱。 抵抗力較差的寶寶也容易患濕疹。 另外, 給寶寶洗澡過勤,

Advertisiment
或使用清潔力很強的洗浴產品, 也會使寶寶的皮膚乾燥, 增加患濕疹的幾率。 嬰兒濕疹是指發生于嬰兒期的具有濕疹特點皮膚損害。 嬰兒濕疹可包括嬰兒異位性皮炎, 但異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包括嬰兒接觸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爛性嬰兒濕疹;嬰兒異位性皮炎。

寶寶得濕疹後的飲食原則

飲食宜清淡, 宜吃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 如乾酵母、馬鈴薯、雞肉、牛肝、腎臟、香蕉等。 核桃仁、向日葵子、香榧子、小核桃、西瓜子等富含鋅和亞油酸, 也可常吃。 其他尚有茶葉、蘋果、胡蘿蔔、瘦肉、蛋類等也可經常服食。 小兒因牛奶引起濕疹者, 可改吃人乳或豆奶等, 也可將牛奶煮沸幾次以改變其白蛋白的性質而減少其過敏.或改限奶粉。

Advertisiment

藥膳食療法

1.赤豆米仁湯:赤小豆、米仁各30克, 煮熟爛, 加糖適量, 日服2次, 小兒可減量或僅吃湯, 可吃一段時間。

2.綠豆百合湯:綠豆、百合幹各30克煮湯吃, 加糖適量服食, 日服2次, 可吃一段時間。

3.米仁荸薺湯:生米仁5克, 荸薺10枚去皮切片, 加水煮服, 每日1次, 連服10天。

4.鮮地瓜:鮮地瓜60克去皮擠汁, 並將渣搗爛如泥狀, 加醋適量調勻, 敷患處, 汁可飲服, 連用5~7天。

5.龍井茶:龍井茶6克, 沸水泡至50毫升, 加糖少許, 對嬰兒濕疹可每日分次喂服, 連喂1-2周。

6.鮮蘆根汁:鮮蘆根100克擠汁, 日數次喂服, 連喂一周左右, 可治嬰幼兒濕疹。

7.綠豆甘草湯:綠豆60克, 甘草5克煮湯, 吃綠豆及湯, 小兒量減半。

8.赤小豆:赤小豆10克.焙乾研成粉末狀;用雞蛋清一個調之成厚糊狀, 塗於患處。

Advertisiment
若滲液多者, 可加松花粉敷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