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嬰幼兒皮膚護理的常見問題

怎樣從小護理好寶寶的皮膚, 是兒科大夫最常被諮詢到的問題, 媽媽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嬰幼兒的皮膚跟成人皮膚相比, 有很多特點, 護理不當, 有可能適得其反。 到底如何呵護寶寶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經常困擾媽媽們的一些問題。

孩子皮膚還不到護理的時候嗎?

很多家長更加關注的是寶貝不生病, 怎樣吃好、睡好、學得快, 對於皮膚的護理比較疏忽。 再加上很多人會認為小孩兒皮膚好, 還不到護理的時候, 就更加疏忽了。 其實, 孩子的皮膚更要護理得當, 否則不但會影響當下的健康, 還會影響以後的皮膚健康。

Advertisiment

另外, 孩子當突然不用塗好多層了, 但是也得講究方法和技巧, 不過不難。 只要掌握好, 孩子美好的笑臉就會分外可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現在正值冬季, 好多孩子臉上都有兩個紅圈圈, 我們俗稱“紅臉蛋”。 孩子不舒服, 大人看著也不舒服。 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 就是塗抹潤膚劑, 每天洗完臉出門前塗抹潤膚劑, 孩子臉上就會光滑好看。 孩子皮膚並不是成人的縮小版, 瞭解孩子皮膚比成人更細緻、嬌嫩。

首先我們看新生兒的皮膚。 新生兒是胎兒向嬰兒的過渡期, 也是從子宮內水環境逐漸適應子宮外含氧環境的轉變過程。 對嬰兒來說, 水是最柔軟的環境。 胎寶寶在子宮裡, 被羊水中包圍著, 是很舒服的, 溫暖、柔軟、濕潤。

Advertisiment
胎寶寶的皮膚外面有一層胎脂, 保護著寶寶的皮膚不會在水裡被泡壞。 而一旦出生, 那胎兒馬上就暴露在空氣中, 而皮膚是最先接觸到子宮內外環境變化的, 也是保護嬰兒的最重要屏障。

皮膚不光要接受溫度的改變, 還要對付空氣中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環境的變化。 嬰兒皮膚要面臨的外環境跟成人是一樣的, 但是稚嫩的皮膚卻還沒有發育完全, 不像成人皮膚那樣強大。

寶寶的皮膚具體都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外觀上可以看到, 新生兒的皮膚有皮脂樣, 如果是早產兒, 皮膚更薄, 血管更靠近皮表, 呈透明的凝膠狀且顏色紅潤。 新生兒的皮膚厚度較成人薄, 成人皮膚平均厚度為2.1毫米, 足月新生兒為1.2毫米, 而早產兒僅為0.9毫米,

Advertisiment
更需要小心呵護。 新生兒黑素細胞數量雖與成人相似, 但功能尚不完善, 更容易曬傷。 此外, 成人皮膚總面積約為1.5平方米, 新生兒約為0.21平方米, 所以新生兒體表面積與體重的比值增加, 高達成人比值的5倍, 這樣, 新生兒單位面積吸收率較成人明顯升高。

足月新生兒出生時皮膚表面PH值呈鹼性, 大雨6.0, 隨後96小時內降至5.0, 與兒童期和成人期近似。 皮脂分泌量在出生後第一周與成人水準一致, 之後逐漸下降, 在6個月時達到最低分泌量, 並持續至青春期前。 足月新生兒具備排汗能力, 分泌量隨溫度、壓力、濕度等變化而變化, 但是其神經調節功能上不完善, 無法適應極端溫度, 通常在2~3歲後逐漸接近成人。

寶寶多大皮膚功能跟成人差不多呢?

以往認為皮膚屏障功能在胎齡34周即可達到成熟水準,

Advertisiment
研究顯示, 皮膚屏障功能的完善一直持續到出生後12個月。 而表皮細胞、細胞間連接以及基底膜帶至1歲時才能發育成熟。 表皮中黑素細胞功能出生後6個月逐漸完善。 此外, 毛髮、指甲也都是皮膚的一部分, 他們完善成熟時間段也不盡相同。 我們剛才所講的差異只是一小部分, 其實還有很多細節。 我挑主要的科普給大家, 是希望大家明確一個概念:兒童的皮膚不是成人的微縮, 不僅僅只是肉眼看上去更為嬌嫩那麼簡單, 孩子的皮膚需要從小細心呵護。

寶寶的皮膚洗不能過度, 護不能不足

皮膚護理都包含清潔和保護兩方面內容, 其一是皮膚清潔沐浴,

Advertisiment
這是為了保持皮膚健康狀態的重要方法。 其二是皮膚屏障功能和內穩態屬性維護。 這個說法不太好理解吧, 其實, 說白了, 就是皮膚保濕護理。 這兩者必須達到平衡才能實現皮膚健康的最終目的。 就是我們所說的“洗不能過度, 護不能不足”。

我們先從新生兒和早產兒開始。 一般我們在醫院生下寶寶, 在產房裡, 孩子就會被沖洗乾淨了。 住醫院的每一天, 孩子都會被抱走進行沐浴清潔。 洗澡時新生兒出生後接觸的第一件事, 所以我們先說說洗澡這個問題。 初生兒洗澡時保暖很重要。 一般室溫應維持在26到28攝氏度, 水溫應達到38到40攝氏度, 可以用手腕內側測試水溫, 不涼不熱、感覺適宜的溫度就差不多是38到40攝氏度的水溫了。 洗澡的方式,我們建議盆浴。浴盆內的水量要沒過肩部,依次清潔面部、頭部、軀幹,最後清晰雙側腹股溝,就是大腿根部。注意,清洗軀幹的時候要避開臍帶,男寶寶要注意清潔陰囊下方。

另外,潤膚劑可用於減輕或者治療皮膚乾燥、脫屑、乾裂甚至皸裂的狀況。對於新生兒來說,每12個小時要塗抹一次,或者按需使用。使用時,輕柔地塗抹於全身,避免用力摩擦一面損傷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皮膚。

尤其是洗完澡之後,一定要塗潤膚劑。我們建議孩子12歲之前,要每天都用。不能只塗小臉蛋,要全身塗抹,尤其是四肢伸側。為什麼要塗潤膚劑呢?就是因為清潔洗澡時,皮膚表面起保護作用的脂膜被洗掉了,前面講了,孩子的汗腺和皮脂腺還沒有發育好,不能及時保持皮膚表面的平衡,這時我們就需要及時補充潤膚劑,幫助皮膚恢復屏障保護功能。你可能會問,那就不洗唄。不洗當然也不行,因為空氣啊、環境啊,會髒,所以是不得不洗的。不洗皮膚也不會健康。

什麼樣的潤膚劑才放心給寶寶用呢?

跟皮脂越接近的潤膚劑就越好。首要條件是PH值在5.5~6.5之間,要跟皮膚的PH值近似。選擇品牌時儘量選擇大廠家和存在時間長的品牌,比較保險。另外,每個地區氣候條件不同,不可能一種產品適合所有的寶寶,給孩子少量塗抹,多試試,也是選擇的一個辦法。

新生兒的肚臍護理有需要注意的嗎?

新生兒臍帶要保持清潔、乾燥,採用自然乾燥法來護理,局部不要使用外用製劑,塗潤膚劑的時候要避開肚臍。主要注意四點吧,首先處理肚臍斷端前要清洗雙手;其次,清洗臍部後,要使用吸水紗布徹底乾燥斷端,暴露在空氣中或者用乾淨的棉布松松地蓋住;第三,注意將尿布反折在臍部以下,以避免尿便污染,如果發現臍帶斷端污染了尿便等汙物,應立即用清水徹底清洗;第四,避免局部常規使用抗微生物製劑。

科學呵護寶寶的小屁屁

兒童還有一個特殊的皮膚護理區,就是可愛的小屁屁。市面上只有帶尿不濕的孩子有這個部位特殊的皮膚護理產品:護臀霜。可見這方面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把小屁屁這個區域稱作尿布區。確實,尿布區皮膚因為獨特的解剖部位而具有不同于非尿布區皮膚的屏障功能特點。首先,尿布區因為使用尿布而使環境封閉,尿液殘留導致皮膚含水量過高,造成局部皮膚超市浸漬並在尿布摩擦刺激下出現機械損傷,從而引起皮膚屏障功能下降。其次,尿布區皮膚表面殘留的糞便中含有尿素酶,翠花分解尿素生成氨氣,連同特殊的封包環境,可使皮膚PH值升高呈鹼性;同時,鹼性環境又可啟動糞便中的蛋白酶、脂肪酶以及尿素酶的活性,催化生成許多刺激物,進一步滲透並刺激屏障功能受損的尿布區皮膚,從而出現尿布皮炎症狀。再次,尿布區皮膚表面菌群不同於其他部位皮膚,最常見的是白色念珠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並經常可見各種腸道菌群;在溫暖潮濕的鹼性環境下,細菌增值迅速,容易在已經受損的皮膚出現繼發感染,加重皮炎症狀。

寶寶尿布皮炎是怎麼回事?

尿布皮炎是嬰幼兒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幾乎所有2歲以下嬰幼兒在某一時間均會發生輕重不一的尿布皮炎,與性別無關。尿布皮炎發生時,在臀部、肛周、生☆禁☆殖☆禁☆器、大腿內側等突起部位出現肉眼可見的紅斑,孩子會很難受,不僅會哭鬧還會影響進食和睡眠,甚至減少排尿和排便次數。

怎樣保護好小屁屁?首先,及時更換尿布可減少局部尿液和封包環境導致的皮膚含水量過多問題。新生兒24小時排尿20次以上,1歲嬰兒一天排尿約7此,因此小嬰兒至少要每2小時換一次尿片。較大嬰兒可沒3、4小時更換尿不濕。注意:每次排尿排便後都要更換!儘量多的將皮膚暴露在空氣中通風,減少與尿布表面纖維的接觸時間。其次,尿布區皮膚清潔很重要,尤其是排便後要及時清除殘留的尿便。每次小便後要用37攝氏度的溫水清洗,用毛巾拍幹或不是擦乾。每次大便後要用中性或者弱鹼性液態清潔劑清除脂溶性殘餘物,之後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並拍幹。也可用不含酒精、香料並添加了保濕成分的弱酸性濕紙巾清潔尿布區,能更好地保護皮膚屏障功能。再次,每次清洗後或更換尿不濕後,局部應用含有氧化鋅或者凡士林的護膚潤膚劑,使皮膚表面形成脂質膜,保護皮膚減少摩擦、隔離尿便、預防尿布皮炎。稠厚的軟膏或者糊劑、稀薄的乳劑或者霜劑和油劑都是比較好的選擇。不建議使用粉劑,因為可能會造成小嬰兒的誤吸。

寶寶尿布選擇上有什麼建議?

尿布要選擇吸收性好、不易滲漏的。好的尿布可以快速大量吸收尿液,從而保持表面乾爽,減少尿液與皮膚接觸時間。還要兼顧質感柔軟、輕薄透氣的特點。最後要注意尺寸合適,避免過大發生滲漏,過小增加皮膚摩擦。現在好多優質的尿褲會在表面添加潤膚成分,起到潤滑和滋潤皮膚的作用。

另外,很多家庭認為棉布自然、透氣。但是棉布吸水性差、需要頻繁更換,不僅清洗量大而且稍不注意就會發生皮膚浸漬,消毒不徹底還會繼發感染。一項在國內5個內陸城市進行的傳統尿布使用情況調查顯示,隨訪的694個全部使用棉尿布的3~9月齡小嬰兒中,尿布皮炎發生率超過50%,尤其是肛周可達70.6%。所以使用哪種尿布並非重點,重要的是看護人的保護的意識、謹慎的態度和科學的做法。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淋浴比較合適呢?

當嬰幼兒可以獨立站立行走後,就可以開始淋浴了。再說說洗澡的頻率。1歲以內的小嬰兒不必每天洗澡,在會爬之前,以每週2此為宜,最多隔日一次。當嬰幼兒活動量增加,季節和環境變化時,如夏季高溫天氣等,可以適當增加洗澡頻率。

寶寶要選擇溫和的液體沐浴液,尤其是添加了保濕成分的弱酸性或者中性沐浴液,用雙手直接將適量沐浴液塗抹到皮膚表面,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沖洗要徹底,但要避免用力摩擦皮膚。洗髮香波是針對頭皮和否發清潔的液體清潔劑,大多含有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因為清潔區域靠近眼部,所以要注意選用眼部刺激指數小、PH值接近淚液的品種。洗髮香波不建議用於新生兒或者小嬰兒,因為香波的清潔力比沐浴液更強,可以直接用清潔身體的沐浴液洗頭。較大的嬰幼兒才可以選擇上述溫和刺激小的洗髮香波。

潤膚劑最好在洗澡後5分鐘內使用,因為濕潤皮膚上塗抹潤膚劑效果更好。

寶寶6個月以後可以用防曬產品?

嬰幼兒黑素細胞生成黑素小體和合成黑素的功能還不成熟,簡言之就是皮膚對紫外線的抵禦能力較弱,容易發生皮膚曬傷、曬黑甚至光老化。因此,防曬時嬰幼兒皮膚護理常規中重要的一環。

剛滿月的小嬰兒用防曬霜有點早。防曬產品對皮膚還有有一定的刺激性,皮膚負擔會加重。所以,6個月以後的寶寶才可以規律地使用針對嬰幼兒皮膚特質設計的防曬劑。這類防曬劑應具有高保護性、高安全性、低刺激性等特點。

另外,儘量避免每日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之間外出。外出時應戴帽子、打傘進行物理遮蓋,穿淺色棉布衣服以減少紫外線吸收。

洗澡的方式,我們建議盆浴。浴盆內的水量要沒過肩部,依次清潔面部、頭部、軀幹,最後清晰雙側腹股溝,就是大腿根部。注意,清洗軀幹的時候要避開臍帶,男寶寶要注意清潔陰囊下方。

另外,潤膚劑可用於減輕或者治療皮膚乾燥、脫屑、乾裂甚至皸裂的狀況。對於新生兒來說,每12個小時要塗抹一次,或者按需使用。使用時,輕柔地塗抹於全身,避免用力摩擦一面損傷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皮膚。

尤其是洗完澡之後,一定要塗潤膚劑。我們建議孩子12歲之前,要每天都用。不能只塗小臉蛋,要全身塗抹,尤其是四肢伸側。為什麼要塗潤膚劑呢?就是因為清潔洗澡時,皮膚表面起保護作用的脂膜被洗掉了,前面講了,孩子的汗腺和皮脂腺還沒有發育好,不能及時保持皮膚表面的平衡,這時我們就需要及時補充潤膚劑,幫助皮膚恢復屏障保護功能。你可能會問,那就不洗唄。不洗當然也不行,因為空氣啊、環境啊,會髒,所以是不得不洗的。不洗皮膚也不會健康。

什麼樣的潤膚劑才放心給寶寶用呢?

跟皮脂越接近的潤膚劑就越好。首要條件是PH值在5.5~6.5之間,要跟皮膚的PH值近似。選擇品牌時儘量選擇大廠家和存在時間長的品牌,比較保險。另外,每個地區氣候條件不同,不可能一種產品適合所有的寶寶,給孩子少量塗抹,多試試,也是選擇的一個辦法。

新生兒的肚臍護理有需要注意的嗎?

新生兒臍帶要保持清潔、乾燥,採用自然乾燥法來護理,局部不要使用外用製劑,塗潤膚劑的時候要避開肚臍。主要注意四點吧,首先處理肚臍斷端前要清洗雙手;其次,清洗臍部後,要使用吸水紗布徹底乾燥斷端,暴露在空氣中或者用乾淨的棉布松松地蓋住;第三,注意將尿布反折在臍部以下,以避免尿便污染,如果發現臍帶斷端污染了尿便等汙物,應立即用清水徹底清洗;第四,避免局部常規使用抗微生物製劑。

科學呵護寶寶的小屁屁

兒童還有一個特殊的皮膚護理區,就是可愛的小屁屁。市面上只有帶尿不濕的孩子有這個部位特殊的皮膚護理產品:護臀霜。可見這方面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把小屁屁這個區域稱作尿布區。確實,尿布區皮膚因為獨特的解剖部位而具有不同于非尿布區皮膚的屏障功能特點。首先,尿布區因為使用尿布而使環境封閉,尿液殘留導致皮膚含水量過高,造成局部皮膚超市浸漬並在尿布摩擦刺激下出現機械損傷,從而引起皮膚屏障功能下降。其次,尿布區皮膚表面殘留的糞便中含有尿素酶,翠花分解尿素生成氨氣,連同特殊的封包環境,可使皮膚PH值升高呈鹼性;同時,鹼性環境又可啟動糞便中的蛋白酶、脂肪酶以及尿素酶的活性,催化生成許多刺激物,進一步滲透並刺激屏障功能受損的尿布區皮膚,從而出現尿布皮炎症狀。再次,尿布區皮膚表面菌群不同於其他部位皮膚,最常見的是白色念珠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並經常可見各種腸道菌群;在溫暖潮濕的鹼性環境下,細菌增值迅速,容易在已經受損的皮膚出現繼發感染,加重皮炎症狀。

寶寶尿布皮炎是怎麼回事?

尿布皮炎是嬰幼兒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幾乎所有2歲以下嬰幼兒在某一時間均會發生輕重不一的尿布皮炎,與性別無關。尿布皮炎發生時,在臀部、肛周、生☆禁☆殖☆禁☆器、大腿內側等突起部位出現肉眼可見的紅斑,孩子會很難受,不僅會哭鬧還會影響進食和睡眠,甚至減少排尿和排便次數。

怎樣保護好小屁屁?首先,及時更換尿布可減少局部尿液和封包環境導致的皮膚含水量過多問題。新生兒24小時排尿20次以上,1歲嬰兒一天排尿約7此,因此小嬰兒至少要每2小時換一次尿片。較大嬰兒可沒3、4小時更換尿不濕。注意:每次排尿排便後都要更換!儘量多的將皮膚暴露在空氣中通風,減少與尿布表面纖維的接觸時間。其次,尿布區皮膚清潔很重要,尤其是排便後要及時清除殘留的尿便。每次小便後要用37攝氏度的溫水清洗,用毛巾拍幹或不是擦乾。每次大便後要用中性或者弱鹼性液態清潔劑清除脂溶性殘餘物,之後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並拍幹。也可用不含酒精、香料並添加了保濕成分的弱酸性濕紙巾清潔尿布區,能更好地保護皮膚屏障功能。再次,每次清洗後或更換尿不濕後,局部應用含有氧化鋅或者凡士林的護膚潤膚劑,使皮膚表面形成脂質膜,保護皮膚減少摩擦、隔離尿便、預防尿布皮炎。稠厚的軟膏或者糊劑、稀薄的乳劑或者霜劑和油劑都是比較好的選擇。不建議使用粉劑,因為可能會造成小嬰兒的誤吸。

寶寶尿布選擇上有什麼建議?

尿布要選擇吸收性好、不易滲漏的。好的尿布可以快速大量吸收尿液,從而保持表面乾爽,減少尿液與皮膚接觸時間。還要兼顧質感柔軟、輕薄透氣的特點。最後要注意尺寸合適,避免過大發生滲漏,過小增加皮膚摩擦。現在好多優質的尿褲會在表面添加潤膚成分,起到潤滑和滋潤皮膚的作用。

另外,很多家庭認為棉布自然、透氣。但是棉布吸水性差、需要頻繁更換,不僅清洗量大而且稍不注意就會發生皮膚浸漬,消毒不徹底還會繼發感染。一項在國內5個內陸城市進行的傳統尿布使用情況調查顯示,隨訪的694個全部使用棉尿布的3~9月齡小嬰兒中,尿布皮炎發生率超過50%,尤其是肛周可達70.6%。所以使用哪種尿布並非重點,重要的是看護人的保護的意識、謹慎的態度和科學的做法。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淋浴比較合適呢?

當嬰幼兒可以獨立站立行走後,就可以開始淋浴了。再說說洗澡的頻率。1歲以內的小嬰兒不必每天洗澡,在會爬之前,以每週2此為宜,最多隔日一次。當嬰幼兒活動量增加,季節和環境變化時,如夏季高溫天氣等,可以適當增加洗澡頻率。

寶寶要選擇溫和的液體沐浴液,尤其是添加了保濕成分的弱酸性或者中性沐浴液,用雙手直接將適量沐浴液塗抹到皮膚表面,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沖洗要徹底,但要避免用力摩擦皮膚。洗髮香波是針對頭皮和否發清潔的液體清潔劑,大多含有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因為清潔區域靠近眼部,所以要注意選用眼部刺激指數小、PH值接近淚液的品種。洗髮香波不建議用於新生兒或者小嬰兒,因為香波的清潔力比沐浴液更強,可以直接用清潔身體的沐浴液洗頭。較大的嬰幼兒才可以選擇上述溫和刺激小的洗髮香波。

潤膚劑最好在洗澡後5分鐘內使用,因為濕潤皮膚上塗抹潤膚劑效果更好。

寶寶6個月以後可以用防曬產品?

嬰幼兒黑素細胞生成黑素小體和合成黑素的功能還不成熟,簡言之就是皮膚對紫外線的抵禦能力較弱,容易發生皮膚曬傷、曬黑甚至光老化。因此,防曬時嬰幼兒皮膚護理常規中重要的一環。

剛滿月的小嬰兒用防曬霜有點早。防曬產品對皮膚還有有一定的刺激性,皮膚負擔會加重。所以,6個月以後的寶寶才可以規律地使用針對嬰幼兒皮膚特質設計的防曬劑。這類防曬劑應具有高保護性、高安全性、低刺激性等特點。

另外,儘量避免每日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之間外出。外出時應戴帽子、打傘進行物理遮蓋,穿淺色棉布衣服以減少紫外線吸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