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寶貝呼吸道疾病的應對手冊

冬季, 天氣漸漸寒冷, 對於抵抗力較弱的孩子, 家長稍照顧不周, 極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冬季呼吸道感染發病率最高。 孩子發生呼吸道感染不僅影響健康發育, 而且會引發不少併發症, 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為何兒童更易患呼吸道疾病?

兒童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點:一, 兒童的鼻子的粘膜比較嬌嫩, 容易充血, 鼻孔的毛比較少, 所以抵禦病源的能力比較差。 二, 兒童的喉部比較狹窄, 喉部是一個漏斗型的, 一感染就容易呼吸困難。 三, 兒童下呼吸道腺體發育比較發達, 容易堵塞;四, 兒童咽部比較寬, 咽部的感染容易到中耳。

Advertisiment
此外, 兒童呼吸道還在生長發育過程當中, 再加上免疫力比較差, 所以兒童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並且感染後容易出現鼻塞、流鼻涕、聲音嘶啞、哮喘、肺炎等等。

保護孩子呼吸道的8個要點

要點1 創造良好的室內環境

初冬, 室溫控制在18℃~22℃, 相對濕度在45%~55%為宜。 大人不要在室內吸煙, 以免污染空氣, 傷害孩子呼吸道。 淨化室內空氣, 因為人體呼吸道是空氣必經場所, 空氣污濁最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 因此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定時開窗通風, 保持空氣流通。 陽光充足時, 盡可能地讓陽光射進室內, 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 也可用食醋薰蒸房間消毒。

要點2 注意保暖

寶寶冬季保暖“偏方”大放送

小寶寶的冬季保暖全攻略

Advertisiment

要點3 經常洗手

手是傳播多種疾病的媒介, 髒手上面的感冒病毒能存活70個小時, 而在乾淨的手上則不易存活。 所以, 在外出前可用涼水給孩子洗臉, 增強對戶外氣候的適應能力。 外出回來必須洗手, 手是傳播多種疾病的媒介, 飯前便後、平時玩耍後也要用流動的水洗淨雙手。

要點4 戶外常鍛煉

家長常帶孩子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鍛煉項目, 如散步、慢跑、踢球、做操、遊戲、騎小自行車等。 父母可以利用晚飯後的時間, 帶孩子到室外散步, 也可以利用假日帶孩子去植物園、動物園。 當然, 最方便的是在家裡和孩子一起做親子操。 平時不要穿得過多, 孩子活動量較大, 出汗、受涼後易引起感冒。

冬季寶寶動手動腳勝似補藥

Advertisiment

要點5 避免接觸傳染源

家長不要帶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氣污濁的酒樓茶館、超市等公共場所玩耍, 尤其是不要帶孩子到患有感冒及其他傳染病的人家串門, 更莫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去醫院探望病人, 以防傳染得病。

要點6 預防接種

接種流感疫苗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降低流感發病率。 接種後保護期大約為6~12個月, 對體質弱的孩子較適用。

解讀國產與進口流感疫苗的區別

要點7 均衡合理的營養

要培養孩子按時進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飯菜要葷素搭配, 粗細糧混吃, 甜咸適中。 由於孩子代謝旺盛, 要注意攝入優質蛋白質, 多吃些蛋類、瘦肉、魚類和乳類製品。 還要給孩子補充富含維生素A、B及C的食物, 如動物肝臟、蛋黃、胡蘿蔔、青菜、五穀雜糧等,

Advertisiment
有利於增強呼吸道抗感染的本領。 還需攝入含有足量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如青菜、小白菜、青椒、番茄、胡蘿蔔、莧菜、捲心菜、花菜、芝麻、黑木耳、銀耳、蘑菇、香菇等。

兒童冬季食品“龍虎榜”

要點8 多喝白開水

常讓孩子喝白開水, 尤其是25℃左右的新鮮涼開水, 表面張力、密度、黏滯度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其生物活性和細胞內水分子活性近似, 最易透過細胞膜發揮作用, 加快代謝, 促使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 並能增加體內血紅蛋白含量, 提高機體免疫力。

要點9 保證好睡眠

孩子體內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是在夜間10點熟睡時, 冬季最好在晚9點前入睡, 若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規律可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少,

Advertisiment
既影響健康發育, 又會使抵抗力下降。 因此, 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 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讓孩子夜夜睡個好覺, 可說是抵禦呼吸道感染的良方。

寶貝冬藏, 如何藏?

感冒是孩子常得的兒童疾病之一, 有的孩子感冒, 往往是好不容易治好了,可是不久就又犯了。 對於孩子這樣的感冒很讓父母們頭疼,想要徹底的消除感冒就應先查出病因, 在此育兒專家指導我們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開始查起:

1、查外部誘因

室內通風不良, 室內氧氣相對不足、室內過熱、乾燥等狀況, 都非常容易造成兒童呼吸道黏膜防禦功能下降, 這時病毒或細菌便會乘虛而入, 也就是說, 由於外部環境因素導致兒童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常常容易發生感冒。

冬季寶寶睡覺最好開窗通風

冬季寶寶穿衣要“兩少一多”

此外,白天和夜間溫差相對較大、或當氣溫過低時,倘若兒童的衣服穿得過少,加之缺乏戶外鍛煉,孩子的機體防禦能力就會減弱,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容易患上感冒。另外,孩子的頭、足部受涼也是導致感冒的主要原因。

2、查是否缺鈣

當孩子餵養不當、熱量攝入過多、輔食添加不當或戶外活動過少、或室內光線不充足時,也會造成兒童缺鈣乃至罹患佝僂病,而佝僂病常常又是兒童肺炎的同夥。據統計,兒童肺炎伴有佝僂病的占38%,兒童易感冒或肺炎屢治不愈常常是佝僂病在作祟。缺鈣的孩子應儘量多攝入富含鈣質的食物,如豆製品、魚蝦、海帶、骨頭湯等,必要時可服用鈣片和魚肝油。此外,家長應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曬太陽,這對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孩子秋冬季全方位補鈣法

3、查是否缺鋅

兒童缺鋅常常會引起厭食症,長期厭食又會造成營養攝入不足,導致營養不良,出現貧血,使免疫功能下降,故非常容易發生感冒。為此應提倡母乳餵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肉類、蛤蜊、海帶、核桃、豆製品、花生、蘋果等,必要時可用1%硫酸鋅糖漿口服治療。

入冬適宜寶寶的營養食品

4、查是否缺乏維生素

兒童由於偏食、厭食或餵養不當等原因,常可引起維生素不足,尤其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E不足容易發生感冒。維生素C有抗病毒作用,不足時人體的抗病毒能力會減弱;維生素E不足時,兒童體內中性粒細胞的吞噬、殺菌及趨化作用等機能往往會下降,這也容易發生感冒。凡是維生素缺乏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通過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五穀雜糧來進行補充。

冬天孩子進補勿忘“四戒”

5、查其他原因

如果以上情況都正常的兒童仍然經常感冒,則應考慮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否因為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這時應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免疫功能方面的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考慮使用提高免疫功能的藥物。

增強抵抗力 孩子冬天少患病

教你7招讓寶寶不再反復感冒

寶寶處於免疫功能低下狀態,容易反復呼吸道感染。一到換季,這類寶寶就很容易反復感冒發燒。媽媽擔心寶寶受苦,治療時療程不充分,用藥1~2天后熱一退就停藥。療程不足,致病菌沒有被徹底消除,一旦寶寶受涼、勞累或抵抗力低下時,就又發病了。

第1招:吃好

足夠的營養是保證寶寶生長發育和健康的先決條件。

大力提倡母乳餵養。讓寶寶吃夠母乳,延長斷奶時間至生後第二年。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物質和抗體,能保護寶寶免受多種病毒和細菌感染。

寶寶長到4~6月時逐漸添加輔食。注意寶寶的均衡營養,如牛奶、肉類、蛋類、魚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按時進餐,不挑食、不偏食。

平時給大點的寶寶多吃高蛋白飲食。如牛奶、雞蛋、豬肝及瘦肉末等,特別注意在飲食中多補充鐵劑、鈣劑和維生素a。

第2招:穿暖

寶寶衣著隨季節變化以及活動出汗情況隨時增減。

寒冷季節讓寶寶多穿衣服,摸上去手腳溫暖就行,被蓋比成人稍厚就好。氣候變化時,衣服要勤穿勤脫,不要只加不減,特別是冬季降溫時不要一下穿得過多,一般比你多穿一件就夠。如果寶寶活動時出了汗,要及時用毛巾擦乾;入睡後出汗多的寶寶,最好在前後胸墊上小毛巾防止汗濕內衣。減少出汗、及時擦汗,是防止寶寶受涼的重要措施。

第3招:睡飽

一般說來,嬰兒每天需要睡眠15~16小時,幼兒每天12~14小時,學齡前兒童每天10~12小時。同時為寶寶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以保證睡眠品質。

第4招:免疫接種

按時免疫接種,能有效防治各種小兒傳染病。如果在近期與麻疹、水痘、甲型肝炎等傳染病人密切接觸後,儘早注射一針丙種球蛋白,可以預防發病或減輕症狀。

第5招:體格鍛煉

這是預防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寶寶滿月後應儘早戶外活動,晴天多曬太陽和呼吸新鮮空氣。每天堅持做體操、跑步、跳繩、玩遊戲、溫水浴,戶外活動不少於一小時。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疊被子、掃地、洗碗等。

第6招:居室定時開窗通風

保證空氣新鮮,避免寶寶被動吸煙。在冬春季或傳染病流行季節,儘量不要帶寶寶去公共場所,以免染上疾病。如果家裡有人感冒了,應減少病人與寶寶接觸,室內用醋蒸熏,進行空氣消毒。

第7招:給“複感兒”補充益生菌

前不久,美國學者的一項研究顯示,3~5歲兒童接受每天補充益生菌持續6個月,將有效減少發熱、流涕、咳嗽的發生率和抗生素應用,縮短症狀持續時間及病假休息時間。

益生菌是參與腸內微生態平衡的微生物或物質。國際上常用的活菌製劑有:

乳桿菌——活乳酸桿菌加入牛奶中成為優酪乳。

雙歧桿菌——主要用於調整菌群失調,治療腸道功能紊亂症。

毫無疑問,給“複感兒”補充益生菌將有助於減少感冒次數,即使感冒了也能減輕症狀並縮短病程。

要知道,每個寶寶的感冒症狀輕重表現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6個月以前的小寶寶,即使感冒了,症狀通常也不會很嚴重,體溫也多不會超過38.5℃。最主要的症狀是流涕、鼻塞、打噴嚏。較大的嬰兒全身症狀顯著,起病急,易出現高熱、咳嗽、奶量減少。如果體溫過高可出現高熱驚厥,因此要注意控制體溫。

感冒病程一般3-7天,父母在這期間要對寶寶精心護理,注意觀察。如果症狀逐漸加重,應排除是否有其他疾病或合併了細菌感染。

專家提醒:不必每次都吃感冒藥

感冒症狀比較輕,有時根本不需要吃藥,讓孩子好好休息,保證睡眠,多飲水。

中西結合預防小兒冬季感冒

感冒引發鼻塞

寶寶感冒時,會出現鼻塞,這時寶寶在吃奶、進食和睡眠時都會覺得呼吸困難,因此他會吵鬧不休。這時,媽媽應該在給寶寶進食和餵奶前將他的鼻子清理一下。如果鼻塞嚴重影響寶寶吃奶和睡眠,可在餵奶或睡覺前10分鐘,用棉簽蘸1滴0.5%的麻黃素滴鼻液在寶寶的兩側鼻腔口,以使鼻腔內血管收縮,使鼻腔通暢。

如果沒有鼻涕堵塞,是鼻黏膜充血水腫導致的鼻塞,清理鼻道是沒有效果的,這時應在寶寶的鼻根部熱敷會使他舒服很多。這樣,寶寶就不會那麼煩燥了。

小提醒

給寶寶擤鼻涕應注意:應先用手指按住一側鼻翼,把鼻涕擤出,再換另一側。不要同時擤兩側,以免損傷鼓膜。

寶寶流鼻涕報警多種疾病

寶寶流鼻涕護理方法

感冒導致發熱

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與細菌、支原體感染引起的發熱不同,感冒引起的發熱表現為持續高熱。一般來說,感冒引起的發熱,使用退熱藥效果不是很明顯,所以,退熱要緩慢進行,只要把體溫控制在39℃以下,防止熱驚就可以。感冒引起的發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體溫降下去後可能又會很快回升,所以不能過多依賴藥物。服用退熱藥時一定要注意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口服退熱藥與物理降溫措施交替使用。

感冒引起的發熱到了病程,體溫突然下降,降至正常溫度,疾病也就好轉,而且不易反復。而細菌感染性發熱體溫是逐漸緩慢下降,感染未控制前如果撤掉抗生素,體溫往往出現反彈。

如果感冒發燒持續到了第4天,還沒有下降的趨勢,詢問醫生是否需要服用抗生素。

小提醒

不要過多服用退熱藥:沒有其他病症,嬰兒並不會感覺很難受的。即使有些發燒,精神也不錯,也不耽誤吃奶睡覺,幾天就會好轉。不必過多服用退熱藥。

寶寶不同年齡階段體溫參考值

簡單正確的六種退燒辦法

感冒引發腹瀉

寶寶感冒時,常常伴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這可能是因為病毒侵襲了腸道,或是因為感冒時消化功能降低了。所以,寶寶感冒時,如果不想吃奶或進食,不要硬逼著寶寶吃,否則會增加寶寶的腸道負擔,導致消化不良,使其腹脹、腹瀉。寶寶腹瀉時,千萬不要給寶寶濫用抗生素。

這時,應該給寶寶進行飲食調理,如適當延長喂哺間隔的時間、適當減少喂哺劑量、改變飲食方法(如稀釋奶液、喂哺米湯、把米粉炒至焦黃再吃,把鮮奶多煮沸幾次,棄去奶皮等)。

感冒引起咳嗽

感冒引起的咳嗽,一定要先把感冒治好了,咳嗽也就會減輕。感冒好了,寶寶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咳嗽。如果為此不敢停藥,或一直使用抗生素,對寶寶來說是非常有害的,這時如果沒有其他疾病,一定要下決心把藥停掉。

寶寶咳嗽並不像父母想像的那麼嚴重。當寶寶咳嗽時,媽媽總是擔心他是否患了肺炎,其實,發展成肺炎的情況並不多見,好好護理,注意病情變化,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消炎藥對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咳嗽是沒有治療作用的,只能增加抗生素的副作用。應該把重點放在對呼吸道黏膜的保護和對受損傷黏膜的修復上。

如果寶寶感冒後咳嗽一直不好且有嚴重的趨勢,睡覺時出氣很粗,有憋氣的情況,吐出的奶裡,會見到黃色的痰液,這可能就是寶寶合併了細菌感染,應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小兒冬日止咳方法大盤點

寶寶冬季咳嗽中醫辨症食療方

什麼情況下要給寶寶用抗生素?

父母帶患感冒的寶寶去就診時,大多數醫生會給開抗生素,當然這並不代表你的寶寶發生了細菌感染,這很可能是預防性用藥,醫生多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病毒感染後,有可能會繼發細菌感染,於是開具抗生素。於是,有許多父母就以為,寶寶感冒了,就該用抗生素,於是造成抗生素濫用。

除非血液檢查寶寶有細菌感染,否則寶寶一感冒別馬上吃抗生素。

如果感冒發燒持續3天,到了第4天,還沒有下降的趨勢,或是感冒後又出現嚴重的咳嗽、喘息和精神差、食欲不佳的情況時,應該諮詢醫生是否服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的過程中,父母不要自行更換和選擇抗生素,起碼要在寶寶服用3天以後,認為確實對目前的感染菌無效時才能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藥物。濫用抗生素,會使寶寶產生抗藥性,會使抗生素越用越高級,這樣是對寶寶沒有任何好處的。

兒童用哪種抗生素相對安全?

兒童退燒藥如何服用見效快?

孩子怎樣正確服用感冒藥?

最後,還要告訴各位媽媽的是,不要對小寶寶的生病太緊張。即使我們百般精心護理,小孩子也總要生病的,每年3-4次的感冒都是正常的,也是自身免疫系統完善和提高的一個標誌。媽媽的心都是柔軟無比的,寶寶生病時的焦急是人之常情。但我們在盡最大努力去避免可以避免的病痛之外,要學習的,就是用輕鬆一點的心態去對待寶寶的病痛,積極地照顧他、治療他。要知道,寶寶很快就會恢復到從前的健康、活潑、可愛。

冬季寶寶睡覺最好開窗通風

冬季寶寶穿衣要“兩少一多”

此外,白天和夜間溫差相對較大、或當氣溫過低時,倘若兒童的衣服穿得過少,加之缺乏戶外鍛煉,孩子的機體防禦能力就會減弱,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容易患上感冒。另外,孩子的頭、足部受涼也是導致感冒的主要原因。

2、查是否缺鈣

當孩子餵養不當、熱量攝入過多、輔食添加不當或戶外活動過少、或室內光線不充足時,也會造成兒童缺鈣乃至罹患佝僂病,而佝僂病常常又是兒童肺炎的同夥。據統計,兒童肺炎伴有佝僂病的占38%,兒童易感冒或肺炎屢治不愈常常是佝僂病在作祟。缺鈣的孩子應儘量多攝入富含鈣質的食物,如豆製品、魚蝦、海帶、骨頭湯等,必要時可服用鈣片和魚肝油。此外,家長應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曬太陽,這對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孩子秋冬季全方位補鈣法

3、查是否缺鋅

兒童缺鋅常常會引起厭食症,長期厭食又會造成營養攝入不足,導致營養不良,出現貧血,使免疫功能下降,故非常容易發生感冒。為此應提倡母乳餵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肉類、蛤蜊、海帶、核桃、豆製品、花生、蘋果等,必要時可用1%硫酸鋅糖漿口服治療。

入冬適宜寶寶的營養食品

4、查是否缺乏維生素

兒童由於偏食、厭食或餵養不當等原因,常可引起維生素不足,尤其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E不足容易發生感冒。維生素C有抗病毒作用,不足時人體的抗病毒能力會減弱;維生素E不足時,兒童體內中性粒細胞的吞噬、殺菌及趨化作用等機能往往會下降,這也容易發生感冒。凡是維生素缺乏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通過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五穀雜糧來進行補充。

冬天孩子進補勿忘“四戒”

5、查其他原因

如果以上情況都正常的兒童仍然經常感冒,則應考慮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否因為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這時應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免疫功能方面的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考慮使用提高免疫功能的藥物。

增強抵抗力 孩子冬天少患病

教你7招讓寶寶不再反復感冒

寶寶處於免疫功能低下狀態,容易反復呼吸道感染。一到換季,這類寶寶就很容易反復感冒發燒。媽媽擔心寶寶受苦,治療時療程不充分,用藥1~2天后熱一退就停藥。療程不足,致病菌沒有被徹底消除,一旦寶寶受涼、勞累或抵抗力低下時,就又發病了。

第1招:吃好

足夠的營養是保證寶寶生長發育和健康的先決條件。

大力提倡母乳餵養。讓寶寶吃夠母乳,延長斷奶時間至生後第二年。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物質和抗體,能保護寶寶免受多種病毒和細菌感染。

寶寶長到4~6月時逐漸添加輔食。注意寶寶的均衡營養,如牛奶、肉類、蛋類、魚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按時進餐,不挑食、不偏食。

平時給大點的寶寶多吃高蛋白飲食。如牛奶、雞蛋、豬肝及瘦肉末等,特別注意在飲食中多補充鐵劑、鈣劑和維生素a。

第2招:穿暖

寶寶衣著隨季節變化以及活動出汗情況隨時增減。

寒冷季節讓寶寶多穿衣服,摸上去手腳溫暖就行,被蓋比成人稍厚就好。氣候變化時,衣服要勤穿勤脫,不要只加不減,特別是冬季降溫時不要一下穿得過多,一般比你多穿一件就夠。如果寶寶活動時出了汗,要及時用毛巾擦乾;入睡後出汗多的寶寶,最好在前後胸墊上小毛巾防止汗濕內衣。減少出汗、及時擦汗,是防止寶寶受涼的重要措施。

第3招:睡飽

一般說來,嬰兒每天需要睡眠15~16小時,幼兒每天12~14小時,學齡前兒童每天10~12小時。同時為寶寶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以保證睡眠品質。

第4招:免疫接種

按時免疫接種,能有效防治各種小兒傳染病。如果在近期與麻疹、水痘、甲型肝炎等傳染病人密切接觸後,儘早注射一針丙種球蛋白,可以預防發病或減輕症狀。

第5招:體格鍛煉

這是預防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寶寶滿月後應儘早戶外活動,晴天多曬太陽和呼吸新鮮空氣。每天堅持做體操、跑步、跳繩、玩遊戲、溫水浴,戶外活動不少於一小時。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疊被子、掃地、洗碗等。

第6招:居室定時開窗通風

保證空氣新鮮,避免寶寶被動吸煙。在冬春季或傳染病流行季節,儘量不要帶寶寶去公共場所,以免染上疾病。如果家裡有人感冒了,應減少病人與寶寶接觸,室內用醋蒸熏,進行空氣消毒。

第7招:給“複感兒”補充益生菌

前不久,美國學者的一項研究顯示,3~5歲兒童接受每天補充益生菌持續6個月,將有效減少發熱、流涕、咳嗽的發生率和抗生素應用,縮短症狀持續時間及病假休息時間。

益生菌是參與腸內微生態平衡的微生物或物質。國際上常用的活菌製劑有:

乳桿菌——活乳酸桿菌加入牛奶中成為優酪乳。

雙歧桿菌——主要用於調整菌群失調,治療腸道功能紊亂症。

毫無疑問,給“複感兒”補充益生菌將有助於減少感冒次數,即使感冒了也能減輕症狀並縮短病程。

要知道,每個寶寶的感冒症狀輕重表現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6個月以前的小寶寶,即使感冒了,症狀通常也不會很嚴重,體溫也多不會超過38.5℃。最主要的症狀是流涕、鼻塞、打噴嚏。較大的嬰兒全身症狀顯著,起病急,易出現高熱、咳嗽、奶量減少。如果體溫過高可出現高熱驚厥,因此要注意控制體溫。

感冒病程一般3-7天,父母在這期間要對寶寶精心護理,注意觀察。如果症狀逐漸加重,應排除是否有其他疾病或合併了細菌感染。

專家提醒:不必每次都吃感冒藥

感冒症狀比較輕,有時根本不需要吃藥,讓孩子好好休息,保證睡眠,多飲水。

中西結合預防小兒冬季感冒

感冒引發鼻塞

寶寶感冒時,會出現鼻塞,這時寶寶在吃奶、進食和睡眠時都會覺得呼吸困難,因此他會吵鬧不休。這時,媽媽應該在給寶寶進食和餵奶前將他的鼻子清理一下。如果鼻塞嚴重影響寶寶吃奶和睡眠,可在餵奶或睡覺前10分鐘,用棉簽蘸1滴0.5%的麻黃素滴鼻液在寶寶的兩側鼻腔口,以使鼻腔內血管收縮,使鼻腔通暢。

如果沒有鼻涕堵塞,是鼻黏膜充血水腫導致的鼻塞,清理鼻道是沒有效果的,這時應在寶寶的鼻根部熱敷會使他舒服很多。這樣,寶寶就不會那麼煩燥了。

小提醒

給寶寶擤鼻涕應注意:應先用手指按住一側鼻翼,把鼻涕擤出,再換另一側。不要同時擤兩側,以免損傷鼓膜。

寶寶流鼻涕報警多種疾病

寶寶流鼻涕護理方法

感冒導致發熱

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與細菌、支原體感染引起的發熱不同,感冒引起的發熱表現為持續高熱。一般來說,感冒引起的發熱,使用退熱藥效果不是很明顯,所以,退熱要緩慢進行,只要把體溫控制在39℃以下,防止熱驚就可以。感冒引起的發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體溫降下去後可能又會很快回升,所以不能過多依賴藥物。服用退熱藥時一定要注意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口服退熱藥與物理降溫措施交替使用。

感冒引起的發熱到了病程,體溫突然下降,降至正常溫度,疾病也就好轉,而且不易反復。而細菌感染性發熱體溫是逐漸緩慢下降,感染未控制前如果撤掉抗生素,體溫往往出現反彈。

如果感冒發燒持續到了第4天,還沒有下降的趨勢,詢問醫生是否需要服用抗生素。

小提醒

不要過多服用退熱藥:沒有其他病症,嬰兒並不會感覺很難受的。即使有些發燒,精神也不錯,也不耽誤吃奶睡覺,幾天就會好轉。不必過多服用退熱藥。

寶寶不同年齡階段體溫參考值

簡單正確的六種退燒辦法

感冒引發腹瀉

寶寶感冒時,常常伴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這可能是因為病毒侵襲了腸道,或是因為感冒時消化功能降低了。所以,寶寶感冒時,如果不想吃奶或進食,不要硬逼著寶寶吃,否則會增加寶寶的腸道負擔,導致消化不良,使其腹脹、腹瀉。寶寶腹瀉時,千萬不要給寶寶濫用抗生素。

這時,應該給寶寶進行飲食調理,如適當延長喂哺間隔的時間、適當減少喂哺劑量、改變飲食方法(如稀釋奶液、喂哺米湯、把米粉炒至焦黃再吃,把鮮奶多煮沸幾次,棄去奶皮等)。

感冒引起咳嗽

感冒引起的咳嗽,一定要先把感冒治好了,咳嗽也就會減輕。感冒好了,寶寶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咳嗽。如果為此不敢停藥,或一直使用抗生素,對寶寶來說是非常有害的,這時如果沒有其他疾病,一定要下決心把藥停掉。

寶寶咳嗽並不像父母想像的那麼嚴重。當寶寶咳嗽時,媽媽總是擔心他是否患了肺炎,其實,發展成肺炎的情況並不多見,好好護理,注意病情變化,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消炎藥對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咳嗽是沒有治療作用的,只能增加抗生素的副作用。應該把重點放在對呼吸道黏膜的保護和對受損傷黏膜的修復上。

如果寶寶感冒後咳嗽一直不好且有嚴重的趨勢,睡覺時出氣很粗,有憋氣的情況,吐出的奶裡,會見到黃色的痰液,這可能就是寶寶合併了細菌感染,應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小兒冬日止咳方法大盤點

寶寶冬季咳嗽中醫辨症食療方

什麼情況下要給寶寶用抗生素?

父母帶患感冒的寶寶去就診時,大多數醫生會給開抗生素,當然這並不代表你的寶寶發生了細菌感染,這很可能是預防性用藥,醫生多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病毒感染後,有可能會繼發細菌感染,於是開具抗生素。於是,有許多父母就以為,寶寶感冒了,就該用抗生素,於是造成抗生素濫用。

除非血液檢查寶寶有細菌感染,否則寶寶一感冒別馬上吃抗生素。

如果感冒發燒持續3天,到了第4天,還沒有下降的趨勢,或是感冒後又出現嚴重的咳嗽、喘息和精神差、食欲不佳的情況時,應該諮詢醫生是否服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的過程中,父母不要自行更換和選擇抗生素,起碼要在寶寶服用3天以後,認為確實對目前的感染菌無效時才能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藥物。濫用抗生素,會使寶寶產生抗藥性,會使抗生素越用越高級,這樣是對寶寶沒有任何好處的。

兒童用哪種抗生素相對安全?

兒童退燒藥如何服用見效快?

孩子怎樣正確服用感冒藥?

最後,還要告訴各位媽媽的是,不要對小寶寶的生病太緊張。即使我們百般精心護理,小孩子也總要生病的,每年3-4次的感冒都是正常的,也是自身免疫系統完善和提高的一個標誌。媽媽的心都是柔軟無比的,寶寶生病時的焦急是人之常情。但我們在盡最大努力去避免可以避免的病痛之外,要學習的,就是用輕鬆一點的心態去對待寶寶的病痛,積極地照顧他、治療他。要知道,寶寶很快就會恢復到從前的健康、活潑、可愛。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小兒呼吸道疾病的症狀有哪些

    小兒呼吸道疾病比成人病發率更高,是一種反復發作的過敏性疾病,引起的原因也有很多。一般表現為咳嗽、有痰、呼吸急促、喘鳴等。要找到發病源,若能對哮喘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首先家長應仔細查找引起哮喘發作的過...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現在是深秋了,天氣逐漸轉冷而且比較乾燥,寶寶的呼吸道很容易感染。預防小兒呼吸道疾病的話要注意室內通風透氣,有吸煙習慣的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在室內吸煙。注意寶寶營養的均衡,多吃新鮮的果蔬還有牛奶。多帶寶寶...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呼吸道疾病的原因

    小兒的抵抗力比較弱,很容就會感染細菌,如果帶寶寶多人群密集的地區,容易感染細菌,引起呼吸道疾病;室內通風差,空氣對流不好的話也會引發呼吸道疾病;現在天氣轉涼,將乾燥的冷空氣吸入呼吸道的話,會使粘膜血...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出現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你好,通常是因為受到風寒,肺失宣降,或者是因為溫熱犯肺,化火傷津,還可以是因為痰飲鬱結,阻塞氣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正氣不足,邪氣內陷,導致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比較多,所以要對症治療。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呼吸道疾病的家庭護理方法

    小孩呼吸道疾病很多是源於感冒引起的,而孩子感冒發燒主要是源於身體抵抗力低。可以給孩子喝點牛初乳、益生元等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如果患有呼吸道疾病最好是看中醫,因為中醫調理脾胃還是中醫好一點。採取飲食調整...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