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對付寶寶凍瘡的錦囊妙計

對付寶寶凍瘡的錦囊妙計

在寒冷的冬天, 寶寶如果在室外活動時間過久, 或保暖措施不到位, 很容易引發凍瘡。 凍瘡雖然不是大病, 但是卻讓小寶寶又痛又癢吃盡苦頭, 媽媽們應該怎樣呵護小寶寶, 讓寶寶遠離凍瘡呢?

為什麼寶寶更容易得凍瘡?

當身體較長時間處於低溫和潮濕刺激時, 就會使體表的血管發生痙攣, 血液流量因此減少, 這樣會造成組織其缺血缺氧, 細胞受到損傷, 尤其是肢體遠端血液迴圈較差的部位, 如手指、腳趾。

氣候因素:寒冷的氣候, 包括空氣的濕度、流速以及天氣驟變等。

Advertisiment
潮濕和風速都可加速身體的散熱。

全身因素:寶寶的體表面積與公斤體重之比相對成年人來講較大, 這決定了寶寶皮膚散熱快、耗熱多。 同時, 寶寶皮膚的血管系統相當發達, 特別是顏面、雙手部位的血管異常豐富, 血管網貼近表皮, 皮膚對外界環境的溫度變化比較敏感。

當溫度低於10℃時, 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 靜脈血液回流不暢, 血管中的液體滲入到組織間隙形成局部水腫, 導致寶寶凍瘡的發生。

穿著因素:如鞋襪過緊、長時間站立不動及長時間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迴圈發生障礙, 熱量減少導致凍傷。

生理因素:寶寶皮膚組織的含水量較成人高, 這也是寶寶容易發生凍瘡的一個原因。

為什麼有的人年年都生凍瘡?

Advertisiment

至於有些寶寶凍瘡年年發作, 原因在於這些寶寶的皮膚表面溫度低於常人, 肢端微循環比常人差, 而且他們的血液中冷球蛋白含量較高, 一旦遇到寒冷刺激便迅速發生凝結, 從而加重末梢迴圈障礙。

凍瘡容易發生在哪些部位呢?

一般來講, 凍瘡好發於手背、手指、耳垂、耳廓、趾背、足跟等暴露部位。 剛開始發凍瘡時, 體現為暗紅色邊界不太清楚的局限性充血性斑塊, 並伴有腫脹、疼痛、發癢等, 有時還會有發麻或燒灼樣感覺, 遇熱更為明顯。 如果病變未能得到及時控制, 斑塊顏色會由暗紅逐漸變成暗紫, 嚴重者還會出現水皰、潰瘍, 這時疼痛就更加明顯了。

寶寶得了凍瘡, 怎麼辦?

未破潰的凍瘡一般可用促進血液迴圈的藥物,

Advertisiment
如10%樟腦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 用辣椒煎水局部燙洗, 也有一定效果。

已成潰瘍時應用5%硼酸軟膏、紅黴毒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等塗搽並包紮, 同時內服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等。

母嬰TIPS:

家長不要盲目揉搓或用熱水沖洗來治療凍瘡

因為如果力度或溫度掌握不好, 很容易使寶寶的皮膚組織受到更嚴重的破壞, 甚至發生感染。

凍瘡可以預防嗎?

凍瘡的發生與氣溫、保暖、體質密切相關, 如果上一年寶寶生了凍瘡, 或者寶寶年年都生凍瘡, 就更要做好防護措施了。

1. 注意保暖、防潮。 在寒冬季節, 皮膚暴露處要多加保護, 出門時應戴口罩、手套、防風耳罩等。 潮濕可加速體內熱量的散失, 因此應經常保持服裝、鞋襪乾燥。

Advertisiment
同時還應注意鞋襪的大小要鬆緊適宜, 不要過緊、過小, 以免影響血液迴圈。

2. 冬季適當增加寶寶的戶外活動, 在可能的情況下, 每天給寶寶做局部(好發凍瘡之處)皮膚按摩, 以促進血液迴圈, 減少凍瘡的發生。 此外, 當寶寶從戶外回到戶內時, 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熱水浸泡肢體, 而應讓肢體自然複溫。

3. 易受凍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護膚品, 以保護皮膚, 減少熱量散失。

4. 平時應給寶寶多吃一些高熱量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這樣能增強☆禁☆暴露部位對寒冷刺激的適應能力, 有利於預防寶寶凍瘡的發生。

過來人偏方支招

偏方一:把蘿蔔切成厚片, 煮熟再晾溫, 敷在凍瘡上, 等涼後再換新的。

偏方二:如果寶寶覺得凍瘡癢,

Advertisiment
就把生薑在火上烤熱, 再切成片輕輕地擦塗在凍瘡上, 可以明顯止癢。

偏方三:準備3~4個新鮮橘皮, 生薑30克, 加水2000毫升, 煮30分鐘。 待水變溫後把寶寶有凍瘡的手放在裡面泡30分鐘, 如果水涼後再加熱到溫熱。

偏方四:夏季裡, 把大蒜搗爛成泥, 曬熱後, 經常搽患過凍瘡的部位, 這就是所謂的“冬病夏治”。

Tips:

凍瘡一旦發生, 在寒冷季節裡常較難快速治癒, 要等天氣轉暖後才會逐漸癒合, 要減少凍瘡的發生, 關鍵還是要在入冬前就開始預防, 除了要跟寶寶多做運動之外, 還可以適當使用一些寶寶專用的護膚品。

寶寶最容易長凍瘡的部位是手、腳、耳郭、面頰等部位, 因此要注意加強對上述部位的護理:

日常護理:

★每週用凡士林或甘油護理手腳

醫用納米級的凡士林和進口醫藥級的甘油,具有卓越的鎖水保濕功效,每週可給寶寶的手腳、膝蓋、手肘等部位進行兩到三次的護理,可有效預防肌膚凍傷、開裂。

使用指引:凡士林較適合在北方等相對濕度較低的地區或環境使用;甘油則較適合在南方等相對濕度高的地區或環境使用。

★沐浴的時候加點橄欖油

希臘原生橄欖油是增強寶寶皮膚活力的佳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以及易被肌膚吸收的脂溶性維生素A、D、E、K、F等十幾種對人有益的營養成份,滋養的同時提高肌膚抵抗力,冬天經常使用,寶寶就不那麼容易長凍瘡了。

使用指引:適用于全身皮膚的周護理;也可用於與沐浴、洗髮、潤膚品混合使用。

外出防護:

★出門注意保暖,面部要塗防裂霜

乳木果油、紅花、白芷、蘆薈等多種天然植物精華組成冷冬防裂因數,植物角鯊烷結合植物神經醯胺組成非凡保濕因數,為寶寶在冬日抵擋嚴寒對肌膚的傷害。

使用指引:外出前可幫寶寶在面頰、鼻尖、耳郭等容易凍傷的部位抹上防護霜。

★其他外露部位要抹防凍護膚霜

冷冬倍潤防護配方,專為寒冷乾燥的冬季研製,不僅有極佳的特效滋潤與保濕能力,還能在肌膚表面形成珍珠般堅固的保護膜,有效防乾燥、防粗糙、防皸裂。

使用指引:浴後幫寶寶全身輕輕塗上護膚霜,外出前可抹於手、足、頸部進行防護。

修復護理:

★輕度的凍瘡可用開裂靈修復

精選EGF修復因數,輔以乳木果油、紅花、白芷、蘆薈、植物角鯊烷、植物神經醯胺等有效成分,深層滋潤的同時,快速修復受損細胞,修復成纖維組織,促進肌膚恢復完整。

使用指引:適用於手、足、臉部等部位凍瘡初期的修復。早、中、晚用15攝氏度的水和45攝氏度的水浸泡毛巾,交替敷在凍瘡部位後抹上開裂靈進行護理,如凍瘡較為嚴重的寶寶需儘快就醫。專家諮詢/羅順翠

醫用納米級的凡士林和進口醫藥級的甘油,具有卓越的鎖水保濕功效,每週可給寶寶的手腳、膝蓋、手肘等部位進行兩到三次的護理,可有效預防肌膚凍傷、開裂。

使用指引:凡士林較適合在北方等相對濕度較低的地區或環境使用;甘油則較適合在南方等相對濕度高的地區或環境使用。

★沐浴的時候加點橄欖油

希臘原生橄欖油是增強寶寶皮膚活力的佳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以及易被肌膚吸收的脂溶性維生素A、D、E、K、F等十幾種對人有益的營養成份,滋養的同時提高肌膚抵抗力,冬天經常使用,寶寶就不那麼容易長凍瘡了。

使用指引:適用于全身皮膚的周護理;也可用於與沐浴、洗髮、潤膚品混合使用。

外出防護:

★出門注意保暖,面部要塗防裂霜

乳木果油、紅花、白芷、蘆薈等多種天然植物精華組成冷冬防裂因數,植物角鯊烷結合植物神經醯胺組成非凡保濕因數,為寶寶在冬日抵擋嚴寒對肌膚的傷害。

使用指引:外出前可幫寶寶在面頰、鼻尖、耳郭等容易凍傷的部位抹上防護霜。

★其他外露部位要抹防凍護膚霜

冷冬倍潤防護配方,專為寒冷乾燥的冬季研製,不僅有極佳的特效滋潤與保濕能力,還能在肌膚表面形成珍珠般堅固的保護膜,有效防乾燥、防粗糙、防皸裂。

使用指引:浴後幫寶寶全身輕輕塗上護膚霜,外出前可抹於手、足、頸部進行防護。

修復護理:

★輕度的凍瘡可用開裂靈修復

精選EGF修復因數,輔以乳木果油、紅花、白芷、蘆薈、植物角鯊烷、植物神經醯胺等有效成分,深層滋潤的同時,快速修復受損細胞,修復成纖維組織,促進肌膚恢復完整。

使用指引:適用於手、足、臉部等部位凍瘡初期的修復。早、中、晚用15攝氏度的水和45攝氏度的水浸泡毛巾,交替敷在凍瘡部位後抹上開裂靈進行護理,如凍瘡較為嚴重的寶寶需儘快就醫。專家諮詢/羅順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