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季病毒猖獗 保護好BB呼吸道

每到冬季, 因感冒、咳嗽、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到醫院就診的孩子比例會大幅上升。 孩子發生呼吸道感染時, 如果不及時醫治, 很可能引發併發症, 嚴重者還會危及生命。

冬季病毒更易侵犯孩子

冬季病毒更容易侵犯孩子, 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 冬季天氣變冷, 大家會減少外出, 室內環境裡空氣流通較少, 成人身上一些細菌或者病毒更容易傳染給孩子。

其次, 孩子呼吸道正在發育中, 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比成年人要少許多, 而免疫球蛋白具有局部的防禦作用, 能夠抵抗入侵的細菌和病毒。

Advertisiment
同時, 氣管黏膜發育不完全, 纖毛稀少, 不利於灰塵、細菌、黏液的清除和排出。 所以孩子比較容易發生感冒、支氣管炎等呼吸道感染。

最後, 冬季空氣污染情況較重, 霧霾天氣多, 讓孩子呼吸道系統更易受到不良影響。 孩子幾乎沒有鼻毛, 防禦能力弱, 霧霾更容易侵入;孩子的個頭比成人小, 離地面更近, 更容易吸入霧霾顆粒物;另外, 孩子的肺發育不成熟, 間質比較豐富, 這更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

每到冬季, 因感冒、咳嗽、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到醫院就診的孩子比例會大幅上升。 孩子發生呼吸道感染時, 如果不及時醫治, 很可能引發併發症, 嚴重者還會危及生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

在各種兒童呼吸道疾病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其常見,

Advertisiment
上呼吸道包括鼻、鼻咽和咽部, 因此病毒感染後常用“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診斷名詞, 也可統稱為上呼吸道感染, 簡稱“上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幼兒期發病最多, 多為病毒引起。 大多數兒童感染後2~3日左右開始發病。 輕的只有鼻部症狀, 如流清鼻涕、鼻塞、打噴嚏等, 也可能流淚、微咳或咽部不適, 多在3~4天內自然痊癒。 如感染, 涉及鼻咽部, 常有發熱、咽痛, 扁桃體炎及咽後壁淋巴組織充血, 有時淋巴結可稍腫大。 發熱可持續2~3日, 甚至1周左右。 嬰幼兒容易引起嘔吐及腹瀉。 重症體溫可達39℃~40℃或更高, 伴有冷感, 頭痛、全身無力、食欲銳減、睡眠不安等, 不久即可咽部微紅, 發生皰疹和潰瘍, 稱皰疹性咽炎。 較嚴重症狀中,

Advertisiment
特別要注意高熱驚厥和急性腹痛, 並與其他疾病鑒別診斷。 上呼吸道感染還常波及下呼吸道, 引起氣管炎或肺炎。

正確護理最關鍵

兒童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後, 應當充分休息, 並注意預防併發症, 正確的護理非常重要。

孩子發熱時, 家長可用冷毛巾濕敷前額或整個頭部, 每10分鐘更換一次, 有助於預防高熱驚厥。 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退熱藥, 根據病情可4~6小時重複一次, 但忌用過大劑量以免體溫驟降、多汗, 甚至發生虛脫。

每到冬季, 因感冒、咳嗽、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到醫院就診的孩子比例會大幅上升。 孩子發生呼吸道感染時, 如果不及時醫治, 很可能引發併發症, 嚴重者還會危及生命。

對於鼻塞患兒, 為了使呼吸道通暢,

Advertisiment
可以在進食及睡前滴鼻藥, 每日4~6次, 每次每鼻孔2~3滴。 鼻咽分泌物過多時, 可取俯臥位, 防止分泌物流入氣管。

儘量保持室溫恒定, 保持一定濕度, 有咽喉炎症時更要注意。 為了減輕咽痛及頸淋巴結疼痛, 較大的孩子可局部冷敷。

在飲食上, 發熱期宜給流食或軟食, 吃奶嬰兒應暫減乳量, 以免導致吐瀉等消化不良症狀。

做好3個預防措施

要想保護孩子免受呼吸道疾病的威脅, 家長要做好預防措施, 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創造良好的室內環境。 室溫控制在18℃~22℃, 相對濕度在45%~55%為宜。 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定時開窗通風, 保持空氣流通。

經常洗手。 手是傳播多種疾病的媒介, 感冒病毒可以在髒手上存活很久。 要讓孩子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Advertisiment

堅持戶外鍛煉。 增強體質是抵抗疾病的根本辦法, 大些的孩子, 要適當進行戶外活動, 加強體格鍛煉。 散步、遊戲等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鍛煉項目, 可以陪同孩子在飯後進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