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度頻頻下降的冬季,
中風的機會反而會增加。
多年來,
這樣的現象僅是口耳相傳,
但是近年來的研究統計顯示,
中風確實與低溫有關。
學者在17個不同國家的統計顯示,
天氣溫度降低5度時,
因中風住院的人數會增加7%,
心臟病也會增加12%。
生理上,
低溫會使血壓上升,
導致中風。
低溫會導致血管壁上肌肉收縮,
這種現象雖然能產熱、維持體溫,
但也使血液流動的空間減少,
導致血壓上升,
增加中風的機會。
有高血壓,
或者需要穩定血壓控制的病人,
例如糖尿病或腎病患者,
更是高危險群。
冬季的保護措施有許多方法。
Advertisiment
第一,
使用多層的衣物保暖,
漸層著衣或脫衣,
可緩衝室內外活動時的溫差。
帽子、圍巾、手套皆可減少皮膚對冷溫的暴露。
所以,
戶外工作者,
例如警衛、工人、農夫等,
更需小心溫度的變化。
另外,
低溫時應減少出力、抬重物,
減少瞬間血壓上升。
並且,
便秘常需大量出力,
就更應注意排便暢通。
更重要是注意藥物控制。
藥物上,
用於調節溫差所致的血壓變化有鈣離子阻斷劑(calciumchannelblocker)或血管收縮素轉化脢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ACEI),
但仍需研究確認。
已確認的是,
即使在夏天的血壓有良好的控制,
冬天時亦需調整藥物,
以求血壓控制。
建議病人固定量血壓,
再與醫師討論藥物使用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