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至大如年”, 在南方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而北方人們又傳說吃了冬至“捏凍耳朵”(餃子)不凍人。 看來這冬至又是一個與“吃”關係密切的節日, 家有大吃貨小吃貨的麻麻快快行動起來, DIY餃子、湯圓, 健康衛生又美味。
從中醫學角度來看, 冬至又是養生的好時節。 冬至一陽生, 這一天是一年中陰陽二氣轉化的時刻, 陰氣至盛而開始下降, 而陽氣則開始發芽。 你可別小看這萌芽狀態的陽氣, 它可決定了明年一年的能量。 有的人過了一年覺得自己老了一歲, 力不從心, 就是因為冬至沒有做好保養的緣故。
Advertisiment
孩子冬至可以吃餃子、湯圓嗎?
一般情況下, 寶寶4-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 但由於咀嚼能力不佳, 都是先從流質、半流質的輔食開始, 所以這時期的寶寶不宜食用餃子和湯圓。 6個月-1歲的寶寶輔食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地添加, 能逐漸食用一些麵食。 但因為餃子和湯圓比較粘稠, 而表面滑膩, 很多家長擔心小寶寶不經咀嚼容易噎到, 或者吃進去後難消化。 所以也不建議這個時期的孩子吃餃子和湯圓。
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 一般已有一定的咀嚼能力, 所以麻麻可以用食物剪刀把餃子和湯圓剪成小小的一粒粒,
Advertisiment
本文為獨家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並連結回www.mama.cn, 違者必究!
“養生”別忘了孩子 冬至寶寶吃啥最養生?
俗話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順應自然、順應季節的飲食習慣才是健康養生之道, 能夠讓身體更強壯。 不要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要“養生”, 其實自然之道對於寶寶也是通用的。 那麼, 冬季寶寶吃哪些應季食物最健康?冬季吃餃子和湯圓, 加什麼餡最適合孩子?
1、海帶(適合年齡:1歲以上)
海帶含有豐富的碘元素, 有益腸道健康, 大量的海帶膠能促進排便, 減少重金屬在腸道中的殘留。
Advertisiment
2、紫菜(適合年齡:輔食添加初期可嘗試)
紫菜營養豐富, 含有多種增強免疫力、具有抗輻射作用的多糖類物質, 且含鈣量較高。 紫菜很容易煮軟爛, 適合輔食添加初期的寶寶吃, 無論放在粥裡, 還是湯裡, 都是不錯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 市面上的零食海苔添加了大量的糖和鹽, 不適合小寶寶食用。
3、白蘿蔔(適合年齡:1歲以上)
中醫學中的“五行五色”原理認為, “白色食物”可以幫助孩子補充水分, 去除燥熱。 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梨、蘋果等水果高出8-10倍,
Advertisiment
4、芝麻(適合年齡:8個月以上)
黑芝麻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膽鹼類物質, 對寶寶的大腦發育很有幫助。 黑芝麻裡鐵的含量也很可觀, 具有較好的補血作用。 另外, 芝麻含鈣豐富, 冬季寶寶曬太陽的時間減少, 鈣質吸收會比夏天少, 所以最好能多食用含鈣食物以補充鈣質。 但是, 由於芝麻太小, 寶寶吃整粒的芝麻, 往往會原封不動的隨著便便排出來, 所以麻麻最好先把芝麻磨碎, 做成芝麻醬或芝麻糊給寶寶吃, 才能更好的吸收。
補水去燥又補鈣——白蘿蔔蝦皮餃子
主料:豬肉、白蘿蔔、麵粉、蝦皮
輔料:植物油、食鹽少量、生抽少量、澱粉、水
Advertisiment
1、把豬肉放入料理機打成肉餡;
2、把白蘿蔔切成細絲;
3、白蘿蔔加適量鹽醃制;
4、肉餡中加入植物油、鹽、生抽、澱粉和蠔油並攪拌;
5、蝦皮加入到肉餡中, 攪拌均勻;
6、白蘿蔔擠幹水;
7、白蘿蔔絲跟肉餡拌均勻均勻;
8、麵粉加水攪拌, 再和成軟硬適中的麵團, 放置20分鐘左右;
9、把麵團擀成細條狀, 再切成小塊;
10、把小塊麵團擀成圓形餃子皮;
11、往餃子皮放入適量肉餡並包起來;
12、燒水, 把餃子放入鍋內煮熟。
補血健腦助消化——南瓜芝麻湯圓
主料:糯米粉、南瓜泥
輔料:黑芝麻粉 調料:綿白糖、豬油(板油)各少量
1、黑芝麻粉和綿白糖攪拌均勻;
2、將融化的豬油加入混合攪拌;
3、放入冰箱冷藏, 略硬時, 取出捏成適當大小的內餡;
4、煮熟南瓜, 過篩,篩成細膩的南瓜泥;
5、把南瓜泥加入到糯米粉中,搓揉成為均勻的麵團;
6、從揉好的糯米團中捏一塊小麵團並壓扁;
7、燒水,把小麵團煮熟,這個做為“粿粹”;
8、煮熟的“粿粹”撈起瀝幹水份並放涼,跟原來的糯米團搓揉均勻;
9、麵團搓成條,分成小塊小塊的,分別搓圓;
10、把餡料放入小麵團,將收口捏緊,搓揉成為圓形;
11、燒水煮湯圓,中火煮至湯圓浮起即可。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5、把南瓜泥加入到糯米粉中,搓揉成為均勻的麵團;
6、從揉好的糯米團中捏一塊小麵團並壓扁;
7、燒水,把小麵團煮熟,這個做為“粿粹”;
8、煮熟的“粿粹”撈起瀝幹水份並放涼,跟原來的糯米團搓揉均勻;
9、麵團搓成條,分成小塊小塊的,分別搓圓;
10、把餡料放入小麵團,將收口捏緊,搓揉成為圓形;
11、燒水煮湯圓,中火煮至湯圓浮起即可。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