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冷處理 化解孩子“任性”

3歲的楠楠上幼稚園了。 這本來是件好事, 現在卻讓爸爸媽媽憂心忡忡。 原來, 開始時楠楠只是在早晨因為不願意去幼稚園而哭鬧一會兒。 可後來卻一天天變得越來越任性、煩躁和固執了。 再後來, 楠楠每天都會找到理由歇斯底里地哭鬧一兩次, 鬧得全家人束手無策。

像楠楠這樣3歲多的孩子正處於第一個心理逆反期, 他們初步有了自主意識, 有了自尊感的萌芽, 非常想獨立做一些事情, 但自我控制的能力還很弱, 有時會用頂嘴、跺腳、哭嚎、打人甚至毀壞東西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志。 這就需要家長更加耐心地瞭解孩子、教育孩子,

Advertisiment
幫助他順利地度過這一時期, 為今後的發展打好基礎。

孩子任性、亂發脾氣, 往往是父母的好脾氣造成的。 所以家長首先應檢查自己對孩子的教養方式, 平時是不是對孩子過分溺愛、放任?是不是會忽視甚至默許他們的不良行為?是不是會對孩子無條件地滿足和妥協?

孩子大哭大鬧父母就屈服讓步, 屢試不爽之後, 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折騰父母的行為模式, 並愈演愈烈。 在這場與父母的拉鋸戰中, 孩子成為百戰百勝的贏家, 並在一次次地命令父母、戰勝父母中享受快樂。

對於處於首次心理逆反期的孩子, 父母不僅要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他們, 還要為他們建立規則, 讓孩子知道什麼要求是合理的,

Advertisiment
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 逐漸讓孩子養成聽道理、講道理的習慣, 學會自我控制。

建立規則的過程需要家長有耐心、有恒心。

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 堅決不能答應。 如果孩子不聽道理, 依舊哭鬧, 家長可以冷處理, 讓他哭鬧直至安靜下來, 再來講道理。 這種回合會反復發生多次, 但家長一定不能心軟。 如果堅持了五次, 第六次孩子鬧得太凶太久, 您心一軟又妥協了, 那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 無論怎樣必須堅持, 孩子最終會發現無理取鬧是不能達到目的的, 他就會逐漸放棄這種做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