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出國旅遊注意事項 第二孕期最佳

出國旅遊與在國內旅遊不同的地方, 在於前者需要坐飛機, 並且是去陌生的國度, 對當地的醫療資源與生活環境是不熟悉的。 日前曾發生懷孕7個月的孕婦到韓國旅遊, 結果突然發生早產, 得負擔超高額的醫療費用!孕婦出國的確要比一般人負擔更大的風險, 因此, 行前的評估與準備非常重要。

第二孕期才適合出國

亞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許秀卿表示, 孕婦不是不能出國, 但是要注意出國的時機點。

美國婦產學會建議, 孕婦適合出國的時機點落在第二孕期(18~24周), 第一孕期與第三孕期都是不適合出國的。

Advertisiment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建議, 初產婦在懷孕第36周以後不適合再搭飛機出國, 而經產婦更要提早, 在32周以後就不適合再搭飛機。

擔心流產與早產

這些重量級的衛生研究機構之所以會如此提醒孕婦, 主要是擔心孕媽咪在搭飛機時發生流產或早產。 第一孕期時懷孕尚不穩定, 若這時搭飛機出國旅遊, 就怕有流產的可能。

“當然這也要看個人的體質, 若之前有流產、早產病史的孕媽咪, 真的要特別小心。 ”許秀卿醫師指出。 同樣的, 第三孕期已經接近生產, 這時發生早產的可能性大增, 而經產婦比初產婦可能更快進入產程, 所以不能搭飛機的周數必須更往前提一些。

航空公司對孕婦搭飛機有規定

大部分的航空公司會限制32~36周的孕婦搭乘飛機,

Advertisiment
若執意要搭, 就必須簽署免責同意書, 及離啟程日7天內由婦產科醫師簽署的適航證明。 一般來說, 航空公司會拒絕預產期在四周內的孕婦搭飛機, 每家航空公司的規定會有些微差異, 行前一定要先仔細瞭解欲搭乘航空公司的相關規定。

出國旅遊可能對孕婦造成的負擔

坐飛機

許秀卿醫師表示, 坐飛機對懷孕的影響主要是壓力與濕度的變化, 由於飛機上的濕度較低, 容易使人體血液濃縮, 增加靜脈栓塞及早產的風險。

另外, 隨著飛機爬升高度, 會使壓力產生變化, 而飛機裡必須維持在低艙壓的狀態, 母體本身會因飛機高度的變化而產生短暫的心肺功能調適, 例如出現心跳增加、血壓升高、貧血傾向加重等症狀,

Advertisiment
這對於正常懷孕的孕婦來說, 尚能調適良好, 但是對於有心臟病、嚴重貧血、糖尿病控制不佳、胎盤異常或是有其他高危險妊娠的孕婦來說, 卻可能帶來巨大的風險!曾有胎盤異常的孕婦, 在機上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的案例, 因此醫界不建議上述高危險妊娠孕婦搭飛機出國。

久坐

對孕婦而言, 出國旅遊最大的負擔之一來自於久坐。 坐飛機、坐遊覽車可能一趟要坐好幾個小時, 對原本就下肢水腫、腹腔靜脈受到胎兒壓迫的孕婦來說, 久坐不動要小心發生靜脈栓塞的危險。

過度勞累

有時出國旅遊為了“玩得有效率”, 會安排太多的景點遊覽, 導致過度疲累。 太緊湊的行程對孕婦體能來說是一大負擔,

Advertisiment
要小心發生流產與早產的可能!建議選擇定點、悠閒的旅遊行程, 對孕媽咪來說較為適合, 因此可以自己安排行程的自助旅行反而是比較適合孕婦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