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如何應對孕晚期不適

到了懷孕最後那幾個月, 准媽媽的身體變化越來越大。 有些變化是懷孕期間的正常顯現, 有些則應引起重視。

以下症狀是孕期難以避免的正常現象, 准媽媽不必過分擔憂。

1.胃部燒灼 寶寶個頭越來越大, 胃部受到擠壓, 再加上孕酮的影響使腸胃蠕動減緩, 食物在胃中時間變長, 而且准媽媽的括約肌會比較鬆弛, 導致胃液逆流到食道, 因而引起灼熱的不適感。

對策:少吃多餐 。 為了減輕胃部燒灼感, 准媽媽要少吃多餐。 以往的每日三餐, 不妨改成現在的六餐。 別再貪吃甜膩、碳酸飲料及高脂肪的食物,

Advertisiment
每餐之間喝一點牛奶能幫助減輕不適。 吃完飯不要馬上躺下, 這樣會引起胃液逆流。

2.水腫 到了孕晚期, 很多媽媽的腳比平時足足大了兩個碼子, 鞋子都穿不下了。 水腫現象從孕中期就開始出現, 到了孕晚期, 胎兒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更大, 症狀也就更明顯了。

對策:控鹽+運動 。 水腫的准媽媽千萬別吃得太鹹了, 最好做個記錄, 每天做菜的時候所加的鹽不要超過一茶匙的容量。 睡覺的時候應採取左側臥位, 休息的時候抬高雙腳, 讓血液迴圈流暢起來, 以減輕心臟的負擔。 此外, 適度的運動對消除水腫很有效, 每天散步、游泳、瑜伽都是孕媽媽不錯的選擇。

Tips:如果出現全身快速又明顯的水腫, 可能是先兆子癇的前兆, 准媽媽要特別小心。

Advertisiment

3.恥骨疼痛 孕晚期尤其是臨近分娩的時候, 很多准媽媽會抱怨恥骨附近疼得厲害。 那是因為弛緩素和黃體素這兩種激素使得恥骨聯合區域變得非常鬆弛, 而骨盆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導致了恥骨聯合過度分離。 恥骨分離並不會影響分娩, 除非准媽媽有嚴重的恥骨聯合過度分離且非常的疼痛, 可以考慮採取選擇剖腹產。

對策:注意休息。 准媽媽要注意多休息, 避免提重物, 不要跨☆禁☆坐, 坐著時背後放置腰枕, 睡覺的時候可在兩腿之間放一個枕頭, 翻身時, 移動腳和臀部要儘量平行、緩慢地行動。 平時可使用骨盆腹帶, 疼痛厲害的時候不妨在恥骨附近用冰袋敷一敷。

4.外☆禁☆陰部疼痛 有些准媽媽在妊娠中晚期會感覺外☆禁☆陰部腫脹,

Advertisiment
同時局部皮膚發紅, 在行走時外☆禁☆陰出現劇烈疼痛。 這種現象就是外☆禁☆陰部靜脈曲張。

對策:不要久站。 孕後期的准媽媽要避免長時間的站立, 不要穿過緊的褲子和鞋襪, 洗澡的時候注意水溫不要太熱。 如果已經發生外☆禁☆陰靜脈曲張現象, 准媽媽可以進行局部冷敷, 或用冷開水坐浴, 然後可塗抹氧化鋅軟膏, 再撒一些爽身粉。

以下症狀需要引起准媽媽的注意。

1.胎盤早期剝離 發生胎盤早剝的准媽媽會有以下症狀:腹部緊繃, 緊接著強烈腹痛、臉色蒼白、盜汗等。 有時陰☆禁☆道會大量出血, 或是外表完全無出血狀態, 但是子宮卻出血不止。 正常情況下, 胎寶寶娩出後不久才會產出胎盤。 胎盤早剝是指寶寶還未出世, 胎盤就已事先剝離,

Advertisiment
而且在內部呈現出血狀態。 胎盤早剝不但切斷了胎寶寶生命供給的來源, 也會危及母體的健康。

對策:預防妊娠毒血症。 准媽媽要做好產前檢查, 預防妊娠毒血症是防止胎盤早期剝離的方法之一。 發生胎盤早剝後, 要儘快實施剖腹產手術, 將胎兒與胎盤一同取出, 以保護胎兒與母親的安全。

2.泌尿系統感染 准媽媽的膀胱和輸尿管被膨大的子宮壓迫, 造成尿流不暢和尿瀦留。 瀦留的尿液不僅對泌尿道的粘膜有刺激, 而且還容易使細菌滋生, 進一步造成泌尿系統感染。

對策:注意清潔。 准媽媽要做好個人衛生, 保持外☆禁☆陰部的清潔。 多喝水, 不要憋尿, 睡覺時採取左側臥位能減輕對輸尿管的壓迫, 使尿流通暢。

3.持續背部發麻 不少准媽媽在孕晚期體重增加較快,

Advertisiment
再加上組織水腫、下腹外挺、肌肉關節鬆弛等原因令脊柱神經根受壓, 從而引起後背發麻的症狀。 這類不適一般通過休息和適當鍛煉都能緩解, 等到產後則完全消失。 可是, 如果經過休息、運動等調適, 後背發麻的症狀持續存在的話, 應儘快去醫院檢查一下, 以排除先兆流產、糖尿病、腦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肺病、頸椎病等。

對策:適當運動注意休息, 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 久坐久站都會令背部不適加重。 平時要保持適量的運動, 最好的活動方式就是散步了。 每天早晚抽出二十分鐘左右, 去社區或者附近的公園走一走, 對健康大有益處。

4.胎位不正 孕中期以前, 胎寶寶能在羊水中自由活動, 接近生產期間時可以自然旋轉,一般胎寶寶都是頭朝下腳朝上的,但也會出現個別頭部朝上的情形。胎位不正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最大的影響就是不利於自然分娩。

對策:糾正胎位。為了糾正胎位可以做一些體操,但應以准媽媽能夠承受為前提,不可勉強。糾正胎位最普遍的方法是“膝胸臥式”:准媽媽跪在床上,將臉部貼近床面,抬高臀部,保持此姿勢。早晚各做1次,每次15分鐘,如果腹部有緊繃感或覺得疲勞了,應立即停止。

Tips:有些胎位不正仍可嘗試自然分娩,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大部分醫生還是會建議准媽媽進行剖腹產。

接近生產期間時可以自然旋轉,一般胎寶寶都是頭朝下腳朝上的,但也會出現個別頭部朝上的情形。胎位不正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最大的影響就是不利於自然分娩。

對策:糾正胎位。為了糾正胎位可以做一些體操,但應以准媽媽能夠承受為前提,不可勉強。糾正胎位最普遍的方法是“膝胸臥式”:准媽媽跪在床上,將臉部貼近床面,抬高臀部,保持此姿勢。早晚各做1次,每次15分鐘,如果腹部有緊繃感或覺得疲勞了,應立即停止。

Tips:有些胎位不正仍可嘗試自然分娩,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大部分醫生還是會建議准媽媽進行剖腹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