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來臨了, 秋燥也開始了。 其實, 通常所說的“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幾個節氣。 入秋後雨水日漸減少, 空氣濕度逐漸降至低於人們生活所需限度(相對濕度70%)以下, 因而天氣會逐漸乾燥, 草木漸枯, 人也感到乾燥。
燥是秋的主氣, 其引起的疾病有溫燥(初秋)和涼燥(深秋)。 初秋仍有夏的高溫, 加上天晴少雨, 氣候乾燥, 此時感染到的燥邪為溫燥, 主要傷陰, 即損害人體的津液。 症狀是皮膚乾燥、眼乾裂、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小便赤黃、大便幹結、口鼻咽幹、胸痛乾咳少痰、痰中帶血絲,
Advertisiment
中暑在中醫上也稱“傷暑”, 有陰、陽之分, “陽暑”是在烈日下勞作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的, 而“陰暑”是過於避熱貪涼引起的。 由於暑熱濕盛, 人們毛孔開張, 腠理疏鬆, 人們睡眠、午休和納涼之時, 若過於避熱趨涼, 如夜間露宿室外, 或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 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 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 均可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
在當前躲避秋老虎之時,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秋燥, 准媽媽要注意補充水分, 多吃水果, 辛辣油膩的食物少吃。 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要注意適當運動, 增強身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