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孕期適量運動可預防兔唇

最近, 多家媒體相繼報導香港某歌星剛出生的寶寶是先天性兔唇, 很多讀者不禁要問, 孕婦可以有效預防出生兔唇患兒嗎?

多種因素導致兔唇

兔唇是一種先天缺陷, 醫學上稱為唇裂, 主要是由於胚胎的部分骨骼和組織未能正常發育而引起。 主要表現為患兒出生後即可發現唇部有一裂隙, 根據裂隙的大小程度可分為I度、II度、III度, 裂隙僅位於紅唇者為I度, 裂隙到達白唇但未到鼻孔基底為II度, 裂隙貫穿白唇和紅唇者為III度。 根據裂隙部位又可分為單側唇裂和雙側唇裂, 有時也可見上唇或下唇中裂,

Advertisiment
但較為少見。 導致胎兒兔唇的主要因素有:

孕期要進行適量的運動

遺傳因素:多數患兒可以發現在其直系親屬或旁系中, 也有同樣畸形發生。 據調查, 唇裂的發病率為0.17%。 父母一方是唇裂的, 其子女的發病率可高達2.6%―5.6%, 比前者高出15―32倍;父親患有唇齶裂, 後代患病率為3%左右, 如果是母親患病, 則遺傳給子女的幾率高達14%;健康父母已生育一個有兔唇的孩子, 那麼出現第二個有兔唇的幾率為4%;若已生過兩兔唇子女, 再次懷孕生兔唇孩子的幾率就上升到9%;近親結婚者的子女發病率更高。 另外, 父母雙方的年齡越大, 他們孩子患先天性唇裂和顎裂的風險就越高。 丹麥研究人員對150萬名新生兒的出生檔案進行調查發現, 40歲母親與30歲母親相比,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患兔唇的風險要高20%;而20歲到50歲之間, 父親的年齡每大10歲, 新生兒患兔唇的風險就增加12%。 不過, 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極其年輕, 這個規律就不再適用。

營養因素:婦女懷孕期間的嘔吐和偏食可影響營養攝入, 造成維生素缺乏, 在動物實驗中, 用缺乏維生素A、E的食物餵養懷孕小白鼠時, 出生的幼鼠常有唇齶裂發生。

病毒感染:在妊娠早期(2個月內), 如遇風疹病毒感染, 可能成為嬰兒唇齶裂的原因。

藥物因素:有些藥物能通過胎盤屏障影響胚胎發育, 如安眠藥、抗過敏藥、苯妥英那、腎上腺皮質激素、環磷酸胺均可導致胎兒畸形。

內分泌影響:實驗證明, 孕鼠在孕後9天、10天、11天各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 其所生育的幼鼠中多患有唇齶裂。

Advertisiment
因此, 在懷孕早期(8周內), 如孕婦因精神緊張及外傷等原因, 可使體內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 從而導致嬰兒先天畸形。

放射線:妊娠早期如果接觸放射線, 則有可能導致胎兒唇裂齶裂。

另外, 孕婦吸煙、酗酒等壞習慣, 以及食物中缺乏人體必須的葉酸和維生素A、B, 也可直接導致新生兒先天性唇齶裂等頭頸部畸形。

兔唇應儘早手術修復

兔唇不僅影響患兒的容貌, 還影響發音、吞咽和吮奶等。 因此, 患兒急需接受多次手術, 以及接受語言治療等來補救這種先天缺陷。 兔唇修復手術並不複雜, 三甲醫院都開展此類手術。 目前對於患兒何時治療較好有不同的看法, 一種認為應在出生後24小時進行, 因為此時患兒具有抗體,

Advertisiment
有一定的抵抗力, 且疼痛不明顯, 手術時可以不用麻藥。 但也有一定缺點, 即此時患兒尚存在生理性黃疸, 唇部解剖標誌不十分清晰, 給手術設計帶來一定的難度。 另一種看法認為應在患兒3個月時進行, 因為此時患兒生理性黃疸已消失, 唇部解剖標誌也十分明顯, 患兒也有一定的抵抗力。 無論何時治療, 都應注意術後給患兒餵奶時用勺喂, 切勿讓其吮吸, 以免影響傷口的癒合。 還須避免感冒, 因過多的鼻涕使傷口糜爛而影響手術效果。

兔唇可以預防

婦女妊娠期應注意營養攝入平衡, 避免感染病毒, 勿使用影響胚胎發育的藥物。 妊娠早期, 尤其是前3個月, 要避免一切不良精神刺激, 避免接觸放射線和外傷。 有糖尿病、貧血、婦科病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疾病的孕婦,

Advertisiment
要儘早治療。 有酗酒、吸煙習慣的婦女, 必須在孕前戒煙酒, 建議準備懷孕的婦女以及在懷孕的頭三個月進食葉酸補充劑。 要避免近親結婚生子, 大齡女性(32歲以上)孕期要加強保健和監護。

小編總結:各位孕媽要注意啦!懷孕期間不要老是閑在家養胎而缺乏運動, 這很可能生出兔唇寶寶的;懷孕期間還是要進行適量的運動, 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兔唇, 也可以讓寶寶和自己都更加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