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接種疫苗有禁忌

打疫苗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事情, 但對於准媽媽而言, 卻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 孕婦可以打疫苗, 但並不是所有的疫苗孕婦都能打, 有些禁忌必須注意。 接下來, 我們一起去瞭解一下孕婦打疫苗有什麼禁忌的。

准媽媽接種疫苗有禁忌

孕婦不可接種活疫苗
據中華預防醫學會副秘書長邸澤青介紹, 在一般情況下, 孕婦是不接種疫苗的。 但在長達10個月的妊娠過程中, 有時免不了會遇到需要接種疫苗的情況, 這時, 就要視具體情況由醫生來決定。
據介紹, 目前疫苗分為減毒活疫苗、死疫苗和基因重組疫苗等。
Advertisiment
減毒活疫苗是用弱毒或無毒, 但免疫原性強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 經培養繁殖後製成的, 能起到獲得長期或終生保護的作用。 目前, 尚無任何證據證明接種減毒活疫苗(包括風疹)會導致新生兒出生畸形。 然而, 由於理論上存在可能性, 因此不應給孕婦接種活疫苗。
死疫苗則是經過處理後的死病原菌, 利用其抗原性, 引起機體免疫反應, 產生保護性抗體, 要反復注射幾次才能得到長期保護的作用。 這類疫苗接種後不會影響胎兒, 因此可用於有免疫接種指征的孕婦。
基因重組疫苗是將病毒的部分基因片斷整合到其他微生物中, 讓它不斷地複製, 產生該病毒的抗原部分, 所組成的疫苗。 這類疫苗同樣可以使機體產生抗體,
Advertisiment
又對機體無不良反應。
具體而言, 以下幾種常見疫苗的接種禁忌是准媽媽必須瞭解的:
破傷風疫苗
是易感孕婦最常用的疫苗。 國內一項調查表明, 2/3的孕婦和新生兒對破傷風無免疫力。 一旦發生感染, 就可能發病, 而分娩對於母親和新生兒都是容易感染的機會, 為防止破傷風桿菌感染新生兒和孕婦, 孕婦應接種破傷風疫苗。 盡可能在妊娠中、後期(4~9個月)接種, 以避免可能的致畸。 無免疫史者應接種2次, 劑量為0.5毫升(含5個單位), 間隔4~8周;第2針最遲應在預產期前4周注射。 若注射時間過於接近分娩期, 則不能保證分娩時母體產生足夠抗體。 已全程接種, 但超過10年者應加強接種1次。
乙肝疫苗
對於體內沒有乙肝保護性抗體的孕婦應該接種。
Advertisiment
乙肝疫苗對孕婦是安全的。 標準的接種方法是孕期接種3次疫苗, 可分別於孕期第2、3、9月接種。 有資料表明, 在完成預防接種後, 對孕婦的保護率在95%以上, 免疫有效期在5年~9年, 如果有必要, 可在注射疫苗後五六年時加強注射一次。
甲肝疫苗
甲肝病毒不能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 但是孕期患甲肝則常常發展成重型肝炎。 因此在甲肝流行區, 孕婦接種甲肝疫苗還是有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甲肝疫苗包括國產甲肝減毒活疫苗和甲肝滅活疫苗。 孕婦接種滅活甲肝疫苗是安全的。
流感疫苗
在流感流行期間, 孕婦可接種流感疫苗, 但應以妊娠中、晚期接種為宜。 主要對象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孕婦。 早期接種有引起流產和增加胎兒先天畸形的危險。
Advertisiment

風疹疫苗
風疹病毒的最大受害者是胎兒。 風疹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傳播, 如果准媽媽感染上風疹, 有25%的早孕期風疹患者會出現先兆流產、流產、胎死宮內等嚴重後果。 也可能會導致胎兒出生後出現先天性畸形、先天性耳聾等不幸。 但孕婦接種風疹疫苗, 在理論上有可能將風疹疫苗病毒傳播給胎兒, 所以孕婦不能接種風疹疫苗。 而準備懷孕的婦女在接種風疹疫苗後3個月內不宜懷孕。
狂犬疫苗
狂犬病的死亡率很高, 幾乎是100%, 孕婦一旦染上, 母子均難以倖免於死。 因此在狂犬病流行區, 孕婦若被狗或其他的動物咬傷, 或在非流行區被瘋狗或疑似瘋狗的動物咬傷, 皆應注射狂犬疫苗。
Advertisiment
對於嚴重咬傷者應即刻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每千克體重40個單位或0.5~1毫升), 然後再按程式注射狂犬疫苗。
特別提示
除了上面提到的疫苗外, 水痘、腮腺炎、卡介苗、乙腦和流腦病毒性減毒活疫苗、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和百日咳疫苗等, 孕婦都應忌用。
小編總結:准媽媽如果有接種疫苗的需求, 應該向醫生說明自己懷孕的情況, 以及以往、目前的健康情況和過敏史等, 讓專科醫生決定究竟該不該注射。 另外, 準備懷孕的媽媽應該在注射疫苗時問清楚醫生, 多久後懷孕才安全, 盡可能避免接種疫苗對胎兒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