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是否一次剖腹產就要終生剖腹產

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 自然產對產婦與寶寶有許多好處, 孕婦自然產的意願的逐漸提高, 不過, 國內剖腹率高達世界第三名, 初產婦因為非醫學理由而剖腹, 第二次生產又卻陷入了「一次剖腹產, 終生剖腹產」的迷思中。

究竟剖腹產後可以陰☆禁☆道生產(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簡稱vbac)嗎? 這個問題還在醫界爭論不休, 主要是擔心剖腹產的縫合傷口, 會在生產過程中破裂, 導致母親與寶寶的傷害。 不過子宮破裂的比例並不高, 因此仍有許多醫生鼓勵孕婦應該嘗試vbac。


准媽媽是否一次剖腹產就要終生剖腹產

三個孕婦 一個剖腹

Advertisiment

國內的剖腹產比例高達33%, 也就是說, 三個孕婦就有一個人採取剖腹生產, 這樣的剖腹產率高達全世界第三位, 僅次於智利和巴西。 衛生署的研究發現, 國內的孕婦為了挑選吉時良辰生產、怕痛、剖腹產比自然產的商業保險給付較高、自然生產會造成陰☆禁☆道鬆弛等因素, 因此採用剖腹生產。 事實上, 並非全部是基於醫學上的需求而進行剖腹生產。 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江其鑫指出, 剖腹生產應該是在母體或胎兒有異常時, 所採用的方法, 例如孕婦骨盆腔狹窄、胎兒過大、胎兒胎位不正, 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妊娠毒血症、急性胎兒窘迫等, 不應該被用於選時辰或是避免疼痛。

自然產對寶寶的好處

對寶寶而言, 經過陰☆禁☆道的自然生產,

Advertisiment
與剖腹產的最大差別, 在於經過產道的擠壓, 對於寶寶肺部的發展大不同。 胎兒在生產過程經由產道的擠壓及摩擦, 可刺激胎兒的身體及神經, 促進呼吸道內羊水的排除與吸收, 使胎兒肺部順利鼓脹起來, 肺部迅速擁有良好的換氣功能。

自然產的新生兒其免疫系統的活性較高, 同時腸道障壁的保護也較好, 剖腹產的嬰兒其腸道菌落則容易失調, 引發腸道疾病。 此外, 如果剖腹產時胎兒的成熟度不夠, 特別是剖腹產的周數過早, 更容易有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問題。

衛生署指出, 若孕婦在37周以下剖腹, 其新生兒罹患肺部疾病是自然產嬰兒的10倍;即使足月剖腹, 新生兒罹肺病的機率也是自然產的4倍!

自然產對媽媽的好處

Advertisiment

對於產婦而言, 自然產必須經過6到10小時的陣痛, 但是產後除了會陰傷口之外, 隔天就可以下床活動。 剖腹生產雖然沒有經過陣痛, 但是開刀深入肌肉層, 因此產後的傷口疼痛較厲害, 並且會留下一道約十公分的傷口。

此外, 剖腹時腹腔會被打開, 腸道相關位置可能受到影響, 日後可能發生腹腔內的沾黏, 沾黏的部位可能在子宮壁、腹壁、膀胱、腸子等部位。 自然產則不會有沾黏的情況發生。


准媽媽是否一次剖腹產就要終生剖腹產

避免催生或引產

一次剖腹產, 以後的生產皆需要剖腹」的觀念, 是在1916年被提出來, 部分醫生認為曾經剖腹的產婦, 自然產時可能發生「子宮破裂」的併發症, 生產過程中, 曾經被縫合的子宮傷口,

Advertisiment
會無法承受子宮劇烈收縮的壓力而破裂, 可能會導致母親與胎兒的危險, 甚至引發醫療糾紛, 這樣的論調提出後就不斷的被爭論著。 而且這樣的觀念被提出後, 曾經剖腹產的女性當然不願意再嘗試自然產, 導致剖腹產逐年升高。 不過, 隨著醫療技術也日益發達, 各種新的研究資料證實, 醫界又提出vbac不應該與子宮破裂畫上等號的證據。

各項大型的研究結果建議, vbac需要謹慎的選擇產婦, 而且不要試著去催生, 讓產痛的過程自然發生, 如果過了預產期還沒有生產的徵兆, 即使產婦試著想要生產, 也不建議催生或引產, 以免增加生產的風險。 剖腹產手術進行時

子宮破裂與剖腹傷口厚薄有關

江其鑫認為,

Advertisiment
曾經剖腹產的產婦, 之後還是可以接受自然生產。 vbac發生的機會是0.6%~1.4%, 江其鑫指出, 剖腹生產後, 醫生會在子宮肌肉層進行兩層的縫合, 子宮破裂可能與前一次生產剖腹傷口縫合的厚薄有關。

江其鑫說, 臨床經驗發現, 有些縫得較薄的子宮肌肉層, 在二度生產, 進行剖腹產時, 可以看見子宮被胎兒撐大, 縫合的傷口處已經薄如塑膠袋一般, 而縫得較厚的剖腹傷口, 發生子宮破裂的機會則較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