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產前恐懼可能會加劇疼痛

陣陣腹痛――胎兒的最後衝刺

不是疼痛造成恐懼, 而是恐懼加劇疼痛

有過自然分娩史的女性, 對陣陣腹痛可能記憶猶新。 但不管當時如何疼痛難忍, 幾乎沒有孕婦因為懼怕疼痛而拒絕生育第二胎――經產婦大多不要求無痛分娩。 這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有過生育經歷的女性比沒有生育經歷的女性, 更能勇敢地面對分娩。 而把分娩看做是一場災難的, 大多是沒有自然分娩經歷的女性。

需要提醒准媽媽的是, 不要聽信過來人的經驗。 如果過來人告訴你生寶寶很容易, 你會抱著這樣的輕信迎接分娩,

Advertisiment
這比有思想準備還要糟糕, 你會把疼痛放大一百倍一千倍, 會擔心你不正常或者是有意外;如果過來人告訴你生寶寶是一場災難, 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 你會對疼痛異常敏感。 這些都會使你恐懼, 沒有自信, 不能很好地和醫生配合, 喪失堅持正常分娩的勇氣。

生育時的疼痛是自然的, 健康孕婦是可以承受的。 生寶寶是人生中一次美好的體驗, 是屬於你和寶寶的, 如果你健康, 就完全能夠忍受自然分娩帶給你的疼痛。

對分娩的恐懼直接影響分娩的結果。 瑞典醫學家研究發現, 明顯對生產懷有恐懼的孕婦, 最終可能採取剖腹產, 產後較容易產生情緒困擾。 疼痛是一種奇怪的現象, 是一種心理感覺, 愈是相信自己能承受分娩的母親,

Advertisiment
分娩時愈是經歷較少的疼痛。

對分娩的恐懼不單單發生在產婦身上, 等待妻子分娩的丈夫, 也常常陷入極度恐慌之中, 有時比產婦表現得更強烈。 有趣的是, 准爸爸與准媽媽恐懼的原因並不相同。 研究報告發現:孕婦擔心的問題依次是胎兒是否畸形與受傷、是否需

要重大醫療介入、醫院裡陌生的環境、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不知道寶寶將怎樣生出來。 准爸爸擔心的問題依次是妻子受疼痛之苦、重大醫療介入的可能、胎兒畸形或受傷、自己的無力感、妻子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研究報告揭示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即孕婦對分娩的恐懼, 不是因為害怕疼痛, 而是疼痛加劇了她們對不良結局的恐懼。 所以醫生和助產士在疏導產婦心理壓力和恐懼感的時候,

Advertisiment
要有的放矢。 丈夫陪護分娩, 並不一定能幫助妻子緩解壓力, 因為丈夫本身面臨的心理壓力一點不比妻子差。 如果丈夫不能保證鎮靜自若地面對妻子分娩, 倒不如不在妻子身邊。

不會在產床上生好幾天!

有的產婦來來回回幾次進產房, 同室的產婦都產後出院了, 她又迎來了第二批、第三批。 這樣的產婦就是沉不住氣, 出現假臨產, 就急急忙忙住進了產院, 面對產院的場景, 精神高度緊張常有人說起自己在醫院生了十天八天, 才把寶寶生出來, 這種描述讓沒有經驗的產婦很恐懼事實上, 真正動產到胎兒娩出一般是24~48小時如果發生滯產, 產科醫生會立即採取干預措施, 沒有生十天八天的,

Advertisiment
幾進產房的都是假臨產。

有一點是肯定的, 媽媽有保護胎兒的本能, 只有你感覺要生了, 才去醫院, 這是最保險的。 如果你對分娩懷有恐懼, 或有些神經質, 距離分娩還有很長時間就住院待產, 反而會受到產院氣氛和某些又喊又叫的孕婦的刺激, 更加緊張。 如果醫生認為你還不需要住院, 你就大膽地回家, 消除緊張情緒是最應該做的。 生寶寶是個很自然的過程, 加上現在的醫療保障水準, 寶寶會平安地出生的。

生寶寶的不同體驗和感受

儘管同是順產, 並不是所有的產婦都有相同的分娩過程, 也並不是所有的產婦都有一樣的分娩感受和體驗。 有的產婦自始至終都沒有感覺腹痛, 而僅僅是腰痛;有的產婦始終述說自己的骶尾部痛得像被劈裂;有的產婦感覺恥骨部劇痛;有的產婦最強烈地感到肛門和陰☆禁☆道處被死死地堵塞著。

Advertisiment

緩解疼痛的辦法也存在差異。 有的產婦採取仰臥位, 兩手上舉, 緊緊抓住床欄;有的產婦跪在床上, 上肢支撐身體;有的站在地板上, 一手托著腹部, 一手放在床上或牆壁上;有的需要丈夫攙扶著來回走動;大多數產婦側臥位時更舒服一些。 這些只是在腹痛開始不久管用, 到宮縮變得強烈時, 什麼樣的姿勢也難以緩解疼痛。 有一點是肯定的, 無論怎樣疼痛, 都不會要了產婦的命, 雖然產婦都會說痛得活不了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