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產後便秘怎麼辦

在分娩時有寶寶壓迫直腸, 但是分娩後由於壓迫突然消失, 腸腔反應性擴大, 導致大便滯留。 產後人體虛弱, 而且經過妊娠, 腹部過度膨脹, 產後腹部的肌肉和盆底組織鬆弛, 排便力量減弱。 會陰裂傷在縫合後, 無法充分用力。 產後臥床時間太久, 缺乏運動, 腸蠕動減少。 飲食結構不合理。 攝入過多高蛋白、高脂肪飲食, 纖維素及水分相對缺乏, 另外, 過量補鐵也會導致便秘。  

產後便秘的防治

注意飲食結構, 要葷素結合, 合理搭配, 多喝湯水。 下奶的湯水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分, 可以起到潤滑腸道, 促進排便的作用。

Advertisiment

早下床活動, 一般自然分娩後6~8小時產婦就可以坐起, 進行一些翻身活動, 第二天就可以下地, 在室內來回走動, 以不疲勞為宜, 但避免長時間下蹲、站立。 對於剖腹產無合併症的孕婦, 可以于產後第二天試著在室內走動, 如果有合併症則要遵循醫生要求。 早下地、早活動, 既有利惡露的排出, 也有助於腸道恢復蠕動, 防止尿瀦留和便秘。

做腹部按摩

在肚臍周圍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打圈按摩, 每次5~10分鐘, 每天可作3~5次。

做提肛運動

只要做法正確且持之以恆, 便秘治療的成功率可達70%左右。 無論是坐著躺著還是站著, 都可以做。 正常順產的媽媽從分娩的第二天就可以開始做。

提肛運動的做法:像忍大便一樣, 將肛門向上提,

Advertisiment
然後放鬆, 接著再往上提, 一提一松, 反復進行。 每次做50次左右, 持續5~10分鐘即可。

做產後恢復操

不能在床下運動時, 先在床上做產後體操, 鍛煉骨盆底部肌肉, 促使肛門部血液回流。

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

充分的睡眠能讓奶水充沛, 防止產後抑鬱和便秘。 所以新媽媽們, 要逐漸將一部分工作轉交出去, 將自己的生物鐘調至和寶寶一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