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發燒了怎麼辦 對寶寶有沒有影響

育嬰專家提示, 發燒是人體抵禦疾病, 身體表現出的正常反應, 可在特殊時期裡, 准媽媽體溫過高是否對寶寶不利?春天就要到了, 在這個季節裡, 有哪些疾病容易引起發燒, 發燒了, 准媽媽又該怎麼辦呢?

對準媽媽來說, 發燒的“標準”與常人有所不同。 一般人體溫如果高於37℃, 即可認定為發燒, 不過大多數人對“低燒”均不敏感, 只有體溫明顯上升 後, 身體才會出現不適。 而對於准媽媽來說, 由於受到孕激素的影響, 加上本身新陳代謝速率較快, 因此體溫會略高於平常0.5℃, 但一般也不會超過 37.2℃。 所以, 專家建議, 准媽媽體溫上升至37.5℃,

Advertisiment
才要考慮是否有發燒的可能;超過38.5℃, 稱為高燒, 必須立即採取相應措施。

育兒論壇用戶:發燒, 對我的寶寶有什麼影響?

專家:

孕0~4周 影響是“全”或“無”

專家介紹說, 如果是在受孕兩周(大約末次月經一個月)之內, 出現發燒症狀, 或病毒感染, 或用藥不慎, 那麼對胎兒的影響則是“全”或“無”, 即胎兒要麼受到感染, 發生自然流產;要麼未造成影響, 准媽媽可以繼續妊娠。

孕5~20周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如果在受孕兩周以上發生這類情況, 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孕早期, 因為處於胎兒身體器官形成和發育的階段, 發燒或用藥容易對其有影響。 國外 有一項研究, 在孕早期, 如果准媽媽體溫超過38.9℃, 持續時間超過1天以上, 就有可能導致胎兒神經系統發育出現問題,

Advertisiment
是否會造成無腦兒或脊柱裂等異常, 准媽媽最早可以在20周之前的B超中獲知結果。

孕21~40周 影響較小

此時, 胎兒主要身體器官都已發育成形, 因此即便准媽媽有發燒症狀, 一般來說對胎兒的影響也非常小。

春季多病毒, 易導致准媽媽發燒

春天時值萬物復蘇的季節, 乾燥的氣候非常適宜病毒和細菌的傳播和繁殖, 尤以病毒感染為甚。 流感、風疹、麻疹等病毒都容易在此時肆虐, 受到這些病 毒感染後的顯著症狀之一就是發燒, 有時病毒感染會合並細菌感染從而加重病情, 而准媽媽的身體免疫力相對低下, 因此更容易受到這些疾病的侵襲。

流感

它的主要症狀為發燒(一般為38.5℃以上)、流鼻涕、打噴嚏、四肢酸痛等。

Advertisiment
流感除了會帶給准媽媽不適外, 流感病毒還容易透過胎盤造成胎兒發育 異常或胎停育等。 如果准媽媽在孕前注射過流感疫苗可能會有一定預防作用, 但因疫苗針對的病毒與每次即將爆發的流感病毒會有不一樣, 所以即便注射過, 也不是 百分百起保護作用。 准媽媽遠離人群集中、封閉的場所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辦法。

風疹

它有2~3周的潛伏期, 最短5天, 最長25天會出現發燒、發疹、耳後或頸部周圍的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准媽媽在孕早期感染風疹, 就有可能會傳染給 胎兒, 從而引起先天性風疹, 除可發生流產、早產外, 還可能出現眼睛異常、心臟畸形或聽力困難、智力障礙等問題。 專家建議准媽媽孕前就應該到醫院檢查有無風 疹抗體,

Advertisiment
如無抗體應在孕前3個月注射風疹疫苗, 如果孕後再檢測出沒有免疫力的話, 不適宜再注射疫苗, 只能多加小心, 避免到人多嘈雜的環境去。

麻疹

它的潛伏期為10~12天, 會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發病幾天後臉頰內側等部位會出現小塊的白色黏膜疹, 之後就會開始出麻疹, 有併發肺 炎或腦炎的可能性。 麻疹容易導致准媽媽流產或早產, 形成宮內傳染的話, 嚴重得會引起胎兒死亡。 沒有麻疹免疫的話, 建議在懷孕前接種疫苗, 發現沒有免疫的准 媽媽, 孕期不要接近麻疹流行區域等等。

水痘

它的潛伏期約為2周, 伴隨發燒, 身體會發出水皰樣疹子, 如果孕期被感染, 很容易惡化變為重症,

Advertisiment
還有併發肺炎的可能。 胎兒方面身上容易留下疤痕, 還可能引起眼睛異常或對四肢有影響。 水痘的傳染力很強, 妊娠期同樣不適宜接種疫苗, 最好在孕前即接種。

巨細胞病毒

主要症狀為發燒、肝功能異常、頸部淋巴結腫大、肝臟和脾臟腫大等, 但也有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 一般感染後會持續長期高熱, 引起流產或早產。 由於這種病毒傳染源廣泛隱蔽, 傳播途徑複雜, 目前國內外仍無有效可靠的疫苗, 所以准媽媽預防的重點在於孕前做好檢查。

病毒感染對胎兒危害更大

除了高溫本身對胎兒的影響, 導致發燒的感染因素裡, 病毒比細菌對胎兒的威脅性更大。 雖然胎盤具有屏障、過濾的作用, 但是病毒分子比較小, 可以透 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造成胎兒畸形、流產或死胎。如果是大分子細胞,像細菌,就不能通過胎盤屏障,但可破壞胎盤結構後進入胎兒體內引起感染,危害一般沒有 病毒感染來得更大。

育兒論壇用戶:如何判斷病毒感染與細菌感染?

專家:在血常規檢查中,我們可以根據以下檢查項目背後的信號,判斷感染情況:

細菌感染指征:白細胞、中性粒子細胞升高。

病毒感染指征:白細胞、中性粒子細胞不明顯,淋巴細胞或者單核細胞增多。

因為孕期,隨著孕激素的影響,有些化驗指標本身就會高於正常值(如白細胞等),因此一般醫生會參照准媽媽身體正常時的血常規化驗結果,來判斷病情。

造成胎兒畸形、流產或死胎。如果是大分子細胞,像細菌,就不能通過胎盤屏障,但可破壞胎盤結構後進入胎兒體內引起感染,危害一般沒有 病毒感染來得更大。

育兒論壇用戶:如何判斷病毒感染與細菌感染?

專家:在血常規檢查中,我們可以根據以下檢查項目背後的信號,判斷感染情況:

細菌感染指征:白細胞、中性粒子細胞升高。

病毒感染指征:白細胞、中性粒子細胞不明顯,淋巴細胞或者單核細胞增多。

因為孕期,隨著孕激素的影響,有些化驗指標本身就會高於正常值(如白細胞等),因此一般醫生會參照准媽媽身體正常時的血常規化驗結果,來判斷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