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要如何學會自我監護

為了及時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以及胎兒發育狀況, 孕婦除了定期去醫院檢查, 靠醫生監護外, 還應採用家庭自我監護, 以利及時發現許多異常情況, 早採取應急措施, 預防早產、死胎, 避免難產及妊娠合併症的發生, 又可給醫生提供必要的資料。 自我監護的內容主要有數胎動、聽胎心音、量宮底高度、稱體重、量腹圍、測量血壓。

數胎動 胎動能表明胎兒在宮內的健康狀況, 是可以用來預測胎兒在宮內安危的重要信號。 數胎動時, 孕婦姿勢以仰臥或側臥位為好, 丈夫或孕婦本人, 將兩手放在腹壁上, 胎動的測量標準,

Advertisiment
以胎兒開始動到停止為1次。 為了幫助記憶, 可用豆粒或者紐扣投入碗裡來計算。 每天早、中、晚各測1小時, 晚上以8時至10時之間為好, 然後將3次測的胎動相加再乘以4, 即得出12小時的胎動總數。 正常明顯胎動1小時應不少於3~5次, 12小時數為30~40次。 胎動會受許多因素的影響, 如妊娠月份、測定時間、用藥、吸煙、孕婦情緒等。 總之, 只要胎動規律、變化不大, 就算正常;當胎動過頻、無間歇地躁動, 常是胎兒早期缺氧掙扎而發出的信號, 如不及時改善, 胎兒生命將受到威脅;當12小時胎動少於20次或每小時少於3次, 證明胎兒宮內缺氧, 胎兒處於高危狀況。 如胎動長期頻繁, 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聽胎心音 孕20周以後, 胎兒的心跳已很有力了, 聽胎心音時,

Advertisiment
孕婦可取仰臥, 兩腿伸直姿勢。 丈夫可以直接用耳朵或木聽筒貼在妻子腹壁上聽胎心音, 為“滴答、滴答” 聲。 每天至少聽1次, 每次1分鐘, 每分鐘120~160次為正常, 如過快、過慢或不規則, 都屬異常現象, 應立即去醫院檢查治療。

測量宮底高度 就是從宮底至恥骨聯合上緣之間的距離。 測量宮底高度時孕婦應先排完尿, 後仰臥在床上, 兩腿屈曲。 從孕5個月(第20周)開始, 每週1次, 丈夫用卷尺或手測量, 正常值見圖表。

宮底高度正常值表

妊娠周數 手測宮底高度 尺測恥上子宮長度

滿12週末 恥骨聯合上2~3橫指

滿16週末 臍與恥之間

滿20週末 臍下1橫指 18釐米(15.3~21.4)

滿24週末 臍上1橫指 24釐米(22.0~25.1)

滿28週末 臍上3橫指 26釐米(22.4~29.0)

滿32週末 臍與劍突之間 29釐米(25.3~32.0)

滿36週末 劍突下2橫指 32釐米(29.8~34.5)

Advertisiment

滿40週末 臍與劍突之間或略高 33釐米(30.0~35.3)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