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要警惕四種常見疾病

除了妊娠期高血壓、產前產後抑鬱症這些大家都已很熟悉的疾病之外, 還有哪些疾病容易在孕期惹上身呢?

痔瘡, 讓她懷胎好辛苦

莉莉已經懷孕四個月了。 因為平時經常翻閱一些科普讀物, 她知道懷孕期間不能一味地多吃, 而應講究營養均衡。 所以她每天都精心安排自己的食譜, 除了必 要的蛋白、脂肪外, 她總是不忘吃一些水果、蔬菜等。 但沒想到幾個月後, 莉莉還是出現了便秘, 到後來居然大便帶血。 再後來, 只要一用力排便, 甚至行走、彎腰、咳嗽, 都會引起肛門疼痛難忍, 讓她極為難受。 老公一看這樣,

Advertisiment
趕緊帶她去醫院。 經檢查, 醫生說莉莉得了痔瘡。 莉莉十分驚訝:“我平時飲食這麼注意, 怎麼還會得痔瘡呢?”

醫生點評:俗話說, 十人九痔, 這並不誇張。 在妊娠期婦女中, 痔瘡患者更為多見。 引起痔瘡的原因, 除了飲食因素外, 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妊娠後期, 胎兒增大, 腹內壓增高, 門靜脈回流受阻, 因而使直腸上、下靜脈淤血, 從而形成內痔或外痔。 據統計, 孕婦痔瘡的發病率可高達76%左右。

發生痔瘡的最常見症狀是便時出血。 病人常訴說“便池中滴入鮮血”或“手紙上發現鮮血”。 出血量一般不大, 但有時也可出現較大量出血, 使本來就易發生貧血的孕婦, 貧血症狀更為嚴重。 如果痔塊不斷變大甚至脫出, 則易發生感染、壞死、局部疼痛,

Advertisiment
導致孕婦在排便、行走、咳嗽等腹壓稍增時, 都會因加重局部疼痛而坐立不安, 苦不堪言。

治療痔瘡, 簡便有效的方法是食物療法。 孕婦的飲食除富有營養外, 還要注意多飲水, 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尤其是含纖維素多的青菜、韭菜、芹菜、蘿蔔、菠菜等, 以促進腸蠕動, 保證大便通暢。 此外, 要忌食辣椒、大蒜、生薑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勿暴飲暴食, 因過量飲食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影響直腸肛門靜脈的血液回流, 不利於痔瘡的好轉。

此外, 妊娠期, 特別是妊娠後期, 應避免久坐久立, 適當做些戶外活 動。 每日早晚做兩次提肛運動, 每次30~40回。 或便後按摩肛門1~2分鐘。 還要注意肛門衛生, 不要用不乾淨的紙或硬紙擦肛門,

Advertisiment
便後最好用溫水洗肛門。 養成良好的定時排便習慣, 排便時間不宜過長。 倘若出現便秘, 可適量服些麻仁丸等潤腸通便的中成藥。 切不可亂用瀉藥, 以免子宮收縮造成流產或早產。

牙齦炎, 讓她煩不勝煩

小潔是個愛乾淨的姑娘, 真所謂人如其名。 如今懷孕做媽媽了, 她也每天衣著整潔,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用她的話說, 她可不想像有些女人一樣, 一懷孕就變得邋邋遢遢, 不修邊幅。 她要做個“漂亮媽媽”。 就連老公也經常刮著她的鼻子說:“都要做媽媽的人了, 還那麼‘臭美’。 ”可懷孕的喜悅還沒體驗多久, 小潔就遇到一件煩心事。 最近一段時間早上刷牙的時候, 小潔總是發現牙齦有些出血, 還有些輕微疼痛, 這倒也罷了, 更難為情的是,

Advertisiment
她的口腔不知為何忽然出現異味, 這對平時那麼愛乾淨的小潔來說, 簡直是不可忍受的。 不管她吃多少口香糖, 口裡的異味就是無法消除, 現在就連老公想和她親熱, 她也遠遠地避開了。

醫生點評:其實, 小潔是患了另外一種妊娠期常見的疾病——牙齦炎。 為何妊娠期易發生牙齦炎呢?這是由於妊娠期性激素分泌量增加, 牙齦組織內血管擴張、彎曲, 導致血流淤滯;妊娠時, 牙齦對局部刺激的敏感性增強, 導致對局部刺激反應加重。 此外, 由於妊娠造成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相對不足, 白天唾液分泌量增加, 夜間減少, 以至對口腔的沖刷作用下降;還有的孕婦, 由於行動不便, 刷牙減少, 口腔不衛生, 形成細菌生長繁殖的有利條件,

Advertisiment
也可導致牙齦炎的發生。

牙齦炎看起來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經常的牙床紅腫、出血、疼痛、口臭, 也會給孕婦帶來不少的困擾。 尤其是長期的牙床腫痛、口臭, 不但影響孕婦的精神狀況, 也影響孕婦的食欲, 而孕婦精神、飲食狀況的好壞, 直接影響胎兒的發育, 所以是不容忽視的。

為了預防牙齦炎的發生, 孕婦要經常注意口腔衛生, 早晚刷牙, 飯後漱口;若口腔內有臭味時, 可用3%雙氧水清洗牙周, 再用鹽水漱口, 這樣可以除臭和抑制細菌的繁殖。 如有牙菌斑、牙垢、牙石, 應去醫院做刮治術。 若牙齦出血較多時, 可服乳酸鈣和維生素K、C片治療, 但切勿濫用抗菌藥物, 以防藥物對胎兒產生致畸作用。

妊娠期鼻炎, 擾了她的美夢

平素身體健康的陳女士,自從懷孕後,忽然鼻涕增多,鼻孔堵塞。因為近來天氣轉涼,她以為只是偶爾受涼,沒有在意。後來發現情況一直沒有好轉,甚至嚴重到了要用口呼吸的地步,以至口乾舌燥,影響睡眠。她向醫生諮詢,醫生說是患了妊娠期鼻炎。

醫生點評:女性鼻黏膜對雌激素反應較敏感。懷孕後,體內雌激素水準增高,引起鼻黏膜超敏反應,導致小血管擴張,鼻腔細胞水腫,腺體分泌旺盛,就會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由於這些症狀發生在妊娠期,分娩後能自行緩解,所以叫妊娠期鼻炎。其實,不僅在懷孕期,只要有雌激素升高的情況,如青春期、 月經期、長期服避孕藥等,都有可能引起鼻炎。所以,有些人將妊娠期鼻炎又稱為血管舒縮性鼻炎。

對妊娠期鼻炎,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性措施,可對症處理。針對鼻塞、流涕症狀,可用1%麻黃素液滴鼻。不過該藥不能長期使用,以免引起耐藥性,甚至引起藥物性鼻炎。若有膿性鼻涕,可使用抗菌藥物。不過,最好不要長期使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和卡那黴素等對聽神經有損害的抗菌藥物。經上述處理仍無效者,在清除鼻腔分泌物後,可用鼻腔噴霧劑以減輕局部充血。

腎盂腎炎,讓她的孕期好兇險

阿蓮懷孕的時候已經35歲,是一名高齡產婦,一家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她出現什麼閃失。不過還好,眼看懷孕五個月了,艱難的歷程走完一半,阿蓮的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沒出過什麼差錯。豈料沒高興多久,情況說變就變,近一個星期以來,阿蓮頻頻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有一天甚至出現了高熱、嘔吐。怪不得都說高齡產婦懷孕危險,看來真是這樣。一家人不敢怠慢,趕緊把阿蓮送到醫院。經醫生檢查,證實阿蓮是患了急性腎盂腎炎。

醫生點評:腎盂腎炎,尤其是右腎盂腎炎,是妊娠期常見的泌尿系疾病。不僅高齡孕婦多見,一般孕婦也有。女性由於生理結構特點(如尿道較短,尿道口直接鄰近易為細菌聚集的陰☆禁☆道口和肛門),本來細菌就容易侵入尿道,並上行腎盂,引起腎盂腎炎,再加上妊娠期,輸尿管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響而擴張,致使組織鬆弛、管腔擴大、蠕動緩慢,尿液滯留於輸尿管和腎盂內,更為細菌在輸尿管和腎盂內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

孕婦患病後,常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有的還會出現寒戰、高熱、嘔吐,如不徹底治療,反復發作,容易轉為慢性腎盂腎炎,甚至發展為腎功能衰竭。由於起病急、症狀重,很多孕婦食欲下降,甚至劇烈嘔吐,發生酮症,可直接危及胎兒的生命。

為了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孕婦應講究衛生,保持外生☆禁☆殖☆禁☆器的清潔, 勤洗內褲、勤洗澡,大便後擦拭要由前向後,以免污染尿道。性☆禁☆交後,女方最好能解一次小便,以便將可能進入尿道的細菌沖出來。孕婦要加強適度的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以防細菌入侵。平時還應多喝白開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增加尿量,沖洗尿道,避免細菌的生長繁殖。一旦患了腎盂腎炎,要及時治療,禁 用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含碘造影劑等。

除此以外,孕婦在整個妊娠過程中還可能遇到許多大大小小的困擾,如腰骶部疼痛、肚皮瘙癢、下肢水腫等。這些情況有的可以得到有效的處理,很快消除症狀,有的卻要無奈地伴隨整個妊娠過程。也許,這就是做母親的代價。

平素身體健康的陳女士,自從懷孕後,忽然鼻涕增多,鼻孔堵塞。因為近來天氣轉涼,她以為只是偶爾受涼,沒有在意。後來發現情況一直沒有好轉,甚至嚴重到了要用口呼吸的地步,以至口乾舌燥,影響睡眠。她向醫生諮詢,醫生說是患了妊娠期鼻炎。

醫生點評:女性鼻黏膜對雌激素反應較敏感。懷孕後,體內雌激素水準增高,引起鼻黏膜超敏反應,導致小血管擴張,鼻腔細胞水腫,腺體分泌旺盛,就會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由於這些症狀發生在妊娠期,分娩後能自行緩解,所以叫妊娠期鼻炎。其實,不僅在懷孕期,只要有雌激素升高的情況,如青春期、 月經期、長期服避孕藥等,都有可能引起鼻炎。所以,有些人將妊娠期鼻炎又稱為血管舒縮性鼻炎。

對妊娠期鼻炎,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性措施,可對症處理。針對鼻塞、流涕症狀,可用1%麻黃素液滴鼻。不過該藥不能長期使用,以免引起耐藥性,甚至引起藥物性鼻炎。若有膿性鼻涕,可使用抗菌藥物。不過,最好不要長期使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和卡那黴素等對聽神經有損害的抗菌藥物。經上述處理仍無效者,在清除鼻腔分泌物後,可用鼻腔噴霧劑以減輕局部充血。

腎盂腎炎,讓她的孕期好兇險

阿蓮懷孕的時候已經35歲,是一名高齡產婦,一家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她出現什麼閃失。不過還好,眼看懷孕五個月了,艱難的歷程走完一半,阿蓮的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沒出過什麼差錯。豈料沒高興多久,情況說變就變,近一個星期以來,阿蓮頻頻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有一天甚至出現了高熱、嘔吐。怪不得都說高齡產婦懷孕危險,看來真是這樣。一家人不敢怠慢,趕緊把阿蓮送到醫院。經醫生檢查,證實阿蓮是患了急性腎盂腎炎。

醫生點評:腎盂腎炎,尤其是右腎盂腎炎,是妊娠期常見的泌尿系疾病。不僅高齡孕婦多見,一般孕婦也有。女性由於生理結構特點(如尿道較短,尿道口直接鄰近易為細菌聚集的陰☆禁☆道口和肛門),本來細菌就容易侵入尿道,並上行腎盂,引起腎盂腎炎,再加上妊娠期,輸尿管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響而擴張,致使組織鬆弛、管腔擴大、蠕動緩慢,尿液滯留於輸尿管和腎盂內,更為細菌在輸尿管和腎盂內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

孕婦患病後,常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有的還會出現寒戰、高熱、嘔吐,如不徹底治療,反復發作,容易轉為慢性腎盂腎炎,甚至發展為腎功能衰竭。由於起病急、症狀重,很多孕婦食欲下降,甚至劇烈嘔吐,發生酮症,可直接危及胎兒的生命。

為了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孕婦應講究衛生,保持外生☆禁☆殖☆禁☆器的清潔, 勤洗內褲、勤洗澡,大便後擦拭要由前向後,以免污染尿道。性☆禁☆交後,女方最好能解一次小便,以便將可能進入尿道的細菌沖出來。孕婦要加強適度的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以防細菌入侵。平時還應多喝白開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增加尿量,沖洗尿道,避免細菌的生長繁殖。一旦患了腎盂腎炎,要及時治療,禁 用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含碘造影劑等。

除此以外,孕婦在整個妊娠過程中還可能遇到許多大大小小的困擾,如腰骶部疼痛、肚皮瘙癢、下肢水腫等。這些情況有的可以得到有效的處理,很快消除症狀,有的卻要無奈地伴隨整個妊娠過程。也許,這就是做母親的代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