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護注重清潔防蛀牙

懷孕後出現口腔疾病大多都不是孕期必然會發生的, 大多數造成這種現狀的是因為懷孕後生理、生活和飲食習慣變化導致的, 而牙齒出現蛀牙更常因為食物導致, 習慣吃完東西不漱口的准媽媽更加容易蛀牙, 也許這正是蛀牙的開始。

口腔專家指出:一般孕婦出現這樣的情況, 建議到醫院治療。 孕婦是不可以順便吃藥的, 而且, 孕婦是不能補牙的。 所以, 只能到正規醫院做治療, 暫時緩解的小辦法是早晚漱口用鹽水。 懷孕期間患牙科疾病很麻煩的, 而且由於激素水準升高會誘發其他牙科疾病,

Advertisiment
子宮很脆弱, 要是牙疼起來會受刺激的。

懷孕的頭三個月是胎兒器官發育成型的重要階段, 進行複雜口腔治療易導致流產, 為了胎兒安全, 暫時只能鑽開牙齒局部上藥, 並選用安全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要徹底治療, 需等到妊娠期4—6月才相對安全, 這顆蛀牙將是妊娠期隨時會引爆的“定時炸彈”。

很多“准媽媽”在計畫懷孕前, 都會有意識地到醫院的內科、婦產科做相關的檢查, 但卻常常忽視了口腔檢查。 殊不知由於妊娠的生理變化, 孕期又喜食酸甜食物, 常常會使原有的蛀牙加速破壞, 一旦演變為急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 不但會給自己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 而且服藥不慎也會給胎兒造成不利影響。

懷孕後由於體內雌激素水準的明顯上升,

Advertisiment
容易誘發或加重牙齦炎, 造成牙齦增生、腫脹、出血。 孕期一般不宜拔牙, 特別是有習慣性流產和早產史的孕婦是不可以拔牙的。 懷孕的頭3個月和後3個月, 拔牙有引起流產和早產的可能, 相對安全的拔牙期在懷孕4—6月之間, 但能否拔牙也要根據牙醫、產科醫生和孕婦的綜合情況確定;所以對於無法保留的殘根、阻生智齒, 在孕前應預防性拔除, 以免孕期時發作急性炎症影響孕期安全。

阻生智齒儘早拔除

由於阻生智齒的牙體與牙齦之間存在較大的間隙, 食物殘渣易積留, 導致細菌滋生、繁殖而引起急慢性智齒冠周炎。 阻生智齒又叫第三磨牙, 由於受頜骨和其他牙齒的阻礙, 不能完全萌出, 造成部分牙體被牙齦覆蓋。

Advertisiment

在孕前, 准媽媽應做全面的口腔檢查, 將口內應及早拔除的殘根及不能正常萌出的智齒拔除掉。 如未能及時拔除, 在孕期引發症狀的, 應嚴格掌握拔牙時機。 在懷孕初期及末期不適合進行牙齒拔除手術, 在懷孕3~6個月時較安全, 其他時間或某些特殊情況, 可選擇保守無創的藥物治療緩解症狀, 待時機成熟再做相應處理。 此外, 孕期口腔檢查及治療應注意避免放射線檢查, 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藥物, 避免因藥物不合理使用導致胎兒發育異常。

孕期蛀牙會禍及寶寶

孕婦的生理和生活及飲食習慣會發生很大改變, 進食品種及頻次變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口腔pH值的變化。 孕初期頻繁的嘔吐以及對口腔衛生護理的忽視,

Advertisiment
常導致口腔內環境的巨大改變, 這些都極易導致蛀牙的發生。

有些已存在的蛀牙, 也易發展為急性牙髓炎及引發根尖的症狀, 如根尖炎、根尖腫脹等急性症狀。 這些無法忍受的腫痛, 給孕婦身心帶來了極大痛苦, 而且寶寶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因此, 懷孕前治癒蛀牙無論對自己還是寶寶都是有益的。 注意口腔衛生, 准媽媽應從每日刷牙做起。 每日兩個3分鐘的刷牙可以讓牙齒更健康、更堅固。

牙齦炎不能自愈

牙齦炎不能自愈, 因此, 孕前及早去除牙菌斑、牙結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非常重要;口腔衛生的保持和維護也極為重要, 滯留的食物殘渣及軟垢、菌斑都會引起牙周組織周而復始的感染甚至會愈演愈烈。

Advertisiment

懷孕本身並不會引起牙齦炎及牙周炎。 但懷孕期間, 黃體酮水準上升很快, 使得牙齦中血管增生, 血管的通透性增強, 牙周組織對口腔的刺激變得更為敏感, 在孕前未構成威脅的輕微刺激也會引起准媽媽的不適, 容易誘發牙齦炎, 即妊娠期牙齦炎, 通常懷孕前3個月或後兩個月會加劇。

如何預防蛀牙

蛀牙疼痛一般要靠醫生的指導進行止痛的措施, 准媽媽不要自作聰明緩解疼痛, 與其那麼麻煩還不如預防護理好牙齒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孕期蛀牙才是准媽媽最要做的, 在護理牙齒方面注意些, 吃完東西一定記得漱口, 食物殘渣也會導致蛀牙形成。 而且牙齒出現蛀牙後疼痛的話一定不能自行解決。 最好最正確的方式就是上醫院治療,而用不用藥就要看醫生的建議咯。

最好最正確的方式就是上醫院治療,而用不用藥就要看醫生的建議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