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壓:懷孕前或懷孕的頭12周出現高血壓, 這種孕婦通常有特發性高血壓, 即非懷孕所引起的高血壓。 在懷孕20周之後出現高血壓, 即收縮壓高於140或舒張壓高於90, 或妊娠後期的血壓比早期收縮壓升高30或比舒張壓升高15, 稱為妊娠高血壓。
高血壓:血壓升高達≥140/90mmHg, 或血壓較孕前或孕早期血壓升高≥25/15mmHg, 至少二次, 間隔6小時。
蛋白尿:單次尿蛋 白檢查≥30mg, 至少二次, 間隔6小時, 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0.3克。
水腫:體重增加>0.5kg/周為隱性水腫。 按水腫的嚴重程度可分為:局限踝部及小腿(+);水腫延及大腿(++);水腫延及會陰部及腹部(+++)。
妊娠高血壓:僅有高血壓,
Advertisiment
先兆子癇:是多系統受累的情況, 主要的是母體異常發生於腎、肝、腦及凝血系統, 由於胎盤血流減少可引起胎兒生長遲緩或胎死宮內。
輕度先兆子癇:有高血壓並伴有蛋白尿的存在。
重度先兆子癇:血壓≥160/110mmHg;蛋白尿≥3克/24小時;伴有頭痛, 視物不清, 噁心, 嘔吐, 右上腹疼痛;眼底不僅有痙攣還有滲出, 或出血;肝, 腎功能異常, 或有凝血機制的異常;伴有心衰或/及肺水腫的存在。
影響: (1) 在母體方面:妊娠高血壓若控制得不好, 可能會發生先兆子癇。
胎盤早期剝離而必須提前娩出胎兒, 胎兒早產後續問題多。
妊娠高血壓症狀嚴重的話, 胎兒死亡率約6%。
Advertisiment
氧氣供應不足, 胎兒可能會出現窘迫的徵兆。
治療:妊娠高血壓發生時間越早, 對胎兒的影響就越大。
一般來說要先控制飲食, 不要吃太鹹的食物。
口服降血壓藥物。
建議症狀嚴重的孕婦住院治療, 以預防痙攣發生。
另外, 若有妊娠高血壓外加水腫或蛋白尿, 或兩者都有可能引發先兆子癇。
先兆子癇:
定義:若有妊娠高血壓外加水腫或蛋白尿, 或二者皆有則稱先兆子癇。 而先兆子癇又合併抽搐則稱之子癇症, 母親及胎兒的死亡率特別高。
危險性:子癇症症狀嚴重, 胎兒的死亡率為10%~28%,
Advertisiment
症狀:先兆子癇的3大症狀:高血壓、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腫, 它們出現的順序不確定, 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其他臨床症狀還有頭痛、體重增加、上腹疼痛、視力模糊、尿少、胎兒體重過輕或急性窘迫、凝血因數耗損及胎盤早期剝離等。
原因:先兆子癇的真正原因迄今仍沒有很好的解釋。
最主要的病理變化是血管痙攣及水分和鹽分滯留。
這些改變, 減少腎臟的濾過功能, 胎盤血量的供應也減少, 於是便產生了血壓增高、尿中有蛋白及水腫現象, 胎兒也有發育過小的情形。
先兆子癇孕媽咪的生活準則:
如果真的出現先兆子癇的徵兆, 准媽媽不宜過度慌張, 應注意下列幾點:
(1) 控制飲食:避免吃太鹹的食物, 如醃製品、罐頭食品。
Advertisiment
(2) 維持高蛋白飲食:每天攝取80~90克蛋白質, 補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質。
(3) 多臥床休息, 以左側臥為宜。
(4) 保持情緒穩定:建議多休息, 保持心情愉快, 以減輕身體的負擔。
(5) 自行監測血壓:建議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壓, 以瞭解血壓的變化, 有異常就應立即就醫。
(6) 嚴重者需藥物治療:症狀嚴重者需住院, 並以藥物降血壓, 並監控用藥後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