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生二胎 如何照顧大寶情緒

許多條件允許的家庭都希望準備著生二胎, 希望新來的寶寶給家庭帶來更多歡樂, 也讓獨生的寶寶不那麼孤單。 但生二胎不僅是夫妻雙方的事, 還要考慮到對大寶的影響。

1、和大寶分享媽媽的懷孕經歷

雖然說, 懷孕是媽媽的事情, 懷孕之後由於身體各種不舒服, 媽媽生理和心理上都很難受。 生二胎懷孕期間媽媽身體出現的任何變化都要喝大寶分享, 例如孕吐、肚子隆起等身體變化, 告訴他這是為了弟弟妹妹的到來。 不妨告訴大寶, 你也是這樣在媽媽肚子裡面長大的, 而在媽媽肚子裡面的弟弟或妹妹,

Advertisiment
已經想見你了, 等再過幾個月我們就可以見到他了。 同時, 讓大寶觀察媽媽的肚子變化, 胎兒有胎動時, 不妨讓大寶俯在媽媽的肚子上, 去感受一下新生命的力量。 這都是很好的生命和愛的教育。

2、讓大寶參與各項迎接新寶寶的準備

在給未來的弟弟妹妹的取名上, 最好也要讓大寶參與, 並讓大寶提供自己的想法, 可以讓大寶幫忙給二寶取個乳名。 這是很尊重大寶的方式, 而寶寶也會因為即將成為哥哥姐姐而感到興奮和充滿期待。 另外, 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談話涉及到胎兒, 最好別叫“寶寶”或想好的名字, 最好把胎兒稱呼為“**(大寶的乳名)的小妹妹/弟弟”。

為新生兒準備物品時, 可把以大寶子穿的衣物整理出來,

Advertisiment
告訴他:這些以前都是你的, 你現在穿太小了, 能讓給未來的弟弟妹妹穿嗎?若大寶對某件小衣服捨不得, 不妨讓他保留著。 當然, 若爸爸媽媽能動員大寶“割愛”分享出自己最愛的一件玩具就更好了。 若是大寶不願則不要勉強, 避免大寶認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被“搶”走, 也防止混淆寶寶剛建立的物主權。

3、用父母的手足之情感染大寶

爸爸媽媽若有兄弟姐妹的話, 不妨多和大寶講兄弟姐妹間的故事, 讓他期待自己有弟弟妹妹的生活。 例如媽媽和媽媽的弟弟小時候一起玩, 玩了什麼什麼遊戲, 好開心!爸爸和爸爸的妹妹一起上學一起放學, 回家後爸爸給妹妹準備好吃的餃子, 妹妹吃得可香啦!這些小故事中不經意透露出來的手足之情,

Advertisiment
能讓大寶認識到兄弟姐妹之間的愛和歡樂, 期待自己也有弟弟妹妹。

4、家長言語營造歡迎弟弟妹妹的家庭氛圍

想要生二胎, 家人之間的工作也需要做好。 爸爸媽媽應和家中長輩親人傳達生二胎的想法, 並請求支持。 若是有些親人不贊同生二胎, 則在生二胎前少讓大寶接觸這些親人。 因為生二胎需要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若親人不停地在大寶耳邊說:“媽媽再生一個弟弟或妹妹, 就不喜歡你了, 不要你了!”這樣的言語對寶寶有莫大的刺激和引導, 會導致大寶會對弟弟妹妹產生排斥甚或敵對情緒, 以後多半會爭寵吃醋, 大大不利於家庭團結和睦。

生二胎前, 家長要和大寶灌輸這樣的觀念:“馬上就有一個弟弟妹妹了,

Advertisiment
你就變成強大的哥哥啦, 可以保護他, 不讓別人欺負他!”“別人家都沒有妹妹啊, 我們有一個呢, 她會像個跟屁蟲一樣跟著你後面, 驕傲地說我有哥哥, 哥哥最棒!”“等有了妹妹, 你就不會覺得無聊啦, 不用總想著去小朋友家玩啦, 可以和妹妹一起玩……”這些言語的感染力很強, 不僅能讓大寶意識到擁有妹妹的好處, 還能勾起他作為哥哥姐姐的保護欲。

5、書籍引領寶寶體會兄弟姐妹的快樂

故事和書本對於寶寶的影響非常大, 往往會超過日常的言語薰陶。 寶寶記住書中的人物比記住媽媽的說教容易, 書本中的人物之間的關係和情感都能深入寶寶內心。 生二胎的家庭, 媽媽要注意給大寶選擇有兄弟姐妹的故事,

Advertisiment
像《不一樣的卡梅拉》《貝貝熊》《巴巴爸爸》等故事都是典型代表。 給寶寶多講講書上描述的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故事, 讓寶寶期待到來的二寶。

7、多陪伴大寶

此外, 生二胎的父母在新生兒出生以前, 要逐漸給大寶養成一個習慣, 即每天專門空出一部分時間陪大寶玩, 這會給寶寶一種被關注的感覺。 如果某天確實有事, 難於陪寶寶, 就需要和寶寶“請假”, 並把當天的時間存入“時間銀行”, 在隨後的幾天中給寶寶補回來。 但切記不能用物質或禮物來交換時間銀行中的時間。

8、不要斥責反抗的大寶

生二胎可能得不到大寶的支持, 對一直持反對要弟弟妹妹的大寶而言, 在孕期可能會出現故意發脾氣、過度纏著父母現象, 甚至可能頻繁出現言語和肢體的攻擊, 或成心尿床等變相反抗行為。若寶寶恰好處於反抗期,父母的斥責會讓大寶的情緒雪上加霜。此時,父母的訓斥和責備會讓寶寶更加委屈,會把矛頭指向出生後新生兒。較好的方法是認同寶寶情緒,多傾聽多理解,用行動補足大寶缺乏的安全感。

或成心尿床等變相反抗行為。若寶寶恰好處於反抗期,父母的斥責會讓大寶的情緒雪上加霜。此時,父母的訓斥和責備會讓寶寶更加委屈,會把矛頭指向出生後新生兒。較好的方法是認同寶寶情緒,多傾聽多理解,用行動補足大寶缺乏的安全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