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父母養育孩子不該出現的5種心理

1.把孩子當作私產

有句俗話叫“養兒防老”, 這是我們古老的生育觀。 就像春天種下一畝莊稼, 到秋天等著享用糧食, 用現在的比喻就是買一份“養老保險”。

問題是人有獨立意志和豐富的感情系統, 作為別人的保險單而存在誰都不會感覺舒服。

2.把孩子當作材料

很多父母有“成才焦慮症”, 一心想把孩子“塑造”、“打造”、“錘煉”成自己認可的樣子。 其實並不一定是為孩子著想, 而是把孩子當成了任意揉制的材料, 來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 甚至把孩子當成未來榮耀、名利的來源。

這些孩子大多面臨“過度塑造”問題,

Advertisiment
壓力大, 不開心, 對未來沒有信心和樂觀期待。 而且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他們習慣於被安排的生活, 能動性缺失。 一旦外界的壓力消失, 往往無所作為。

3.把孩子當作寵物

高興的時候抱在懷裡親親, 不高興的時候踹到一邊。 閑的時候和他逗逗樂, 忙的時候顧不上理睬。

4.把孩子當出氣筒

孩子成了大人意志的附屬品, 無條件接受家長的言行。 如果孩子有異議, 可能招來嚴厲的責駡或懲罰。 但凡這種情況, 大抵因為父母有心理問題—他們沒解決好自己的人生境況, 只能從約束和訓責孩子的過程中尋找權威感。

5.沒感覺。

有的人可能會說:沒想那麼多。 懷上了, 就生唄。 生下來, 就養著唄。

以上的種種心理都是要不得的。 擺脫了功利目的的生養,

Advertisiment
應該是純粹出於自我愉悅的一件事。 婚姻源自男女感情的愉悅, 生育應該是幸福婚姻的自然延伸。 也就是說:養育孩子不是為名不是為利, 只是一種自願選擇的新體驗。 再辛苦再勞累也要甘之如飴。 想要孩子的夫妻應調整心態, 尊重生命, 對孩子負責的, 愛護自己的下一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