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出現早產徵兆如何安胎?

出現早產徵兆就必須至醫院進行檢查。 入院後, 醫生會為孕婦裝上胎兒監護儀, 觀察胎兒的心跳和媽媽的宮縮情況, 必要時會為媽媽做內診以確認子宮頸是否已擴張。  

以藥物穩定子宮收縮 

子宮收縮明顯者, 必須口服藥物或輸液以穩定宮縮, 這可能會出現心悸的副作用, 如果藥物劑量過大, 也可能出現嚴重的肺水腫, 因此, 必須控制好藥量。 如果在24-34周入院安胎, 醫生會視情況先給孕婦注射類固醇, 促進胎兒肺部成熟。  

可選擇中藥安胎嗎 

對於許多有早產徵兆的孕婦, 婆婆媽媽都會體貼地送上中藥讓孕媽媽安胎補身。

Advertisiment
如果已出現重要的早產徵兆, 如規律宮縮、胎膜早破等, 還是以西醫的安胎方式較佳, 因為其能迅速安胎, 中醫則以平時補身穩定情況為主。  

住院安胎注意事項 

臥床休息出現早產徵兆後, 不論是否入院安胎, 一定都要把握“臥床休息”的原則。 臥床休息可減少胎兒對子宮頸的壓力, 並且增加胎盤、子宮的血流, 對於穩定胎兒及舒緩宮縮都是很好的方式。 一般都不建議入院安胎的孕婦下床走動, 除非已達可出院或口服藥物的標準。  

進行局部運動 

如果長期住院安胎, 也可能造成血液迴圈不良, 下肢容易發生水腫和靜脈曲張, 建議可在床上進行踝部運動等局部肢體運動, 以促進血液迴圈。  

補充鈣質 

長期安胎特別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情況,

Advertisiment
建議孕媽媽及時補充鈣質, 可通過喝牛奶、吃鈣片等補充。  

放鬆心情 

即使不幸出現了早產徵兆, 孕媽媽也一定要放鬆心情, 因為有時過度緊張也會引起子宮收縮, 心情放鬆, 安胎效果才會比較好。  

多吃高纖維蔬果 

長期臥床安胎也會因為運動量不大而使得腸胃蠕動速度減慢, 孕婦應該多吃高纖維蔬菜和水果, 並且以清淡為原則, 如果出現便秘的情況, 醫生可視情況給予軟便劑, 以免因排便不順解便時用力而引起子宮收縮。  

出院後的注意事項 

入院安胎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只要宮縮情況穩定了, 孕媽媽身體狀況也良好, 就可出院了, 但如果出院後又出現了早產徵兆, 還是必須迅快回診。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