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出門時請給娃娃一個承諾

職場媽媽產假結束一上班就面臨一個問題, 出門前要不要跟孩子說byebye?孩子能聽得懂嗎?說了byebye有效果嗎?

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

生完老大楊楊, 我身體有點小恙, 剛做完月子就得去醫院做產後康復。 楊楊是只喝母乳, 不搭理奶粉, 兩三個鐘頭就要奶一次。 我如果早上7點半走, 做完產後康復馬不停蹄趕回家, 最早11點半。 4個鐘頭的時間, 不管我怎麼算計, 在此期間孩子都要吃一次奶, 但這醫院又必須去。 我決定, 跟孩子說說。

臨走, 我抱起楊楊, 看著她的眼睛, 悠悠地說:“寶貝兒, 媽媽要去醫院做產後康復, 現在是7點多,

Advertisiment
最早11點半回家。 如果你餓了, 需要媽媽餵奶, 就等等媽媽。 ”說完, 重複了一遍。

姥姥和月嫂都笑話我:“孩子那麼小, 懂個啥啊, 你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 孩子實在餓得受不了, 我們就想辦法喂點奶粉。 ”

我出門後, 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 整整4個鐘頭, 以前從來沒離開過媽媽半步的楊楊, 竟然沒有哭鬧著找媽媽, 也沒要奶喝, 就那麼安靜地等著我回家。 我都淚奔了。

傻掉的姥姥和月嫂一致認為, 這只是個意外。 還好, 我的產後康復做了好多次, 這才給了她們一次又一次驚訝。

誰說小孩子沒有時間感?

老大是這麼養的, 到養老二豬豬時, 我就更堅定這種做法了。

有時到了預定的點兒我沒回來, 豬豬就會哼唧著找媽媽。 月嫂趕緊告訴他:“媽媽有事還沒回來,

Advertisiment
咱們一起給媽媽打電話問問啥時候到家吧?”月嫂當著豬豬的面給我撥電話, 然後告訴豬豬再有半個鐘頭媽媽就回來了。 豬豬就安靜下來, 半個鐘頭到了, 他就又開始哼唧著找我。

真神奇, 孩子是怎麼判斷半個鐘頭是多長的呢?現在我覺得, 原理不重要, 事實才是關鍵。 其實孩子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能力, 僅僅因為我們大人不相信、視而不見或者沒給人家機會表現罷了。

跟年齡大一點的孩子還要堅持說byebye嗎?

孩子一歲左右時, 就很有脾氣了。 這時候再跟孩子道別, 基本必哭無疑。 有些媽媽會偷偷溜掉, 這自在情理, 怕自己鬧心, 怕孩子傷心唄。 孩子可能沒在媽媽出門時哭, 但他總會發現媽媽莫名其妙不見了,

Advertisiment
就會有焦慮情緒, 經常這樣, 孩子也就不太容易信任媽媽了。

我見到孩子哭, 也想開溜來著。 但想明白一件事後, 我就不再怕孩子哭了。 孩子對媽媽有天然的依戀, 不管媽媽是離開10分鐘, 還是一天, 他都會想念媽媽, 都不希望媽媽離開。 所以, 孩子哭多正常啊, 他在表達對媽媽的不舍, 當然也有可能是擔心、恐懼、不滿。 這時就得比小時候的道別多加一道程式——預留出讓孩子哭的時間, 讓他的情緒盡可能得到疏解。

楊楊剛兩歲時, 我因為要出遠門學習, 需要7天時間, 我提前四五天就跟她講:我要去的地方, 我去幹什麼, 在這期間她會由誰來照顧。 每次說這事, 楊楊都哭得稀哩嘩啦。 我抱著小淚人說:“媽媽知道楊楊會想媽媽,

Advertisiment
媽媽知道楊楊不捨得媽媽離開。 媽媽知道……”我指著日曆告訴她:“媽媽7天后就會回家了, 你看看現在是這個日期, 媽媽在這個日期的時候就會回來。 ”

踏上火車那一刻, 我在想, 楊楊能等我7天嗎?畢竟7天時間, 確實有些長。

7天后, 我如約回來(跟孩子一定要說話算話哦)。 保姆阿姨告訴我, 楊楊很安心, 很乖, 想媽媽了, 有時會跟阿姨聊天, 猜猜媽媽現在在幹什麼, 有時會跟奶奶說:“奶奶, 我想媽媽了, 我知道媽媽出去7天就回來, 現在還有4天, 我會耐心等待的。 ”

孩子啊, 你又一次戳中媽媽的淚點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