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患麻疹時都會發燒,
尤其出疹期發燒最高,
體溫常常在39度以上,
並持續不退。
那麼,
麻疹患兒發燒時,
應該怎麼辦,
能不能吃退燒藥呢?這是在護理麻疹病兒最常遇到的問題。
發燒是病兒對麻疹病毒感染的一種應激性反應,
通過發燒刺激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作用形成抗休,
以抵抗疾病對人體的侵襲,
促進健康的恢復。
所以退燒對休內的防禦機能與麻疹病毒做鬥爭不利。
如果麻疹患兒沒有併發症,
體溫又在39度以下,
不需要用退燒藥。
但如果發燒在39度以上,
應採取措施,
讓吃小劑量的退燒藥如阿斯匹林,
Advertisiment
或用溫水給病兒擦浴,
使體溫降到38.5度左右。
因為過高的發燒,
病兒的大腦皮質處於過度興奮伏態或高度抑制狀態,
使病兒出現煩躁、諾語、昏睡、昏迷、抽瘋等。
高燒還會使體內代謝增加、氧消耗蚤增大、消化道分泌減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腸功能減弱、飲食減少,
造成體內營養物質缺乏,
使機體坑病能力下降。
由於氧消耗最增大易體內產熱過多,
因而需要加速散熱,
而使心搏加快、表面血管擴張,
加重了心臟的負擔。
給發高燒的麻疹病兒退燒時應注意體溫不要退得太快、太低,
出汗不要太多,
以免造成病兒虛脫,
或皮疹急回。